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很多大班孩子的家长或许已经在考虑孩子升小学的事了。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该做哪些准备?国家对幼小衔接非常重视,无论是教育部出台的“双减”政策还是“幼小衔接指导意见”都强调要科学衔接,而这离不开家园携手,教师有责任指导家庭做好入学准备工作。为此,小编特意准备了此期幼小衔接主题推文,一起来看看吧!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随后出台的“双减”政策,也明确提出了幼小衔接的相关要求。在后续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协同努力落实至关重要。
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幼小衔接,怎么准备?
身心准备——
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教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
01
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请家长注意莫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 “你就淘吧,过些日子上学了让老师治你!”之类),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抵触情绪。
02
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
03
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可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多动手勤思考。
生活准备——
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
01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幼儿。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02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幼儿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最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
03
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建议家长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向家长推荐相关的教育资源,如绘本和视频等。
04
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也需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社会准备——
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如: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并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学习理解时间的长短、合理规划课间生活;通过游戏活动,树立规则意识。
01
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
成人需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他们习得方法、学会社交。日常家长可多带孩子出去玩或参与社区活动,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02
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
家长可制定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他们做出好行为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如发现孩子说谎,要耐心了解原因、正面引导。
03
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
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等。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进步的动力会更大。
04
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孩子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集体。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有机会也可通过共游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繁荣美好,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学习准备——
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01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02
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03
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等。
END
专注教师成长
启迪教育智慧
扫码报名咨询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欢迎您投稿youjiaoluntan@yeah.net,分享给更多人。编辑:幼教论坛ID:youjiiaoluntan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