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幼儿期(3-6岁)是人的一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其人格的形成极易受环境和不良因素的影响。幼儿心理康与否,将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康成长”。

  心理康教育具体到幼儿园中应该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基础部分的奠基工程。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康教育的一体化环境中,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子系统的支柱,对幼儿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只有把心理康教育和幼儿园日常工作融合才会获得高效益。在此我们重点阐述幼儿园内的心理康教育。

  (1)日常生活与心理康教育。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人际交往最为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此过程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入园、进餐、午睡、盥洗、散步和离园活动进行随机教育,锻炼幼儿的能力,增进幼儿的相互交往,并懂得相互合作和资源共享。

  (2)游戏与心理康教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要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当然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3)教学活动与心理康教育。我们的心理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的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中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康教育。

  (4)体育活动与心理康教育。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及塑造良好性格的有效方法。无论是哪种活动都能有效地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还可以使幼儿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得到同步提高。

  总之,充分利用园内各种教育资源,把心理康教育融合于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是培养幼儿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系1.山东省淄博商贸学校;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儿童活动中心)

【幼儿园心理康教育之我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