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摘要]本研究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教育不仅增添幼儿心理压力,而且束缚幼儿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限制幼儿的全面发展,导致幼儿教育变向、走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是幼儿园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思想传统保守、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及相关监督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因此,教师应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重视政府监管等方面破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学前教育;小学化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实状况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幼儿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按照小学教育的方式推进。具体表现为,分科学习小学课程内容,提前学量文化知识,填鸭式教育,过多的家庭作业,进行课程考试,教室内外布置完全小学化等,并将这一系列方式方法进一步普遍化、常规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最大弊端就是迎合了家长的心理需求却泯灭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天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而且会束缚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如,1968年,美国一妇女状告幼儿园教自己3岁女儿学会26个字母后,女儿不再将“O”说成足球、苹果、鸡蛋、太阳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幼儿想象力的后果负责。最后这名妇女赢了官司,这个案件使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应以游戏活动为主,围绕科学、语言、健康、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开展一些启智性的教学活动。现在大部分幼儿园不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而是执行小学的作息制度,按照小学的课表上课,上午3~4节课,下午2~3节课,每节课固定40分钟,课后给幼儿布置各种家庭作业,进行文化知识的考试等。幼儿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认同感。目前,幼儿教师大部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他们缺少正规的幼儿师范教育,缺乏保育知识和能力,部分幼儿教师专业知识薄弱。以下是笔者对永州市某幼儿园的一位教师的访谈:笔者:请问您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毕业的?幼师L: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的是学前教育。笔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所学的课程吗?幼师L:我们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三个学期,每天不是上形体课,就是学习声乐、美术、书法、钢琴等课程。笔者:请问您学习过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课程吗?幼师L:有。但由于每天在户外上课的时间比较多,体力消耗很大,加上这类课程考试简单,所以往往学得都不扎实,现在基本上都忘记了。笔者:请问您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是否开设了幼儿教育实践课程?幼师L: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校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学校开设了专业方面的课程,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课程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系统地学习幼儿教育学与心理学,所以幼儿教师对教学方法、教育原则、幼儿心理特征等认识浅薄,无法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希望幼儿能掌握更多的显性知识,能在小学起步阶段更胜一筹。而社会更希望多一些“神童”,背诵古诗的数量和算数的多少是“神童”的基准。一些教育机构以挖掘幼儿的潜力为由开设各种以文化知识为主的辅导班,超前教材成套地出售,在各大书店销售,这些迷惑了家长的双眼。幼儿掌握更多的读写算背技能取代了情感、态度、兴趣的培养,严重扼杀幼儿的自然天性,造成幼儿少年老成。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与成因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小学化”的幼儿园教幼儿拼音、写字、算数等知识,会影响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过早的学习知识会降低幼儿的可塑性。有些家长和幼儿教师不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让幼儿写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幼儿把字记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幼儿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这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幼儿的认知过早符号化,影响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养成。正如苏德霍夫所说:“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的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每个幼儿都有独特性,幼儿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学习态度、认知风格等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好,以孩子学习到显性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幼儿园办园的质量。园长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限制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教授孩子识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如果幼儿教师在月度考核中不达标,园长就采取扣工资、扣奖金、开会批评等惩罚措施,这给幼儿教师带来身心及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幼儿教师为了让自己和幼儿都通过考核,就只能按照家长和园长的要求教育幼儿,不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卢梭在自然教育中就已经提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提前教给幼儿小学的知识短期内看起来似乎成效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是十分不利于幼儿未来发展的,这对于社会来说也有负面作用。由于错误的教育定位,一些人将其视为发家致富之道,一时之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私人培训学校,这严重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和办学规律。另外,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过于急功近利式的填鸭式教育造就出来的人才恰恰与之相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第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理念。实际上,现在的家长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作横向比较,把孩子当作炫耀的资本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优秀。中国素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改变命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由于长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家长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固定的教育思维模式,觉得学习成绩比什么都重要。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行为,不正确的教育理念会导致教育走向误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对于幼儿的学习绝不能揠苗助长,凡事都有它的规律,教育更应该遵循教育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下面是笔者对一位园长的访谈:笔者:您对现在社会上很多幼儿园存在的超前教育现象怎么看?园长Y:就永州的幼儿教育而言,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得更多,包括知识学习和各种特长培训,实际上孩子压力很大。有些家长直言不讳地说,我送孩子来幼儿园是希望学到东西的,还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学习知识的,孩子的算数能力、语文知识、英语成绩等,往往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经过访谈和一系列的调查,笔者了解到很多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迎合家长的需求,开设一些算数课、拼音课、英语课,过早向幼儿教授一些不适合这一年龄阶段掌握的知识,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面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幼儿园往往采取妥协迎合的态度,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第二,幼儿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幼儿教师大部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部分幼儿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只是着重五大技能的培养。第三,幼儿园追求社会效应。以下是笔者对永州市某幼儿园一位教师的访谈:笔者:请问你们幼儿园是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师M:我们每个月都有考核,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效果、班级管理等。每个月园长会带着年级组长来考核小朋友认字、拼音、单词、唱歌、背诗词和英语等。这种种考核,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考不好就要扣工资、津贴及年度绩效奖励。为了迎接考核,我们只好天天复习,反复练习,尤其是月底,空余时间还要召集幼儿集中复习,其实每个小朋友的能力、兴趣点是不一样的,这种综合考核并非合理。笔者:不是规定不能教幼儿学拼音、写字吗?教师M:我们也不想让他们写字,但家长有要求,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有入学考试。如果不施教,读完学前班后就进不了“优质”小学,幼儿园压力很大。笔者从上述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为了追求社会效应,使考核制度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幼儿园通过考查幼儿学习字词、儿歌、数学、英语等知识的多少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情况。为了迎合考核,教师就要给幼儿复习,每天吃完饭就得复习。幼儿园的考核制度是为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的,但当前做法却违背了这个原则。教师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迫于压力又不得不这么做。另外,一些家长的传统思想也给幼儿园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过早地对幼儿实施不合乎其身心发展的教育,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第四,幼小衔接工作不到位。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的感情,激发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幼儿的积极独立意识。此外,教师应帮助幼儿做好进入小学前的学习心理准备,让其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是,现在大部分幼儿园忽视了幼小衔接的目的要求,单纯以让幼儿通过小学入学前的考试为目标,让幼儿在入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一个好的小学,并以此作为提升幼儿园社会地位和家长认可度的标准。幼儿园全然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小学需要什么幼儿园就教什么,这严重干扰了小学教育的秩序和要求。第五,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管。2012年,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必须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但是,这一政策却没有执行到位,部分幼儿园依旧“阳奉阴违”,表面上打着《指南》《纲要》内容,高喊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口号,背地里却给幼儿安排超负荷的课程与作业,而一到主管部门检查工作时,幼儿园就出现“藏书”“藏作业本”等行为。这实际上也在幼儿心里埋下了“做假”的种子,这都是各地相关教育部门没有督促落实相关政策引起的。
三、破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
首先,幼儿园应端正办园理念。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实施国家幼儿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幼儿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合理的办园理念,明确办园任务,并严格秉承自己的理念办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只有端正办园理念,才能更好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幼儿越早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后就越轻松,殊不知这会严重阻碍幼儿的健康发展。对于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家园合作、家长课堂、家园QQ交流平台等,向家长传授一些幼儿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并摒弃不良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过早成熟的果实并不一定是好的。家长可以通过家长课堂互相分享自己的育儿观,理性思考,互相学习借鉴,提升自己的教育知识。最后,家长应与幼儿共同成长。如家长坚持每天睡前与幼儿一起看故事书,给幼儿讲故事,通过网络平台发给幼儿教师,互相监督学习。一段时间后,幼儿的识字量会明显增加。家长用图片给幼儿讲故事,有利于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园只是起到督促的作用,当家长看到幼儿真正的进步时,会更加相信幼儿园与教师。
(二)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第一,端正幼儿教师的育人思想。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非智力性因素,在知识的学习方面,应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以及对事物大小、数量关系等的基本认识能力为主。幼儿园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环节,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自控力。幼儿教师应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动手能力、专注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显性知识的学习。第二,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是幼儿最先接触的地方,幼儿期也是人生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是接受过专业训练并通过资格考核的教育者。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坚持幼儿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等。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拥有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明确的幼儿培养目标,能够为幼儿开设必要的活动兴趣性课程。除了声乐、舞蹈、乐器、绘画等技能方面的特长外,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专业知识及幼儿园法规知识。第三,加强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尤其是乡村一级幼儿教师的岗位培训,重点加强幼教专业知识、幼儿健康知识、保育知识、艺术素养知识、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的培训。
(三)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是教师要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升学前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让幼儿观看、熟悉小学生的生活,多向幼儿介绍一些将要在小学遇到的活动,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二是教师要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尺寸合适的设备和桌椅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人际交往能力与规则意识。三是教师要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非智力品质,在大班或学前班下学期,除了日常的幼儿园活动和游戏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类似于小学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比如集体授课学习某些预备知识,认识文字或学习数字等。四是在幼儿正式成为小学生时,小学教师应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与学习方式,热情接待和欢迎每一个入学的幼儿,熟悉每一位幼儿。同时,幼儿从一个大环境转移到另一个大环境,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这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帮助。教育部门应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方面,取消小学入学考试、面试制度。另一方面,幼儿园禁止向幼儿教授小学的相关知识。只有两方面同时落实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切实加强幼儿园监管
第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幼儿园办园资格。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幼儿园的资质。任何个人和组织在提出创办幼儿园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关,从办园目的、办园条件、教师素质、教学设施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审核,只有符合要求的幼儿园才能获得办园资格。二是幼儿教育机构应设置在安全区域内,独门独院,周围没有污染、没有噪音。幼儿园的室内活动面积生均2平方米以上,每个活动室的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幼儿园的室外活动场地生均不少于4平方米,其中包括2平方米的绿化面积,环境应达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三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第二,幼儿园要严格选拔幼儿教育工作者。一是幼儿园要严格规范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条件,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幼师从业资格证,身心健康无传染病,基础学历层次不得低于中职幼教专业毕业水平。二是幼儿园要做好幼教师资的选拔考核工作,把好入口关。幼儿教师要有师德,师德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和关键,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幼儿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幼儿教育是国家民族兴旺的奠基工程。幼儿的心灵就是一块没有涂抹的白板,由谁去涂抹对于幼儿的心灵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师德应作为幼师选拔的第一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小青.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21-23,26.
[2]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9):69-76.
[3]李康耀.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问题、危害与对策[J].教育参考,2015(5):74-77.
作者:周芬周先进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收藏转发!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在文章底部留言,注明原创地址,编辑部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