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的权利
游戏与保护、参与权
有指导的游戏
既尊重自由发挥的益处,又尊重教学的价值。有指导的游戏摆脱了游戏和学习之间的错误二分法。这是需要在讨论幼年晚期和学龄期次高级能力的正式教学时的方法,既尊重一个明确定义的学习目标,同时利用游戏的自主性,开放和探索。(戈普尼克,格里菲斯,卢卡斯,2015 ;赫什-帕塞克和戈林科夫,2011 )
有指导的游戏作为一个有用的蓝图,使我们找到适合的方法,帮助儿童获得在现代世界中重要的技能,而同时尊重积极、以儿童为中心的探索的需要。(费舍尔等人,2010;赫什-帕塞克和戈林科夫,2011 年;韦斯伯格,赫什-帕塞克,戈林科夫,2013)
当代的学习,尤其在幼儿期间,要减少成人对学习目标的控制,因为成人的目标往往会限制儿童学习的方向,而儿童的学习方向其实要丰富得多,成人的高控会把学习的环境和过程局限到一个狭窄的管道。
认识学习发生的机制
从游戏到学习的脑神经变化过程:游戏使我们对事物产生兴趣,感觉到快乐以后,建立更多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保持大脑的运动模式、保持记忆。这个时候大脑和身体都会有生理变化,分泌出化学物质,产生愉快的感觉,持续进行对新事物的吸收过程,持续练习,自我修正直至掌握。这就是儿童的自我导向性,他的兴趣使得他不仅在行为上持续从游戏到学习,这时候他的神经机制也在支持他不停地保持兴趣,反复探究和练习(如上图)。
探究游戏的边界,不是在探究游戏如何为教育助力,更多的是探究游戏的逻辑与立场,从而形成游戏学科真正独立的立场、尺度和标准。我想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来展开。
提到幼儿园游戏,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相关疑惑,诸如判断真游戏的标准是什么?戏弄、粗野嬉戏、战争游戏是真游戏吗?由教师发起的活动一定不是真游戏吗?有教师在场或指导的游戏一定是“假”游戏吗?
真假游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如果对真假游戏的边界没有理顺,没有对相应的不同的出发点和立场进行考量的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给实践带来消极影响,并打击一些教师的积极性。第一,从真假游戏之辩的理论立场出发进行回答。儿童认为的真游戏是什么?教师认为的真游戏又是什么?也许儿童认为老师是否在场,可能就是判断其游戏活动的重要标准。第二,从真假游戏之辩的逻辑起点出发进行回答。这两者之间有一定差异,价值论更多是从游戏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主体的客观需要来探讨。第三,从真假游戏之辩的语义内涵出发进行回答。第四,从真假游戏之辩的权力视角出发进行回答。我们应当跳出传统普适性的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应该更多考量权力的视角。
本文节选自: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文字整理/许丽丽、罗兰兰、高川;编辑/张小满、图片/温笑寒、设计/朱远海;审核/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敬请关注
李季湄教授: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办有文化的幼教,做有思想的幼师!
陶金玲教授:打破“技能取向”的禁锢 “能歌善舞”不应成为幼师专业化培养的方向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图文版:幼儿园和家长请收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外幼教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