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园”同步、合作共育,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家园”合作既可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为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实现“家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保教水平,促进幼儿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 家园合作 策略
农村幼儿园是对农村学前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也是农村幼儿园开展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都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为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家园合作是开辟和丰富农村幼儿教育资源、提高和改进家教水平与方法,促进农村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有力措施和必然趋势。本人从事多年乡村幼儿园管理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家园”合作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并与各位同行探讨。
一、提升“家园”教育理念
“家园”合作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观念素养直接影响合作的效果。幼儿教师虽然经过了系统培训,但是观念还不系统、不全面,只认识理论,而未能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没有真正应用于实际。因此,幼儿园应采用不同方式不断地进行理论的培训和深化,促使教师尽快转变观念,转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家园”合作中家长的因素也十分重要。农村地区的家长学历相对较低,文化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家长只是负责生活。这种观念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显然不利。因而,帮助家长更新观念也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园可以邀请幼儿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家长,利用家长学校、专家讲座、发放宣传单、提供服务咨询、开辟“家长园地”、开办“留言箱”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不断提高理论修养。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白“家园”合作是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懂得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幼儿教育观,提高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拟定“家园”合作计划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幼儿园不仅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方法,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而且还要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要求,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活动之中,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实现“家园”同步、合作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为达到上述目标,幼儿园要在每学年初,结合“家园”实际,认真扎实地制定“家园”合作方案,就合作目标、方式、措施保障、活动开展等作出详尽安排。并将方案内容渗透于各班的中短期计划之中,从而保证“家园”合作各项活动的有效落实,使“家园”合作真正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成为幼儿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
三、完善“家园”合作机制
为了保证“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使之更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幼儿园要认真总结经验,反复修定“家园”合作系列常规制度。除认真遵循上级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外,幼儿园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教师和家长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合本园实际的制度细则。如《家园联系制度》《家园合作工作规程》《家园合作注意事项》等。通过规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操作,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完善高效的家园合作机制,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明确各自在“家园”合作中所担负的责任,及时开展常规活动,保证家园合作的有序顺利进行。
四、丰富“家园”合作内容
成立家长委员会协调“家园”关系,及时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并以此改进“家园”合作工作。开办“家长学校”,通过讲座及家教课堂等形式有计划地培训家长。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一重要机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介绍科学有效的家教方法,引导家长掌握基础的家庭教育知识。家访是教师深入儿童家庭了解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和指导的重要方式。它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教师普遍采用的家园合作传统方式。家园联系手册是“家园”双方通过书面相互联系沟通的方式,是对幼儿成长发展进行考核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农村幼儿园应当大力推广运用。运用家园联系手册,幼儿园要充分结合本地本园实际和家长特点。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编制手册时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家长文化素养和学历水平,手册编制及文字说明力求做到内容浅显易懂,填写方式简便易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在家长填写评价时教师还要通过电话进行指导服务。
五、开展“家园”合作活动
在“家园”合作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能够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并增强家长的教育信心,逐步提高幼儿的学习活动兴趣,有效保证“家园”合作的质量与效果。
1.召开“幼儿入园家长恳谈会”。入园初向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介绍办园历史、目标及宗旨,观摩展览“家园”教育成果,介绍课程、师资,并对家长提出应遵循的制度与配合的要求等。
2.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观摩教育内容和方法,了解幼儿在园里的实际表现,增加家园沟通机会。
3.开展家长岗位体验活动。分批次安排家长到幼儿园做义务服务,协助教师参与并组织教育活动,体验幼儿一日的学习生活,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
4.亲子活动。倡导安排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同看一场电影、齐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同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同做一个游戏等活动,并定期组织展示竞赛。
5.学习成果展示表演。把幼儿的一日活动拍成照片张贴在橱窗内;将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用成长档案册呈现给家长;利用节日向家长进行汇报表演。
6.家长问卷调查工作。通过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和评价教师工作,要做好信息反馈,及时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
除上述活动之外,教师还可结合当地特点与本班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其他富有特色与实效的合作活动。
总之,作为学前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家园”合作是促进幼教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村幼儿早教质量、巩固早教成果的有力措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的积极配合,只有真正做到“家园”同步,合作共育,才能促进幼儿康全面地发展。
(责编 张景贤)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