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大班课程中的幼小衔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孩子能否顺利地进入小学并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儿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规则意识,直接影响着孩子进入小学适应期的长短和日后的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幼小衔接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研究课题越来越成为专家研究的课题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关键词:教育 规则意识 时间观念 任务意识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阶段不但为孩子一生打好基础,也要升入小学做好准备,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大班阶段教育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我们就从物质准备、精神准备、习惯培养等多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一、物质准备

  在幼儿园大班的下期入学之初的家长会上,我们就与家长积极沟通,从家园合作的角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大班下学期开始,我们请家长为孩子准备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铅笔、橡皮擦、作业本、拼音本、图书……开展“漂亮的小书包”活动让幼儿了解这些用品的名称、作用。同时,我们在幼儿园把整理小书包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请孩子们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学习自己整理好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做到书包每天整理,学习用品齐全,不丢失,不损毁,并学习参与简单的如削铅笔、使用涂改液、使用橡皮等自我服务活动,为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孩子进入小学后产生为难和畏惧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入学适应进程和心理状态。

  二、心理准备

  小学在孩子的心中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离开幼儿园以后所面临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既对即将来临的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又在心理上存在着迷茫。我们通过在孩子中开展谈话、问卷等活动,了解现阶段孩子对“小学”所有的印象,然后针对孩子们集中存在的疑问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设计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尽量多地了解小学的生活、学习情况,用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来鼓励孩子勇敢地步入小学的校园。如我们在大班下学期专门安排一个或几个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入学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用孩子思维把“小学生活”活生生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相同和不同,比如在参观小学的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背着小书包,戴着红领巾高高兴兴的哥哥姐姐,看到和蔼但严肃的老师,看到宽敞的操场、漂亮的书法展览、丰富整齐有序的图书馆、科学馆、高高的天文台,哥哥姐姐的小制作、小发明……禁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哇”的欢呼声,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好棒啊!”“姐姐手臂上戴的小牌是什么呀?”……小学在他们的心中又多了一份吸引力。他们对小学的陌生感减少了,向往增加了。同时,为了培养幼儿园小朋友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减少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我们通过学、听故事、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从感性认识上了解小学,知道小学也有老师和伙伴,小学还有比幼儿园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幼儿园所不能比的更加广阔的活动的天空,使孩子们产生主动去适应小学的愿望,这样,孩子进入小学后的不适应的情况就会降到最低的限度,为孩子的顺利入学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培养必要的任务意识和基本的责任意识和时间观念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则不同,孩子们的角色由幼儿园的小朋友转变成小学里的小学生。那么他们的任务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直接过渡到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有很强的任务性和规则性。因此建立入学必要的意识和观念是:时间观念、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去喝水、如厕,而小学因为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和教学计划,所以在时间的规定上与幼儿园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幼儿园大班,我们就要根据小学的要求,在时间的安排和活动的设计上循序渐进地向小学过渡,减少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严重的心理断层。比如从大班下学期开始,幼儿园老师逐步要求孩子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认真完成活动内容,尽量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自主完成喝水、如厕等活动,尽量和老师的教育活动同步。

  首先,我们开展认识时钟的活动,认识一分钟、一小时、整点、半点。孩子们通过拨时钟、自制时钟纸张来认识时间,并在一日生活中得到强化。“老师9点了,该下楼排队升旗了。”“老师要到5∶30了,爸爸妈妈快来接我们了!”……渐渐的孩子们把时间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在安静游戏中,孩子们看着秒针滴答滴答地转着等待1分钟结束;闭着眼睛心里数着秒数玩“和时间一起走”的游戏……他们慢慢知道时间的长度:5分钟能穿好衣服;1分钟走线;10分钟画画涂不完颜色……我们建立了遵守时间的规则,早晨8∶00上幼儿园不能迟到;每周五带玩具。为了让幼儿学会安排时间,我们给幼儿选择安排的机会。离园前的等待时间,自己安排是看图书、完成家庭作业还是看动画片。5岁的但程每天下午离园前的等待时间通常要先写拼音(当天必须完成的任务�D�D家庭作业)再选择看动画片。一天,程程的妈妈告诉我:“昨天但程说了一个小秘密,他说:‘妈妈,我发现先在幼儿园完成家庭作业回家玩得特别愉快!’”就这样,孩子们开始慢慢懂得安排自己的时间。

  其次,我们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方面进行强化。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进入小学后即将有“家庭作业”,既教师把部分复习、巩固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校以外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实现。而孩子在幼儿园则没有这样的任务,最多是在家园配合方面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搜集一些资料,认识一些课程以外的内容,并没有强制的意味。而小学的任务性则更加明显,所以,对即将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适当安排一些任务性的内容对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和准备。为此,我们也给孩子安排一些内容,请孩子自己记住并与家长沟通,督导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这对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是特别重要的。

  四、在知识的储备上作好衔接的准备

  孩子入小学后,知识的内容一下子就多起来,汉字、拼音、数学、外语等学习内容基本上成为孩子必须全力来应对的任务。所以,适当的知识储备也是孩子入学准备的必要条件。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幼儿园识字、运算等的具体的目标,但从孩子发展的角度来说,适当认识一些常见的汉字,了解简单的数学运算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涵盖了这样的内容,但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之前进行必要的强化对孩子还是十分有利的。为了了解小学入学之初的教学内容,我们在孩子幼儿园毕业之前的时间,会聘请小学有经验的优秀的低年级教师来幼儿园与老师们进行座谈,在孩子习惯培养、知识准备、潜能发挥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以确保我们幼儿园的准备工作不走弯路,为孩子的顺利适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用这样的方式开展了多年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了各小学非常满意的反馈。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儿童教育学》

  [3]《儿童发展心理学》

【幼儿园大班课程中的幼小衔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大班课程中的幼小衔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