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幼儿园的图谱教学在领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教师根据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出各种能表现内容的形象、符号、线条等等,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了整个活动中,同时启发幼儿在理解图案基础上掌握各种旋律节奏或仿编歌曲,使幼儿对于的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我借鉴活动中的图谱教学,依据学习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罗性,可以是一条定律、一个概念或一段概括性的文字说明。后来学习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用具体形象化的模型来作为学习者的组织者。根据语言的教学内容,将图谱运用到仿编的教学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开展的仿编教学活动的实例,我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
案例一:《伞可以做什么》
教授时,我准备了一张图谱,利用图谱指导幼儿学习。当仿编时,我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想想:“伞除了里说到的可以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呢”?然后启发幼儿以绘画的形式画出伞的其他用途。完成之后,我请三名幼儿上前,展示画好的伞的用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仿编的方法。
问答之后,我完整地将三名幼儿的想法连起来,并用手指着每位幼儿手中的作品完整地讲述仿编的:伞可以做什么?当气球;伞可以做什么?当陀螺;伞可以做什么?当蘑菇;最后教师再问全班幼儿“伞还可以做什么?”,并用手指着图谱的最后一句暗示幼儿一起念出“看不见了,遮住你”。示范后,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孩子们都想来试试,教师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上前试试。示范数遍后,我请幼儿自己找同伴合作继续仿编,满足幼儿合作仿编的需要。这样的仿编活动不仅地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顺利掌握了仿编的方法,还培养的幼儿合作能力,有效调动了幼儿进行仿编的主动性。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享受着交流的乐趣。
案例二:《公园里》
在这首的组织教学中,我先朗诵一遍后,请幼儿说说里说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出示相应的图谱。这时幼儿的回答可能没有按照的顺序,教师不必在意,只要鼓励幼儿将里说到的内容回答出来就行。而教师在摆放图谱时,则应按照的内容调整好图谱的位置。这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规律,我通过图谱一步一步的展现帮助幼儿分析的结构,从而使幼儿在极其自然地状态下,学会朗诵,并自主地学习仿编、创编,有效地发展了幼儿语言和想象能力。
仿编时,我采取替换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公园里还有人在做什么?幼儿说到:“有人放风筝”,我马上在小纸片上画出“风筝”的简笔画,并覆盖在原来“有人跳舞”的位置上。“还有人在做什么呢?”教师根据内容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在公园里的见闻,再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出相应的内容,完成仿编活动。
练习仿编时,我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张图卡,幼儿在小纸片上画出仿编的内容,摆放到相应的位置完成的仿编。由于这首没有规律,幼儿在仿编时会遗漏个别段落,“图卡”刚好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语言表述的框架,有效地解决了幼儿记忆困难的问题,发展了幼儿语言能力和审美想象力;接着再以填空的方式仿编。这样不但每位幼儿都参与到仿编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了解每位幼儿的仿编情况。利用这种形式的仿编活动,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能力,提出合作仿编的要求,以小组单位,共同完成一首的仿编。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1.有了图谱,使教授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直观、形象,幼儿容易理解,并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使用的图谱按内容有序排列,增加了幼儿朗诵的顺序性和可视性,幼儿注意力不易分散;图谱法突出图谱与内容的一一对应,幼儿在看图谱朗读时,视听同步进行,口语表达与图谱感悟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幼儿的学习呈现一种主动学习、自我联系的状态,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口语和书面语(图形符号)的转换,提高了学习效果。2.幼儿借鉴图谱的启发,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自身的探索、学习和发现,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诗句,寻找着创编诗歌的规律,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调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适时地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创编出内容丰富而有创造性的。3.作为教师,要不断树立新的教育观,敢于突破旧观念的束缚,要充分相信孩子,让孩子们在积极的探索中主动发展;让幼儿在看中说,想中说,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将周围的事物与原有的经验建立联系,在自身的体验和观察中,获得认识、表达感受、丰富语言、积累经验、获得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市第二幼儿园)
(责任编校:白水)
【利用“图谱”指导幼儿园仿编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