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应更注重以个性化教学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但如何基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如何创设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的教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形成的教学策略方法有哪些?
在近期,徐鹏老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综述》的专题培训,为帮助教师厘清语言领域活动开展要素,现将本次专题培训内容整理成文,便于老师们进行参考学习。
教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或者学前故事活动时,幼儿是我们最主要的“受众体”,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受众体”对于故事是如何看待的,即不同年龄段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
以上是不同年龄段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认知程度,教师需要在明白幼儿不同阶段的自我认知能力及对他人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继而开展相应适宜的语言教学活动。
-
关于语言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活动的方法和策略是教师们一直在寻找和收集的,策略也是教师想要用于自己开展的活动中。但教师如何去梳理现在各种资源,各种方法论呢?
举个例子,现各大幼儿园开始做“微课”,微课5到8分钟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让幼儿做什么、学什么,做“微课”的作用、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教师摘取一个媒介当中一个最详细的“知识点”,把它讲精讲透,讲详细就可。
其实在上段所诉中“用最短的时间说明一个知识点”此话就包含着策略,一是时间短、二是一个知识点,所以教师在看到任何资料、任何策略时,需要学会转变看策略方法的观念,即做活动的观念需要改观,要从大量资料、策略、干活中学会理解和思考,从而内化,才能最终形成自我的策略。
有了观念的转变,我们来看3岁幼儿开展语言活动的策略。
如上图中所诉“3岁左右幼儿,开始对故事内容产生兴趣”,此话就告知了老师策略,则是教师在做故事教学时选择故事内容很重要。接着老师们需要分析出,什么样的内容是三岁左右孩子感兴趣呢?,其实第二点就已经说明“能够理解语句和语句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把这种关联、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从而把握故事中的主要信息。”这句话就包含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让幼儿尝试着慢慢的理解语句与语句之间的关联与关系。
以白雪公主故事为例:“孩子们,巫婆给白雪公主一个毒苹果,巫婆说:‘漂亮的姑娘,快吃了它’。”这句话,教师可以提什么问题让幼儿理解语句与语句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孩子们,老奶奶把这么漂亮的红苹果,他是真的觉得白雪公主很美,要把美好的苹果给他吗?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从中看出幼儿有没有把前后文、前后句产生什么关联。
到了中大班,教师面对4-6岁的幼儿又有哪些策略呢?
如上图所述“幼儿的故事认知过程开始有变化及特征”,说明此阶段幼儿理解能力大幅提升,意味着教师需要去搜集,什么样的问题能够观察、刺激、发展幼儿的理解能力。
依旧以白雪公主为例,到了4-6岁的时候,教师的提问就不再单单是“白雪公主里面最主要的角色是什么?”这样的简单问题,而是所提问题需要去判断幼儿对故事所发生事件下的深层理解。
所以上图中的文字就已经告知教师我们实施的策略是什么,只要教师按照前面所例的思维逻辑去分析它,在未来我们看大量的文献、数据时,就不只是摘抄。最后,无论是教师网上所查策略方法,还是梳理出的很多策略方法,教师需要内化,思维绝对是提高我们新一代年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工具,然后就是实践。
阅读活动更加指向阅读,教师大多数是以优秀的图画书作为材料,所以教师会产生,究竟自己是在做阅读活动还是在做故事活动?
老师们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作为幼儿园老师给幼儿选择大量阅读没有问题,而大量的绘本其实就是故事。杂志和故事是很好区分的,而混淆阅读和故事,其实就是阅读大量的就是故事,如果要分,在学前教育阶段不太好从媒介上区分,大概率可从“看什么为主”来进行区分。
故事有结构,让孩子去了解故事的结构,这是故事的重要目标。举个例子三只小猪就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教师在活动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去解析故事的结构,最终能够让孩子进行自主阅读。
再说到阅读,“阅读”在学前教育中主要归置在语言领域。语言领域中指向的”阅读”多以优秀图画书为材料,黄娟娟认为:“早期阅读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家庭通过对婴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标志、文字、电视、录像、碟片、计算机多媒体等),让婴幼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表达,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成人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
-
幼儿园阅读活动与幼儿园以绘本阅读为主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区别
1.阅读教学是幼儿、教师、材料之间的对话过程
-
绘本教学活动
-
儿童故事
(1)故事主题单纯,篇幅短小。通常儿童故事主题鲜明而单纯,使儿童较快地把握中心获得明确的印象。
-
故事教学中的故事,故事不是工具。阅读活动中的故事,故事多为“工具”。
1
故事要有一定结构才易于儿童更好的理解。给幼儿阅读的故事,结构不清楚或没有可预测的结构时,故事不易被儿童理解。
2
我们将故事介绍给幼儿,念给幼儿听,应该关注于激发幼儿运用细节来填充故事结构中一般性知识,例如开口、动作和结尾。即如何激活幼儿利用背景知识或运用故事结构主动填充故事。
3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以便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及核心价值、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4
教师要重新审视和定位幼儿阅读、科学规划和设置阅读区。
5
教师要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创设班级良好的阅读环境。
6
教师要提高鉴别和选择故事的能力(需要我们了解幼儿,需要我们大量阅读,需要我们充分的分类和筛选,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创新故事教学形式(需要园所教师充分界定好自己的故事教学活动的定义)。
7
老师们一定要坚守”领域整合“的基本课程观。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元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