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方案三点内容尤为突出:一是采用课程视角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二是突出科学素养的重要价值;三是体现技术赋能的优越性。
方案内“科学素养提升”,虽然面向的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学前教育来说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结合幼儿园科学学习现状,与大家谈谈幼儿园科学素养。
-
其一培养创新人才是智能时代的内在要求。智能时代,大凡重复的工作,智能机器人都比人做得好。因而,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需要的不再是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化人才,而是各种各样的创新人才。
-
其二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本质意义上就是“人”的解放,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创新潜能的不断释放,并汇聚成磅礴的创新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的伟大发展。①
但我们知道幼儿园五大领域之间是互相融合和关联的,《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探究的意义在于“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现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更局限在科学领域。
为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幼儿园往往会产生各种探索类活动,比如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并让幼儿做观察记录,初心是对,但往往这种所谓的“操作”是幼儿在教师的“导演”下按要求或步骤完成,甚至还有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者图片向幼儿讲授抽象的科学知识,这些都不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认知方式。
最后谈谈教师,幼儿教师科学精神态度较好,具有一定的科学能力,但是科学知识比较缺乏,尤其是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亟待提高,因幼儿教师本身对科学探究是缺乏的,加之幼儿园缺少对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视,社会支撑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升的资源有限。
幼儿本身对周围的世界就是充满好奇和热情的,他们的生活、游戏中处处充满科学探究,因此科学探究应该是贴近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念探究。
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怎样从教会孩子一个科学道理变成生活的探究问题,“例如关于远近的探究,不仅仅是单纯测量,还可以让孩子体验探寻几条从幼儿园回家的路线,从几条路线中找一找哪一条离家更近,哪一条离家更远。”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探索游戏,也能够符合科学的探究逻辑。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班级都会设置阅读区角,但随着年龄增长、问题的发生,阅读区仅“看书”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孩子在阅读区会产生许多问题,如“都想看同一本书怎么办?书撕烂了怎么办?书架很乱怎么办?”
因此,在幼儿园中培养科学素养,无论是环境打造还是活动,遵循科学逻辑的设置很重要,将孩子的“问题、思考、发现、实验”形成有效的闭环,在日常中帮助孩子建立完整的科学逻辑。
?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科学教育观。幼儿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好问、猜想、摆弄、探究、验证等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路径,教师要基于儿童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了解幼儿的科学学习特点。
? 教师要多路径提升专业能力。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个人自学、同伴互助、专家引导等路径,积极提升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科学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能力、 科学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和评价能力,用过硬的专业能力助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 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充分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幼儿园资源生成有价值的科学活动,把儿童经验和生活链接起来,提升课程的实效性。
参考资料:
①《深化课程教学系统变革 打开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 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 叶文梓
②《创新素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现状和对策》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 王燕华 杨曼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元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