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一个教育现象,高考的竞争性学习压力不断下移,导致幼儿(尤其是大班孩子)过早承担巨大的压力。
调查显示
1.百度的“幼小衔接”相关关键词的平均点击价格为2.04元
?2.在网上搜索“幼小衔接市场”,后面跟上的最多的一个词“火爆”
?3.一家幼小衔接机构一两年间已经开办了十多家分校,遍及全市
幼小衔接几乎是所有的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朋友关心的问题,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明白,幼小衔接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专家提出,幼小衔接课程目标就是要解决衔接问题,而“衔接”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
本身这两个文件并没有很好的衔接,所以需要找到两个文件中的结合点和衔接点,尤其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这些难点往往被认为就是加减法的练习。
但实际上,无论是指南还是标准,都在强调幼儿对加减意义的理解以及应用,强调与生活的联系。
此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在幼小衔接课程中不应该只考虑知识性目标,还应该考虑到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所以全景数学在目标设置中注重体现实践性目标以及游戏化形式。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表达想法、克服困难、合作解决问题等非知识性目标。
二、衔接是幼儿园数学学习与一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这里的衔接包括了目标难度、题目类型、学习节奏等方面。
所以,全景数学幼小衔接课程在材料设计和内容设计上兼顾了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与入学后的学习要求来设置。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目标仍旧需要直观、可动手的渠道来达成,而绝非全部都是纸笔练习。
刚需
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有幼小衔接的需求
想必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老师和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计算能力。究竟达到什么样,才能跟上大形势呢?
在义务教育教材里面,从1年级开始就会有大量的问题情境需要幼儿理解,所以有些幼儿进入小学后数学学习有困难,往往不是因为加减法算不出来,而是根本无法理解题意。所以在学前阶段为幼儿理解数字故事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衔接点。
全景数学数字故事的学习过程是从理解——表征——解决——创编
理解并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字故事,是解决数字故事的前提。有些幼儿可能无法列出完整等式,但是仍旧可以通过数数或画图的方式来找到答案。
我有5张贴纸,用了3张,我现在还剩下几张?
表征一
表征二
我从5个手指开始往回数3个看看,4、3、2,还剩2张。
表征三
我从3开始往前数2个数看看,4、5,所以我还剩2张。
表征四
我用算式5-3=2得出来的,还剩下2张。
不管是数字故事问题,还是单纯的加减式子题,都涉及到了计算领域一个重要的内容——计算策略。
计算策略——继续计数
如图,这个问题是引导幼儿通过继续计数来解决,从而让幼儿逐渐发现计数与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幼儿掌握策略就是掌握了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不至于将计算当成重复、机械、乏味的训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虽然任重道远,但也有方可循。
我们相信,一个好的课程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更应该关注教师。对教师来说,它应该是易于操作并引发思考的,它应该是教师的助手、成长的阶梯。
这是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的理想,并且是我们不断推动和修正的着力点。在全景数学中,东方之星还会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将教研服务落实到“与教师同成长”的目标中。
亲爱的老师,让我们共同努力,等待孩子慢慢成熟是一段特别的日子,让我们静待花开。
文章案例为东方之星学前教育机构全景数学课程(幼小衔接版)的实际教研案例,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如果您对课程感兴趣,请点击,课程体验包等您拿!转发本文后,截图给报名表中工作人员,还有额外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