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低结构活动”,你是不是和小编一样“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它有目标吗?它和游戏、教学有何关系?教师如何投放材料……芷江中路幼儿园关于低结构活动的研究成果曾在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相信大家看完郑惠萍园长的这篇文章后就会明白低结构活动的核心内涵。
我园关于低结构活动的探索研究历时十五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玩管子”区域,不设定目标时,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玩,但教师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幼儿怎样的表现是有意义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便开始怀疑活动的价值。
在“玩轨道”游戏中,教师设定明确的目标,让幼儿知道小球从高向低滚动的特点,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过程的规定性限制了幼儿活动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幼儿不喜欢玩了。
于是,教师开始设定隐性目标,比如“能将事物放在关系中考虑”,包括管子摆放的位置与小球滚动的关系等。调整目标后,教师观察到小班一个男孩的探索过程。
他突然发现不对,然后将两根管子分开放。无意中,他将管子碰斜了一点儿,横放管子中的小球滚动了起来,但是没有滚到地面上的箩筐里。于是,他开始反复调整箩筐的摆放位置,尝试多次后终于将小球接住了,男孩非常兴奋。
关于活动结构化的理论研究表明,对于游戏和教学强调程度的不同,决定了活动结构化程度的高低。那么,介于游戏和教学之间的低结构活动,是重在游戏还是重在教学?
小班幼儿听了《小猪造房子》的故事后,决定要自己造房子。一个女孩用空心纸板造了“小房子”,她遇到的难题是“怎么让房子竖起来”。
另外几个同伴造了一间“大房子”,他们觉得“大房子好,住的人多”。
女孩说她的小房子有屋顶,男孩将空心纸板套在身上说“大房子也有屋顶”。女孩说小房子牢固,男孩说大房子牢固。
像这样的活动可以肯定地说是幼儿的游戏,但在游戏中也有幼儿自己的学习。他们自己设立主题,按游戏规则玩;在玩中比较大小和多少,体验大与多、小与少的关系,探索怎么使房子站起来、怎么盖屋顶等,同时还锻炼了身体的躲避能力。
从动物园回来后,幼儿开始讨论“喜欢什么动物”“动物有什么本领”等话题,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表现,有的用夹子搭建小动物,有的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还有的在表现孔雀的影子。
从幼儿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到,活动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动物主题,对动物影子感兴趣的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另外一个主题——“光与影”。
有的教师对玩法有很明确的规定,有的不作规定,有的只作大致规定,结果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差异很大。对材料玩法单一的,幼儿兴趣不高,就变成了高结构活动。
低结构活动以幼儿为主导,以幼儿发起为主,活动目标内隐;强调过程,强调游戏,强调幼儿自主建构经验;教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简单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自由探索与发现、表达与表现。
关于低结构活动的材料投放,教师常常在材料的目标导向与给幼儿利用材料的自由度之间徘徊。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起点,始于观察幼儿。
首先,看幼儿在环境中的表现,是否全身心投入,相较于按要求去“建构”,幼儿更喜欢随自己意愿去“破坏”。
其次,反观教师创设的环境,是否真实而具有可体验性。
低结构活动中投放材料的要点为:提供最基本、最简单、原生态、多元的、系列的材料。
我们创设了“材料超市”,最基本的材料系列包括:沙、水、积木、颜料、黏土、绳子、管子、夹子、纸等。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可以给予幼儿最大的想象与活动空间。
以“磁铁墙”的创建为例,为了让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每一个班级都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以及不同的主题,提供不同的材料,如扑克牌组合、管子、酸奶瓶等。
除了平面的磁铁块,教师还投放了立体的磁铁块,幼儿把夹子与立体磁铁块组合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图像。有的幼儿利用冰箱贴等生活中的材料,在墙面上拼搭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本文有删减,原文刊登于《上海托幼》2016.09期,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