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打人了! 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通常,老师会挑选一个相对安静的时间把妈妈单独留下来聊一聊,怎么能沟通得更有价值,下面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 ・首先和老师达成共识――无论什么原因,打人都是不对的。
・看管孩子是老师的职责。所以,打人事件发生,老师会有部分责任。但万事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最好向老师表达一下歉意和感激,因为事情发生后,老师需要帮助两个孩子安抚情绪和学会处理方式,要向双方父母有所交代,也属不易。
・以信任的态度倾听老师对事件和孩子的描述,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细节和态度,以便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状态以及老师引导方法的时机。
・与老师商定自己与孩子就此事的沟通时机与方式。
・如果造成对方小朋友受伤,征求老师的意见,是否需要与对方父母直接沟通,以协助老师处理后续问题。老师会根据对方父母的情况把握分寸,你的态度可以增强你与老师之间的信任。
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不要一上来就批评。孩子一旦出现抵触情绪,后面的沟通就很难有效果。
・倾听孩子讲述事件经过,并不在于确认细节和孰是孰非,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情绪,并且接纳这些情绪。中班以下的孩子,很可能讲述不出事情经过,可以去掉此步骤。
・当孩子得到认同后,会愿意听你说话。这时可以根据孩子对本次事件记忆最深的部分,提供你的解决方案。
・最后以轻松的气氛收场,告诉孩子这只是件小事,过去了就过去了,和孩子去做一些他酷爱的事情吧,孩子其实很有压力呢。
孩子总是打人的原因
・1-2岁的孩子做出一些打人举动时,父母不要因为觉得好玩而不去制止,甚至通过笑声和夸张的反应去变相鼓励。那样孩子会认为这是一个游戏,成为习惯后就可能不太容易改掉。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刚才这样让我很疼,我不喜欢这样。
・在不同的问题上,父母应该有明确的态度,比如对待打人与对待饭前不洗手的严肃程度应该是不同的。
・如果孩子犯错时父母经常采用打的方式,孩子会认为打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父母、家人之间经常有身体冲突,孩子也会模仿。
・孩子在家里是否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父母的连结是不是不够亲密?如果孩子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就很容易被激怒。
・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一些变故?比如亲人离世、搬家、宠物死了……孩子的紧张、失落可能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体现出来,此时应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我的孩子被打了!
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对被打孩子的父母,老师会带着很大的歉意做专门的沟通,探讨如何避免日后少发生这样的情况,下面一些沟通的技巧可以帮助你和孩子。
・心态很重要:真诚,但不是满不在乎;重视,但不过分挑剔。
・温和地接受老师的道歉,以恰当的语气和态度表示理解。要知道,虽然老师有责任,但冲突难免,一味责怪老师没有任何意义,怎么让孩子在冲突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带着信任听老师对事件的描述,可以以提问的方式重点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毕竟孩子是最需要关注的。
・老师会持续关注一段时间被打的孩子,比如伤疤是不是好了,情绪是不是好转,也可以借助这些机会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其他方面的信息,和老师增加接触。
・可以咨询老师如何教孩子“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切忌回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搂过孩子表示莫大的安慰和同情,可能本来孩子没多大委屈,也被妈妈渲染得夸张起来。先观察孩子的状态,然后挑一个心情不错的时机做沟通。甚至可以选择淡化处理。
・倾听,不打断,不渲染气氛。当孩子叙述中表现出委屈的一面时,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认同他的情绪。待他冷静下来后一起分析,把重点放在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而不是谁对谁错上。
・还是那句话:你不是法官,没有必要核对老师和孩子讲解的细节是否一致。如果孩子强烈表示老师处理得不公平,也尽量不要引导孩子质疑老师,或者自己瞎琢磨,可以开诚布公地再和老师沟通。如果沟通还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老师的反馈很不让你满意,可以求助其他措施,比如向园里反映情况。
孩子总被欺负的原因
・孩子是否在各方面的能力上稍显不足?通常在幼儿园自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表现比较弱的孩子,可能在冲突中占下风。这时候重点是帮助孩子锻炼不足的方面,让孩子在群体中自信起来。
・在家里大人包办比较多的孩子,独立意识都会弱一些,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不太有主见,也容易在交往中处于弱势。这样的孩子大人要多放手,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
・强大的内心来自很多方面,比如是不是和父母心理上连结的比较好,平时父母是不是很尊重孩子,是否允许孩子犯错等。
【在幼儿园打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