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课程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幼儿园一味照搬城市幼儿园的“高科技”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本园的教育资源,通过选择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创造性地利用农村特色来进行教学。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广阔而丰富的环境,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的生活为主线,而我们周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及时地引入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提出了“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农村环境所具有的丰富性、多样性,提供了幼儿实施教育的全面性;农村环境所具有的生动性、直观性,提供了幼儿实施教育的现象性和有效性;农村环境所具有的变化及其内在要素的联系性,提供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变通性,以及由变通带来学习能力的迁移性;农村环境所具有的综合性、完美性,使幼儿能在向环境的学习中实现自我行为的协调与完美,从而有利于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增减,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的儿童,周围的农作物比较丰富,屋前屋后都有爷爷、奶奶种的自留地,里面的品种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如皋是“长寿之乡”,萝卜制品是有名的长寿食品,也是本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萝卜在本地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制成萝卜干、萝卜条,还可以做萝卜饭等各种食物,民间还有许多关于萝卜的小曲和谚语。教师与幼儿都熟悉萝卜,都是吃萝卜长大的,对萝卜的种植、收获、种类都很了解。活动材料容易收集,能够为美工、科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活动中,老师关注幼儿的需要、已有经验及兴趣点,适时调整教育行为,生成新的课程内容。与幼儿一起种萝卜并进行收获。农村幼儿胆小,一般不愿在集体面前表现,但是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们会显得轻松自在。当他们来到田野,看到萝卜,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有时他们还会用自己挖出的形态各异的萝卜大肆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编出一个个动听的故事。那时你会相信,“自信”原本就是他们身上的一部分。
挖萝卜需要许多农村用具,如大小不同的锹、蛇皮袋、小扁担、小木凳、草绳,劳动活动中合理利用这些农村用具,可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农村用具本身的特征就是低结构的,没有固定的用法,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做做玩玩。在“挖萝卜、运萝卜”的活动中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奇特的方法帮农民伯伯把萝卜收回了家,既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又感受了收获的快乐。农民伯伯为了答谢我们,送我们几个新鲜的萝卜,我们又生成新的课题。让幼儿用萝卜削制了小陀螺进行玩耍,创设了具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体育游戏,根据幼儿已有经验,一起开设生活萝卜活动,将农民送的萝卜做成各种食品,如萝卜饭、拌萝卜叶、煮萝卜、生吃萝卜、萝卜火锅等,以多种形式分享劳动的成果,了解萝卜的康效应。
通过开展“萝卜”主题活动,关于萝卜的活动内容越来越多,孩子们探索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沉浸在活动所带来的成就感与兴奋的情绪之中,竟有了不能罢手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逐渐加强,对农作物的兴趣逐渐浓厚,开放性也增强了。
在参与、指导、反思、总结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构建了与《纲要》教育理念相吻合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完成了以农作物为科学活动主体的适宜农村幼教的教育活动。今后我还将进一步加强农作物方面的探讨,开展除萝卜以外的更多的农作物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总之,农村幼儿教育既要立足农村、面向大自然,充分、合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又要筛选教育的契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并借鉴城市幼教改革的经验与做法,弥补农村孩子生活中的缺失与不足,让农村幼教拥有自己的“特质”。
(如皋市袁桥镇黄蒲幼儿园)
【农村幼儿园的田园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