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课 程 来 源
在小班的时候,我们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和活动中渗透着我们的星星班级文化,设置了以下几种激发小朋友表现力和创造力的班级特色活动:
l 星星舞台——每日表演(点歌)时间,每天设置5-20分钟的表演时间,由小朋友点歌,一起表演唱歌、跳舞等,大胆展现自己。
l 星星之光”——每周评选(奖励)时间,建立班级奖励机制,小朋友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1枚星星,每五枚星星可以换取一个小礼物。还可以通过夸奖别人或者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进步了,成为进步之星,得到星星的奖励。
l 谁最闪亮”——每月展示时间,设置“进步之星”“卫生之星”等展示板块给幼儿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l “星语星愿”——每学期愿望时间,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张贴在班里,让我们每颗小星星都怀揣梦想,从小就树立有理想,有目标的这种理念。
一年以来,在这样的活动引领下,他们热爱表演,喜欢表现自己,个个都是小戏精。
《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造板块指出引导4~5岁幼儿“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 “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活动水平提高、游戏水平提高、自主性体高、交往能力提高、想象力提高、思维形象性提高、探索性提高、专注性提高。中班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角色,他们还喜欢伴随着动作和手偶,也喜欢对同一个故事重复讲述。
他们的想象有意性水平提高,需要更大的表达与创作的空间。心理活动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项活动中的持久性、目的性和专注性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这种持久性是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与操作活动中实现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星星班的小朋友,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臭美,喜欢打扮自己,热爱照镜子,而且特别自恋,喜欢展现自己,喜欢听表扬的话语,更喜欢展现自己时,别人投射过来的目光。
表演欲——成为了我们班小朋友最近最核心的需求和兴趣。
课程目标
一、感受与欣赏
1.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
2. 能够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文艺演出或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3. 能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二、表现与创造
1. 愿意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
2. 经常唱唱跳跳,愿意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
3. 能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编舞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情绪安定愉快
1. 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 能根据表演的内容变化表情,表达角色情绪状态。
四、动作协调灵敏
1. 有较好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肢体动作灵活协调。
2. 能在表演区自己穿脱衣服、扣钮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五、倾听与表达
1. 能结合情境感受和表达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2. 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讲述比较连贯。
六、交往与合作
1. 能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会运用介绍自己、轮流交换等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2. 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在活动中自信、自主。
3. 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和自豪。
课 程 网 络
环 境 创 设
星星班环境创设视频
点击观看
课 程 展 示
在云端才艺秀的活动中,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游戏时的孩子们,我所能想到最好最贴切的词,便是“自得其乐”了,无论是歌舞表演、诗歌朗诵、还是魔术表演等,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自己所做的表演中。
“云端才艺秀”的表演,每个小朋友都完全没有怯场,他们自信、放松,小小的身体里都蕴含着这么大的能量与智慧,这样的表现,唯有真的感兴趣、打从心底的喜欢才能做到吧。
点击观看部分云端才艺秀视频
资 源 利 用 和 评 价
一、 班级管理
活动开展前,班级三位教师组织了班级研讨,共同商定活动的开展形式,活动的开展内容。我们还特别关注保育老师的参与,有了保育老师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开展好主题活动。
活动中,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级教师一周约定一天,针对活动开展的成效,适宜性进行研讨。并关注幼儿的兴趣,生成幼儿感兴趣,贴合主题目标的活动。
活动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拍照,录像,记录下儿童的活动,书写观察记录,分析儿童的发展情况。
二、 区域主题联动
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区域活动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区域活动的内容整合起来。也可以说,区域活动可以为更好的开展主题中的集体活动做铺垫,也成为了集体教学中的补充。
〖课程评价〗
儿童是课程的主角,儿童在课程实施后获得发展是核心的问题。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尤为重要。通过持续观察、访谈、检视作品和阅读资料(幼儿游戏故事、儿童海报、思维导图)等措施,综合幼儿、教师、家长的意见,全面了解幼儿在课程实施里的发展情况,来检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成效,并因此不断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
(一)幼儿自评
游戏故事法:我们改变了以往主题墙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裁剪纸张大小——小纸片、改变呈现方式——叠放呈现所有孩子的作品,让孩子把游戏过程用绘画表征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根据幼儿描述进行文字记录并复述,与孩子进行小结与探讨,并呈现在主题墙上。
(二)教师评价
观察法:我们以自然观察为主,收集了大量真实的通过自然观察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方式,收集丰富的反映幼儿发展状况的事实依据。
访谈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提供时间、机会让幼儿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如晨谈环节、区域活动后的分享评价环节、离园活动环节等,我们都会注意倾听并从中获得幼儿的真实想法。还要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以便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发展。
建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也是在主题活动中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包括对幼儿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进行观察与记录,我们会收集并分析幼儿关注课程活动的表征作品,经过整理后进行评价,以反映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
(三)家长评价
问卷法:我们在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发放一个问卷调查表,让家长对幼儿活动课程、幼儿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
分享研究法:利用微信平台与家长进行互动,每周教师会根据课程主题活动的开展在群里发布亲子游戏案例或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家长们利用周末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互动。家长上传游戏过程、游戏成果,教师及时进行点评,激发幼儿和家长对参与游戏的兴趣。
个案研究法:我们还会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建立成长档案,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与记录,收集并分析幼儿的作品,经过整理后进行评价,以反映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过程与成长轨迹,有效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可采用亲子日记、口述日记、绘画日记等方式进行记录收集。
〖课程收获〗
在孩子们专注地欣赏和沉浸地表演过程中,我仿佛隐隐知道了一些心中疑惑的答案,孩子们那些艺术细胞并不是一朝一夕出现在他们身上的,也不是老师能够教得出的,而是通过充足的时间去游戏、去合作、去体验,分享讨论、评价、自我评价,欣赏更多艺术形式的表演……这些统统组合在一起,才成为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些自信、活泼、爱表演的孩子。
中班主要处于去自我中心的时期,在“星星闪闪亮”的主题活动中,他们可以分组合作游戏,自由结伴、自主游戏:自己选择音乐、作品、选择同伴、准备道具……让创造能力、自信心都得到发展。
在星星班,表演游戏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几乎将所有的艺术样式全部纳入进来,戏剧、讲故事、歌舞、乐器、欣赏类等,我们没有把目标单独放在艺术领域,而是目标设定在了孩子的完整发展,培养有艺术表达表现与感受力的、擅长合作、有自信能在人前表演的完整儿童。
中班主要处于去自我中心的时期,在“星星闪闪亮”的主题活动中,他们可以分组合作游戏,自由结伴、自主游戏:自己选择音乐、作品、选择同伴、准备道具……让创造能力、自信心都得到发展。
在星星班,表演游戏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几乎将所有的艺术样式全部纳入进来,戏剧、讲故事、歌舞、乐器、欣赏类等,我们没有把目标单独放在艺术领域,而是目标设定在了孩子的完整发展,培养有艺术表达表现与感受力的、擅长合作、有自信能在人前表演的完整儿童。
老师不会也不应该用自己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表演和游戏,这里的游戏就是要惠及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童年生活的愉悦,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闪现属于自己的光芒!
来源|贵阳市实验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