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本课程历经多年实践,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其中丰富的主题活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依据《指南》和当下儿童的真实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课程,对“园本课程”进行再思考、再构建,更贴近幼儿和需要的班本化课程就应运而生了,它是呈现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活动,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持续探究,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那么,如何构建实施班本化课程将成为幼儿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结合班本课程《牙齿的秘密》进行了班本化课程的构建和实施。 一、基于幼儿需要,一思课程 构建班本课程必须要有正确的课程观,幼儿教育要就近取材,贴近生活。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易使幼儿接受和产生兴趣,也就是课程要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所获得。 1.注意识别幼儿的需要,发现课程源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幼儿的兴趣需要转换为教育资源,可触发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要具备基于幼儿为主体,发现幼儿乐趣的能力。以幼儿观察事物的视角,将兴趣转换为教育资源,同时把它转化成幼儿可理解、乐于接受的活动,提高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搭建合理的台阶,建构适应的课程。 以幼儿为主体,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价值,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是发现课程的关键力量。 案例: 刚上大班的乐乐,在一次上课牙齿掉了,引起了幼儿们的好奇,甚至恐慌。 “老师,为什么掉牙?” “牙齿掉了还能长出来吗?” “每个人的牙齿都会掉吗?”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一颗小小的牙齿引起了幼儿探究的欲望。掉牙,作为生活中的事件,是极好的生成活动的线索,那幼儿会否关心自己的、爸妈的、爷爷奶奶的、动物们的不同的牙齿?带着这样的思索,我们让“乐乐掉牙”这一事件成为班本课程源点,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共生了适应的课程。 2.支持回应幼儿的需要,整合经验丰富课程 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始终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追随幼儿在活动中的发现,随时调整具体活动方式、材料投放等,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而且,在幼儿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应保护幼儿的探究欲望,提供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采用观察、比较、实验的方法,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生发一系列课程。 案例: 通过梳理这些问题,以丰富发展幼儿的完整经验为准则,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我们完成了以下目标体系: (1)了解牙齿的分类、名称及功能,知道乳牙掉落后恒牙会萌出;倾听他人的发言并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个人的见解。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牙齿的特征及酸性物体对牙齿的作用;会用数字或符号记录观察结果,并能大胆交流与讨论,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 (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大胆进行艺术创作,并快乐地参与表演活动。 (4)了解蛀牙的成因和危害,知道保护牙齿的基本方法,养成天天刷牙的好习惯。 二、满足幼儿需要,二思课程 在班本课程建构过程中,要注意资源的开发。要注重资源的多元化,合理利用周边资源,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1.借助家长资源,推动课程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及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幼儿园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共同探寻适宜的教养方式,是身为幼教工作者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内在需要,和幼儿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案例 在《牙齿的秘密》班本课程的推进中,为了能更好地解答幼儿蛀牙原因以及正确保护牙齿的方法,我们邀请班级小朋友的牙医妈妈来园科普预防蛀牙的知识,给到幼儿们更专业的知识。我们还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主题活动所需要的照片或图片,参与调查等,让课程内容更丰满、教育手段更符合幼儿的需要。 2.创设环境资源,助力课程 教师创设的环境,不应停留在表层,而要能使幼儿的生成课程朝纵深方向发展。幼儿生成的课程,是幼儿的兴趣所在,这些课程的开展如果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有可能很快就随情景的变化使幼儿无法探索,也可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探索水平上。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幼儿的生成课程并创造相应的环境,深入探讨幼儿关心的问题,那么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又可以使课程往纵深方向发展。 案例: 在班本课程《牙齿的秘密》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一面问题墙,为了解决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幼儿参与的调查、设计的作品以及参与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成为解决问题的路径,也是幼儿的活动轨迹。我们把幼儿的活动轨迹布置成主题墙,这样的环境缘起于幼儿,又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了课程的生发和推进。在推进课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带幼儿进入社区牙科门诊,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牙医、知道保护牙齿的必要性。这样的环境中所提供的信息刺激,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不仅能引起幼儿观察,还能诱发幼儿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 三、深入幼儿的需要,三思课程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课程,促进课程参与者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幼儿是课程的核心主题,利用关键经验作为观察、描述幼儿行为的评价工具,通过教师与幼儿的对话和对幼儿的观察记录,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社会、家长、教师、幼儿都是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应采取多样化方法开展课程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表现,收集幼儿操作记录、美术作品,以及审视幼儿长时间以来的学习状况,加以评估之后,获得对幼儿学到的知识、技巧及进步形式等资讯,对幼儿的发展及主题实施进行评价。 基于幼儿的需要,建构适宜的班本课程,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而且是幼儿教育之基点,并能拓宽教育的空间,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苏省无锡市新安中心幼儿园 周月凤 ) 本文来源《幼儿园教育教学实用技巧50例》一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