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一直是大家所探讨的话题,如何在语言活动中展现幼儿为主体,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想这是因人而异的。这需要老师根据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及发展特点,利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变化出新的教育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语言。
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方法有很多,但是个人认为表达语言之前,要先学会思考。这里的“思考”指的是“思考的过程”。出现思考的过程是需要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结合的。首先,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静下心来观察,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老师所呈现的教具。作为一个看图语言活动特别是看图讲述活动,观察图片是重点。只有在看懂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的思考。其次,老师要留给幼儿思考、讲述的空间。如果一个幼儿讲述的活动变成了老师的讲述活动,那么幼儿对这个活动的兴趣还剩多少?
在仔细观察图片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是中班幼儿比较欠缺的方面。在语言活动《小乌龟看爷爷》的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学说这一方。虽然整个活动中教师留给了幼儿一定的空间进行学说、讲述。但是执教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讲述的内容是老师高控制下的内容。我们观察到很多幼儿虽然在很认真的学说,但是在每次学说失败后均由一种挫败感。这样的情况发生频率越高,幼儿的自信心越下降,最终幼儿学习兴趣的缺失,该活动也成了一个失败的教学活动。通过组里的讨论,我们调整了方案,留给幼儿一个更为开放式的空间观察、思考、大胆表达。整个活动放弃了学说的步骤,以帮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为主,取其精华。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成篇的讲述,只用了“苹果树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引起幼儿的观察、思考,帮助幼儿看懂故事,理解内容。寻找秘密的过程中又穿插了情感的内容。逐渐的,秘密一个接一个的揭晓,孩子们也在向目标逐渐靠拢。当孩子们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后,我们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将几幅幅图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让孩子们做到自主阅读。并能做到情节的连贯性、联系性。幼儿在看看、说说、讲讲的自然状态下调动自己潜在语言能力。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每个孩子都会有说话的机会,这样也会避免个别孩子倾听不专注的现象发生。
其实语言活动的种类繁多,看图说话、阅读、讨论、谈话都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但无论什么形式的语言活动,老师都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自身发展水平设计活动方案,切忌将活动设计的过于拘束,导致幼儿兴趣的缺失。留给幼儿一点空间去看、去思考、去表达。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