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
一个游戏,一个话题,
甚至一块木板、一个图形
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课程带给孩子的是什么?
当我们轻轻俯下身,
倾听孩子们的童言趣语,
课程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悄然展现
“老师,这本书怎么少了几页。”
“老师,这本书怎么破了。”
“老师,这本书不知道被谁画的乱七八糟了。”
大班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在学习准备方面,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阅读区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书本的破损率较高
孩子阅读兴趣及专注力不高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
READING
BOOK
?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大班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中与孩子们一同生成了一系列的培养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的活动。
我爱阅读
1
温馨图书角
阅读环境在阅读习惯培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幼儿在温馨的阅读环境中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次我们决定让孩子也参与到环境创设中。
READING
More
瞧!阅读规则、图书分类牌、图书维修站、故事骰子、自制绘本都出自于孩子们之手。同时,孩子们也从家里带来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绘本,由此等着与同伴们一起分享。
图书维修站
可是孩子们家里带的书有些已有破损,借此契机,他们提议建立一个图书维修站,在这里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将破损的绘本恢复原貌。不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在阅读时开始小心的翻看着绘本,生怕再次将书弄坏。
2
阅读共打卡
每天餐后半小时我们都会让孩子们自主阅读,完成阅读后会进行每天的阅读打卡,通过打卡记录能发现刚开始坚持阅读的孩子不多,慢慢的通过一天天的阅读,坚持看书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们有一块荣誉榜,一周中每天坚持阅读打卡并记录的孩子,就能登上荣誉榜获得奖励。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打卡的同时,孩子们还会记录下自己每天看过的书,这样长期累积下来就能知道自己都看了哪些书,并有一定的成就感。
3
阅读习惯养成记
在阅读时间,总能听到孩子来告状说阅读角的书本被弄得乱七八糟,看完的书随便乱放,还有的书都被扔到了旁边。为了提升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整理难的问题,他们展开了思考,最终决定由每天的值日生来监督图书整理工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书本凌乱的现象就没有了,不用老师小朋友的提醒就能把书本摆放的很整齐。同时,孩子们还自发性的开始制定了六大阅读习惯,放置阅读区的规则栏上来时刻提醒同伴。
4
图书齐分享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活由为重要。因此,每周五的阅读分享,孩子们将自己熟悉的绘本,在午饭后与朋友们一同分享。同伴分享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滑动查看更多
大班的孩子大部分都已经能很好地讲述绘本故事。为了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展示平台和锻炼机会,我们提议去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讲故事。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表现得很积极,每一个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同时还收获了小班弟弟妹妹崇拜的目光和掌声。
给弟弟妹妹讲故事
除此之外,我们的孩子们还受到了幼儿园每周三的绘“话”之声故事广播站的邀请,给全园的小朋友以及公众号的阅读者们讲故事。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每一次的平台,给到孩子们的却是不一样的感受,提升的不仅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他们从内而发的自信心。
阅玩汇
1
故事骰子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我们在图书角投放了“故事骰子”,骰子上有地点、人物、时间,孩子们根据投掷出的内容,进行丰富创编。孩子们善于发现,积极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属于自己的“小故事”。
故事骰子的乐趣
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开展有趣的故事分享,孩子们自觉遵守规则,让原本枯燥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2
我的创意书
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想要尝试制作独一无二的绘本。于是,在了解完一本绘本的结构后,孩开始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起了绘本。
制作完成后的绘本,让孩子们的成就感倍增,争先恐后的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阅读者们在阅读和聆听完小作者们的故事后,还纷纷对自制的绘本进行了投票。
自制绘本是一个融观察,思维,记忆,表达等多种认识与一体的综合过程,幼儿自制图书活动还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它最终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和书籍成为终身的朋友,让书籍伴随幼儿快乐成长。
3
我爱阅读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分享,孩子们都已经有了很多的绘本经验,他们每天可以将自己阅读的书本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在印章本后,并让老师帮忙记录今天读了什么书。
是的,孩子们在悄悄的成长,我们欣喜的发现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高,对图文的解释越来越深入,
大班的孩子正值幼小衔接的关键过渡期,教师们也在思考怎样“有效衔接”。幼儿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和培养。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开始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阅读基础。
来源 |温州市瓯海区三垟和园幼儿园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