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幼儿个体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倾听、歌唱、律动、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的音色美、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织体美等,从而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并实现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倾听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和游戏活动四个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 教育 审美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管建华教授指出:“艺术教育对发展人的直觉、灵感、康的情感、文化修养、性情人格、思想行为、民族意识、世界意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美好的不仅仅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乐趣,使他们身心康,同时更能培养他们对一切事物美的感受。特别是中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调式、调性及和声的对比等,这些表现手段无不呈现美的规律与特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感受的音色美、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织体美等等,对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养成、身心和谐康发展和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下将探讨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一、倾听活动
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情感。要带领幼儿走进,感受之美,首先要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与能力。可以借助作品中的声音形象,培养幼儿敏锐的感觉和细微的辨别能力,通过对音响的感知,走进的王国,培养审美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倾听训练,激发他们爱听、乐听、会听的情感欲望。一是带领幼儿欣赏儿童歌曲,充分体验人声的美,比如《祝你生日快乐》、《找朋友》、《摇篮曲》等,这些歌曲歌词浅显易懂,唱的都是幼儿身边的事,能够激发他们倾听的兴趣;二是带领幼儿欣赏一些描摹性的、形象鲜明的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形象,体验音符的美,比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童话曲》等等;三是欣赏中外著名的作品或其中的片段,如《月光》(班得瑞)、《野蜂飞舞》(里姆斯基·克萨克夫)等。同时,来自于自然界的美妙声响,如水滴声、雨声、雷声、风的呼啸声、知了的鸣叫声,都可以成为幼儿欣赏的源泉。
二、歌唱活动
歌唱是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德国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丰富他们的审美能力,终生保持他们对的热忱。在歌唱活动中,要让幼儿初步体验歌唱的快乐,学习基本歌唱技能,初步理解和表现简单儿童歌曲形象、内容和情感。演唱形式除全班齐唱外还可使用接唱、轮唱等方式。歌曲内容不能太难,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歌唱的乐趣,从而激发演唱歌曲的兴趣。为达到审美的目的,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准确的咬字、吐字,恰当的运用气息,让幼儿清晰、准确地用歌声表现内容并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
三、韵律活动
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主要分为创造性律动和集体两种类型。韵律活动的开展在于引导幼儿通过动作来感受的节奏美,从而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当幼儿随着模仿或创造性地做出各种有节奏而富有形象的动作时,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在韵律活动中的各项身体律动要求能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协调身体各部分之间,身体与之间,身体与其它人之间,身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重在伴随下引导幼儿随着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解释听到的。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随着动起来;二是激发幼儿进行大胆思考,通过身体动作有节奏地将其对的感受表现出来;三是运用幼儿自己在运动中吸取的素材,指导他们创编一些优美的动作。
四、游戏活动
游戏主要指在的伴随、指挥下做游戏,既要保持游戏的情趣性,又要发挥游戏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游戏的内容包括: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游戏;带情节和角色表演的表演性游戏,通过听声音与并作出快速反应的听辨游戏等。游戏活动的设计首先要注意律动性,用活动激发幼儿的形体动作,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让肢体和思维相应地都活跃起来;其次,游戏活动要注意情趣性,、动作、活动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情感;再次,每个游戏的动作,都要启发幼儿自己创编,提高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