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长期存在对游戏这样子误解:游戏是一种玩耍,只用于消遣,因此游戏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对成人来说,工作是有价值的,对孩子来说,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一天性中蕴含着生长的需要和生长的内动力。
对年幼儿童来说,其生理、心理还在不断地成熟过程中,当身体和心理要发展什么的时候,其身体机能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自发地使用它。
例如孩子之所以行走时喜欢奔跑、喜欢走窄窄的街沿边缘,喜欢跨跳路上的障碍物,喜欢向远处扔投小东西……
其实,幼儿游戏的这种自发性特点表明,这正是孩子发展动作、发展平衡、发展肢体协调性等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儿童天性好动的原因,如果我们给他们合适的空间、时间、玩具材料去游戏,那么他们就会得到发展上的最大满足。
游戏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体现。幼儿的游戏水平反映的正是他的发展水平,所谓“聪明的孩子会玩”,“会玩”指的是游戏水平高,“聪明”指的是认知水平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通过游戏实现的。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桥墩距离和木板长度不匹配的情况下,幼儿能够尝试两种办法,一是换长一点的木板,二是缩短桥墩的距离,通过在真实情景中的操作体验,选择了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法。
对这个年龄的幼儿来说,游戏中的这种学习远比专门教学有效得多,因为这是在解决游戏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具有强烈的动机,而且在游戏的真实情景中更容易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得的经验印象更深刻更持久。
如角色装扮游戏更多涉及叙事能力的提高,“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等游戏主题,正是他们用行为在构思反映社会生活事件的脚本,且随着认知的发展,游戏的故事情节会越来越复杂;
积木游戏更多涉及数学科学的知识经验,当她们为楼房搭建楼梯时,就会运用递增或递减的数学方式,搭建高架桥时就会考虑坡度与桥墩高低序列的问题;
规则游戏还会更多涉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战胜对手的策略思考。
一是游戏中的学习是隐性的、潜在的,经验是逐步累积的,但所发生的学习却是丰富和饱满的;
二是游戏中的学习是快乐的、自然的、没有压力的,所以体验到的是学习的乐趣。尽管相比专门教学所看得见的即时效应来说,游戏具有的是一种未来效应,但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大量零零散散的感性经验,正是以后学科学习的基础。
例如:一个女孩用木砖垒墙,高度为十块木砖一列,共垒了四列,老师指着第一列木砖问她:“这里有多少块木砖?”她开始从下往上数,“1、2、3、……,有10块。”
老师又指着第二列问,“那这里有多少块呢?”她没有再数,直接回答“也是10块,因为这里每块都是对牢的”。
“哦,那么这堵墙一共用了多少块呢?”女孩便手指着一列列的木砖,“一个10,两个10,三个10,四个10”,“那就是40”。
例如:两个女孩在沙池里用沙塑形,发现沙太干,就想装些水来,但没有装水的桶,发现一只竹篮,篮子编得很紧密,女孩认为一定能装水,两个人各试了一次,水都从篮子里迅速地漏了,她们很纳闷。
一个男孩来帮助他们检查篮子,想看看哪里漏,他双手举起竹篮一看,说“是漏的,看,里面有很多亮点”,他们这才发现竹篮是由很细小的缝隙的。打算找东西将篮子底垫住,但游戏时间结束了。
第二天的游戏时间,这三个孩子仍然没有忘记要找东西垫篮子装水的事,他们找了一块塑料垫板,正好把篮底全部垫上了。
于是他们兴致勃勃地试着去装水,谁知水又迅速地从篮子的四周漏下去了,他们立刻想到要将四周包住,于是找来一个塑料袋,正好包住了篮子,这时他们以为这次会成功了,不料,水从四周漏到了袋子里,水的重量直接把袋子冲下来了。
直到这时,其中一个女孩顿悟:“应该把袋子垫在竹篮里面”,再次试了一下,终于成功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可贵的学习品质:探究行为的动机性很强,能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还需要教学活动吗?
幼儿园既然是一个教育机构,孩子是来学本领的,那总还是要进行一些老师教孩子学的活动吧,否则老师起什么作用呢?
游戏是幼儿的最佳学习方式,它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相反孩子就是在游戏中进行着学习,学会着学习。游戏对孩子如此重要,那么在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游戏就一定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在游戏中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判断幼儿游戏行为中所蕴含的发展水平,基于游戏中幼儿的表现来生成教学,因人而异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