收录于话题
李娟: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做好对儿童的解读,对于老师们在日常幼儿园工作中的多个场景都能提供依据与帮助,使得老师们可以更科学、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助力幼儿的成长。
一、
解读儿童的重要性
1.帮助课程审议
课程审议指的是教师对具体教育实践情景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和解释,最终对课程变革做出调整。只有在了解儿童年龄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观察到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典型或异常表现行为,进而为课程审议提供依据。
2.帮助制订计划
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包括班级学期计划与班级周计划。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离不开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熟知与对幼儿发展情况的了解。
对于前者,教师应该把幼儿发展评价作为依据,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该学段幼儿各领域的具体指标,就可以使班级学期目标更适宜、更具针对性。
对于后者,教师应该根据日常教学中幼儿的实际行为表现,对周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匹配班级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
3.帮助开展生发课程
生发课程强调先内容、后目标的过程,即先有活动内容(一个儿童感兴趣的好玩的东西),再根据活动过程调整活动目标,而调整和变化的依据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若无法正确解读幼儿的行为,就难以准确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能力水平,从而无法准确找到课程生发点。
4.帮助开展高质量互动
基于对幼儿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开展互动与支持。因此,了解儿童为高质量互动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二、解读儿童的现实困境
在理想状态下,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着清晰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让儿童的“学”来引领教师的“教”。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目前的教师具备儿童本位的思想,却并不具备儿童本位的能力。研究显示,当前幼儿教师对于PCK(学科教学知识)等儿童发展专业理论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也就使得教师不明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解读儿童行为时也难以体现出专业性。
同时,教师的观察能力也比较薄弱,具体体现在教师在实际观察中,很多时候不知道观察什么,对观察到内容的分析往往只能说个大概或是给出一些主观判断,无法结合相关理论得出客观的结论。
三、解读与支持儿童的策略
对于解决以上困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或许可以帮助老师们更专业、有效地实施幼儿观察、解读幼儿行为。
1.观察什么
在观察前,首先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要观察的内容,如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等,根据所观察的领域与幼儿的年龄段去了解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以此为依据观察儿童是否达到该领域下的某种表现行为。
2.如何解读幼儿
对于解读幼儿,当前广大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儿童发展知识的了解。其实很多老师“看到幼儿”不难,难的是如何用理论去深度解读幼儿这些行为。教师可以把自己的观察与评估工具之间建立起链接,让自己更清楚儿童的行为大概处于何种水平,以及下一步可以发展到哪里。
3.如何支持幼儿
至于对幼儿的支持,老师们需要明确的是,对幼儿的支持不应该是包办(即控制幼儿,向其灌输自身的理念),也不应该是放任(即不作为)。
就如同“按摩要找准穴位”一样,对儿童的支持也需要老师们“找准穴位”,精准支持。老师们应该在充分观察儿童的基础上,寻找幼儿合适的学习时机,以适当的内容和方式给予指导。
以一个植物区角观察活动作为案例,要对从该活动出发提出支持策略,就是从孩子们在实际观察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指导和支持。老师们可以从观察的顺序性出发,指导儿童按照叶子的茎、根的顺序进行观察,并设计相应的观察记录表帮助他们按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从收集信息的工具出发,指导幼儿如何使用标尺、或是拿身边的事物代替“标尺”进行测量;还可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指导幼儿如何用完整、顺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与老师和同伴开展“科学交流”。
4.如何自我提升
要提高解读幼儿、观察幼儿的能力、老师们的自我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老师们可以借助网络上的讲座资源,努力积累观察案例、磨练观察技巧,还需要加强对于专业理论的学习,从而能用更专业的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为之提供更科学的支持策略。
◆ ◆ ◆ ◆ ◆
直播预告
5月26日19:30-20:30
牛翠平:幼儿园自然美育的探索与实践
6月9日19:30-20:30
汪 培:幼儿园园本美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锦绣幼儿园艺术大师审美课程的发展之 路
5月19日19:30-20:30
陶金玲:幼儿园传统戏曲启蒙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专家简介:
牛翠平:盐城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2019年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自然教育、儿童游戏、儿童哲学等
汪 培:上海市浦东新区锦绣幼儿园园长、上海市第三期名教师基地学员、上海市第四期名校长基地学员
陶金玲:南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