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学习月
转眼进入2月份,许多园所已经静园。为了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假期,也为了进一步宣传张雪门教育思想,辐射和引领更多园所践行行为课程的理念,优师教研将二月份作为学习月,为大家持续带来张雪门研究会第二届征文的优质获奖文章,与您共享全国教师的教研成果,抓住时光,携手进步。
《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 幼儿园主题活动实践探索 》
北京市西城区三教寺幼儿园
作者 ?? 韩 鸫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能拓展和完善幼儿课程,让幼儿接触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与精神,萌发民族意识与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为思考,将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应定位于“ 儿童视角”“主动学习”“实践策略”三个核心词进行探索和研究。借鉴了张雪门教育思想及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来指导和开展实践探索。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资源,以儿童学习视角来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学习内容,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为教育方针,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主题内容,以体验活动为实践路径促进儿童在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采用适宜幼儿学习方式的教育策略来设计开展主题活动。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 主题活动 实践策略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成为新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也成为幼儿园实践和探索的重点。很多园尝试开展各种传统文化课程,尝试让幼儿从小认同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随着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热潮,也促进了研究者借助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具有传承意义的教育实践思考与探索。
#转变视角
对问题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实践研究伴随着困惑与问题,在中国知网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词进行搜索,查找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寻找答案。辛春(2016)、王秀秀(2017)、卢彬彬(2016)、葛东娟(2015)各位学者和幼儿教师在实践与研究过程中都认可学前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并且也提出了值得借鉴的教育策略及教育资源。但具体如何实施和建构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在众多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如何选择有意义又适合幼儿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惑。
一个园所17个班级以“爱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词汇开展主题设计和对教师进行访谈开展调研。下面为班级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主题活动结构图:
点击查看大图
发现教师设计的主题活动中涉及的内容多数为认知活动,涵盖面虽广,缺乏对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深入思考,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乏深度存在表面化、形式化,教育实施路径缺乏探究性与体验性问题。这样的主题活动设计在调研中有90%的班级都存在相同问题。主题设计中反映出的问题集中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筛选、活动中核心思想及精神价值把握、教育实施策略或路径制定三个方面的困惑。
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能拓展和完善幼儿课程,让幼儿接触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与精神,萌发民族意识与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张雪门教育思想中他人为:间接经验一定要有直接经验做根基……。他强调让幼儿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基于以上学者对传统文化课程开展的启示,及对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思考,将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应定位于“ 儿童视角”“主动学习”“实践策略”三个核心词开展实践研究,解决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的困惑。基于这样的定位应该转变教育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资源,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主题内容,以儿童学习视角来选择适宜的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借助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具有支持性、探究性的环境与传统文化活动,以体验活动为实践路径,采用适宜幼儿学习方式的教育策略来设计开展主题活动,促进儿童在学习环境中主动学习。
#以儿童视角、重体验探索的
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策略
在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实践过程中,借鉴张雪门教育思想及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实践经验和教育策略。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聚焦传统文化探索点
主题活动中的主题聚焦点是主题活动的核心,它既是活动的出发点,也为孩子们的学习和体验设定了一定的内容范围。而这一内容范围也承载着活动背后所传递出的精神价值。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看,他们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越具体的事物越容易被他们理解和获得经验。因此在幼儿阶段主题活动的核心主题应“小”主题指向应更加具象,不宜过大。主题“小”指:核心主题要具有具体性、聚焦性。从前期调查中的主题活动设计可以看出主题核心反映出不具体和聚焦的问题,因此造成活动有广度而缺乏深度。幼儿对经验的建构是需要通过对某一内容或情景不断体验、感知、探索、反思而获得。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对一个内容或活动深度持续开展来完成或形成。因此在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主题定位要小。
如:将原先的主题“传统文化我先行”、“团团圆圆一家亲”、“我是小小中国娃”等核心主题进行聚焦为幼儿感兴趣的“霜降摘柿子”、“春节花灯展”、“城楼几丈高”等。而主题“小”并不是只有具体实践层面,更要通过这样聚焦性主题活动“大处着眼”,深度挖掘并渗透传统文化中优秀精神价值和文化思想。通过不断深入的活动帮助幼儿逐步探究感受文化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个性与精神,萌发民族意识与情感,从而获得对祖国文化的情感认同与理解。
以“霜降摘柿子”主题价值分析为例,可以看出当主题核心点聚焦后,教师可以充分地向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以文化价值为教学活动设计、开展的支持和依据。教师在定位和设计主题活动时可以通过聚焦传统文化活动探索点,利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开展和设计活动。
2.以探究性活动方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张雪门强调让儿童在亲身的行动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儿童发展才更有价值。这一思想表明幼儿对活动的体验性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在亲身体验过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他们来说最有价值。库伯“体验学习圈”理论同样重视学习者的具体体验。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学习者的内部经验与外部环境不断交换的结果。个人知识是个体对直接经验的感知和运用个人经验对社会知识的领悟。学习者通过具体体验进行感知获取,然后通过反思观察进行内涵转换完成抽象概括获得内部领悟,再后将获得的内部经验作用于行动中完成外延转换,在外延行为中学习者又会获得新的具体体验从而形成新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的任何活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因此他们的学习必须经历具体的体验才能发生和发展。这种借助具体体验的学习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但幼儿的体验学习受到思维水平限制,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与帮助。在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研究组教师借助具体体验学习方式将活动性、探究性、拓展性、游戏性融入活动过程与阶段中,帮助幼儿完成感知获取-内涵转换-领悟获取-外延转换的过程。
幼儿从具体体验到抽象概括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在真实环境、情境中自然观察、操作体验、讨论交流、设问猜想、调查收集等教育手段在活动中不断支持幼儿探索帮助其完成内部转换。幼儿从抽象概括再回到具体体验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支持性教育活动,如对比验证、集体活动、引入专业人士解答、区域游戏、亲子活动等,并结合幼儿的需求不断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环境才能促进其外延转换完成。幼儿整个学习圈伴随教师支持性的具体活动场景、具体情境和具体体验过程。
以班级主题活动“春之桃花”为例,说明教师基于幼儿具体体验学习活动的教育操作。
具体体验感知,教师注重教育的活动性:
利用具体活动、真实场景引发幼儿兴趣。伴随春天的来临,环境中的植物出现了变化,幼儿园、公园中的开放的花朵让孩子感受到春的美丽与生机。教师利用自然观察的方法与孩子一起走进自然去郊游踏青,欣赏和发现春天的变化及春天的美。在欣赏过程绘画和记录看到的花朵,通过绘画表达感受不同花朵的形态。
反思观察内省,教师注重幼儿的探究性:
通过聆听小朋友间的谈话,提取幼儿关注事件,或教师发起设问,帮助幼儿聚焦问题,引发幼儿深度思考。同时引导幼儿围绕问题收集有关桃花的资料,这个调查收集可以是图书、网上资源,也可是访问相关人员,获取相关信息。在不断探究过程中经过讨论、调查帮助幼儿将感知不断内省变为认知。
抽象概括总结,教师注重经经验的拓展性:
此阶段是帮助幼儿继续不断内化知识经验,总结和形成概念化的知识。这一阶段教师借助对比验证引导幼儿比较几种相似花朵,从辩证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植物特征。集体教学开展有关古诗和名画赏析了解文人眼中的花朵,为幼儿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并且以古诗和名画中意象美、意境美促进幼儿经验的升华,感受传统文化中传达出的精神价值。教师引入专业人士,帮助教师解决幼儿探索时遇到的专业问题,如在幼儿查找到的有关桃花资料时,孩子们发现桃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多关联,如桃花可以做成食物、香水、香皂等来服务人们的生活。教师从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中引入相关人士来解答幼儿拓展出的问题,借助拓展出的问题让幼儿领会祖国的文化、历史与智慧。
行动应用,教师注重游戏性:
通过为幼儿提供支持性的环境与活动为幼儿将内部经验转化为外部行为。如区域游戏中幼儿探索保存桃花的方法、为桃花制作自然笔记、尝试制作桃香皂和香囊等,亲子互动中与家长制作桃花美食、画个桃花妆、与桃花拍个照、讲讲有关桃花的故事。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丰富自身的游戏。
主题阶段的递进与具体体验学习圈模式,尊重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方式,也保证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性与探究性,让他们能够在具体体验、操作探究中形成经验的构建。同时教师将传统文化资源(儿歌、古诗、传统艺术、人文典故、节日节气等)融入幼儿体验与探索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熏陶,也促进了他们主动感受和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形成情感和文化认同。
3.借助园级传统文化节日主题活动,创设体验活动氛围和环境
学习环境为活动提供一系列由物理或社会性的情境和资源构成的,进行心理体验和意义建构的互动空间。在张雪门行为课程中他提出:儿童的经验有三个来源,一是接触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二是接触人事界、三是接触人类智慧所产生的文化。由此可见在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中他认为幼儿的学习应注重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让幼儿与真实的环境互动来获取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由此可见学习环境对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具有互动性、情景性、参与性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更加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过程。
在幼儿园中,班级能够为幼儿提供的学习环境较为局限,而整个园所可以为孩子们开辟更宽广的学习环境,这包括园所和社会的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等。以园级的资源和力量为幼儿创设更加具有体验性、互动性、情景性、参与性的学习环境。而以园级发起或主办的活动也为其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活动氛围。
有效利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是很多园所都尝试的作法。这是一条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非常适宜的教育途径。一是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很多传统节日中都有固定的习俗内容,比如端午的吃粽子、赛龙舟,春节的放鞭炮、贴春联。这些针对每个传统节日中固定习俗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加具有仪式感。幼儿园正是可以在全国上下热烈的节日氛围中,借助节日氛围和仪式感适时适景地开展相应活动,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效果。二是在传统节日中有很多幼儿可以体验的活动,操作的游戏,可以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究发现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
根据传统文化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节气分析,三教寺幼儿园探索出以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融合节日活动、节气特点的“四季节日活动”,即:春花节、夏日季、秋月节、冬雪季。每个节日活动都结合每个季节、6个节气,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赋予其特有的内涵。春生有花、夏长有日、秋收有月、冬藏有雪。
每个节日活动又结合季节气候物候变化、节气变化、乡土文化资源等因素,设计园级主题活动。依托园级力量与资源,创设体验性学习环境和氛围。园级主题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基础期、前期准备、节日庆典。
基础期为班级主题活动阶段,是班级自主聚焦于每个季节中具体探究内容,以儿童视角开展的体验探索性的教育主题活动。在基础期是幼儿传统文化经验积累期,以班级自主创设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环境供幼儿体验、感知。
前期准备活动是园级向全园幼儿、班级教师、家长公布园级庆典主题,各班级结合园级庆典制定自己班的展示或参与方案,并做相关准备。在前期准备阶段营造园级活动氛围,架构更丰富的时间、空间环境。
节日庆典活动是园级结合每个季节中浓缩的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设计的有主题性的季节庆典活动。春以百花和生长为主题、夏以昊日和嬉戏为主题、秋以收获和团圆为主题、冬以冬雪和祈福为主题。依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庆典活动项目,包含:饮食文化、气候物候变化、地域习俗、语言文学、民间游戏、民间艺术等。节日庆典活动根据活动需求充分利用园所环境、社区资源等为幼儿提供具有仪式感、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环境。如秋月节的粗粮美食品尝会、冬雪季的太狮舞和冬奥项目体验。具体园级主题以“冬雪季”活动分析见下表:
班级主题活动是园级主题活动的基础,园级主题活动是班级主题活动的依托,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园级主题活动分析表可以看出,借助四季和节气开展的园级节日主题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优质的活动资源与空间,也让学习环境真正发挥出物理或社会性的情境和资源作用。而这种作用可以非常好地助力班级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意义建构,让学习环境成为真正满足幼儿在体验中学习的互动空间。
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国家对教育教学的政策和方向指导,都强调要以弘扬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娃娃抓起”决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它有着深刻的必要性与使命感。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组织主题活动,可以很好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幼儿心中,为祖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传承者。探寻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教育策略,有效地实施和建构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是我们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9:49-50.
[2]邓鹏,王欢.“体验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主题、环境与体验[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2:88-92+120.
[3]辛春.如何实现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新课程(上).2016-11-08.期刊
[4]王秀秀. 谈幼儿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51-52.
[5]杨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人文天下.2015-10-23.期刊
[6]王霁.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019.10重印).8
[7]张雅静.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 华夏教师,2018(27):7.
2.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8]卢彬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6-12-08.期刊
[9]郑隽. 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 黑河教育,2018(12):69-70.
[10]陈纳. 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姓名:韩鸫
职务:保教主任
工作单位;北京市西城区三教寺幼儿园
个人简介: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市骨干教师, 区级“优秀教师”。主持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 “十三五”滚动课题《幼儿园美工区自发游戏的实践研究》研究,现已结题。多次作为副主编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经验集编写出版工作。撰写多篇文章在《学前教育》杂志、《幼儿美术》杂志发表。组织的教学活动曾获得区级评优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全国、市、区一等奖
END
鹤鸣生活谁乐继,琴心童画趣成文
我有一杯好茶,你有时间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