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孩子们在自然角种植、观察、探索……有的孩子发现,为什么自然角里有些植物养不活?这个问题被教师敏锐“捕捉”到,由此开启了一个项目化学习活动“怎样让泥土更有营养”。
小编将分上下两期,分享这个项目化学习活动从提出问题、假设猜测到实验验证、成果发布的全过程。
我们意识到幼儿对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如果开展以“怎样让泥土更有营养”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会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呢?是否有支持该项目化学习开展的条件和资源?
翻看了《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我们梳理了该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发展领域与关键经验(表1)。
表1.“怎样让泥土更有营养”项目化学习活动发展领域与关键经验预测表 |
|
发展领域 |
关键经验 |
科学领域 |
1.在成人帮助下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已有经验合理推断。 3.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4.按照程序进行相关制作。 5.正确、恰当地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 6.探索中有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7.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
语言领域 |
1.用叙述性语言转达信息,提出问题和提供解释。 2.有问题时愿意向别人请教。 3. 愿意与大家分享高兴或有趣的事。 4. 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5. 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 6. 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
社会领域 |
1.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 2.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互相协商解决。 |
预测以后,我们还就该项目学习可能需要的资源做了提示,为的是在学习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而促进幼儿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表2.“怎样让泥土更有营养”项目化学习活动可能需要的资源 |
|
内部资源 |
● 需要幼儿园提供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交流展示平台。 ● 班级间有交流互动的机会。 |
外部资源 |
● 家长助教的帮助。 ● 去有机植物农场实地调查 。 ● 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引导大班幼儿将植物生长条件这一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从而产生更具针对性的驱动性问题“怎样让泥土更有营养”,让该问题嵌入幼儿感兴趣的真实情境中,让学习指向核心经验,引发高阶认知,具有挑战性。
幼儿在对“营养泥是否能成功支持植物生长”的猜测中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些均源于他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如何才能让幼儿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呢?显然,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比一味地将科学知识灌输给幼儿更有效。
于是,我们鼓励幼儿用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你认为最可能成功的营养泥成分”。
然后,和幼儿一起进行为期两周的种植对比实验。考虑到幼儿的科学思维特点,我们准备选用两两对比的实验形式,将实验内容定为:
实验一,果皮泥和落叶泥
实验二,蛋壳泥和骨头泥
图3.孩子们的投票结果
在进行对比实验前,孩子们制订了计划: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种植实验,他们选择大蒜为种植对象,先将果皮和落叶分别与泥土混合制成营养泥。
然后,他们每天早上8:00来园进行观察,孩子们觉得这样的定时观察比较公平。在观察的同时,他们还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表3.果皮泥与落叶泥对比实验记录表 |
||
果皮泥 |
落叶泥 |
|
第一周 |
大蒜白白的,没有变化,但是果皮开始腐烂。 |
大蒜尖尖处冒出了一点绿绿的小芽。 |
第二周 |
大蒜还是没有发芽的迹象,果皮都腐烂了,大蒜周围的泥土上有绿绿的霉菌。 |
大蒜长出了绿苗。 |
图4.孩子们的观察记录和结果 |
在两周的观察中,幼儿的探究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每天早上来园后都会定时去观察落叶泥和果皮泥中的大蒜,用记录纸和语音笔进行记录。
此外,幼儿还经常用放大镜、尺子等辅助物来协助观察大蒜的变化,进行测量,并对记录的结果做好标签。可以看出,幼儿对这个项目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越来越浓。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海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