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要:心理康问题是当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研究以开封市×××幼儿园为例,采用访谈法与该园园长和3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该园开展心理康教育的基本情况,探讨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

  关键词:幼儿;心理康状况;调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现如今,幼儿康已不仅仅指幼儿的生理卫生方面的康还包括幼儿心理层面的康。2001年9月起实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康。”本文旨在通过访谈法以了解幼儿园开展心理康教育的情况,分析和探询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二、 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法与该园园长和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该园开展心理康教育的情况,每位访谈者的时间均约40分钟至1个小时。

  三、 结果与分析

  (一) 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康问题的认识

  众所周知,认识对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心理康观作为一种内在、稳定性的主体认识,影响着教师对幼儿心理康教育的态度和方式。幼儿教师对心理康概念有了准确而全面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实施心理康教育。

  首先,教师较注重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男孩子的打闹现象严重一些,女孩子就很让人省心,很听话也很懂事”,教师更易捕捉到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逆反、对抗的态度普遍持否定态度,认识不到乖巧、听话的背后可能也会存在心理问题。还有教师对外显行为的教育大多停留在道德层面的教导,教师对道德品质与心理康的含混不清使教师误把心理康问题当作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平时琐事很多,发现有打闹的现象我会批评一下。”“孩子的有些行为不知道算不算是心理问题,但作为老师我会及时批评和制止他们做不对的事情。”

  其次,教师较关注幼儿的情绪。情绪是由具体事件引发的感受、体验及相应的身体和行为反应,具有动机性,因而“在人的发展过程的各个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教师普遍发现低龄幼儿的情绪十分不稳定,更多地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绪问题“哭泣”和“焦虑”等,在孩子入园时的情绪是相当不稳定的,“我们都会及时用别的有趣的东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但看不到情绪背后幼儿的动机、精神需要等深层次的问题。

  最后,教师将智力的缺陷归到心理康领域之外。“孩子的智力跟他的能力有关系,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这因人而异”,教师没有认识到智力的发展也是幼儿心理康的重要标志。其实,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幼儿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障碍常会导致感知和记忆异常、思维水平低下和心理紊乱,从而影响幼儿正常生活。幼儿智力发展不正常,其心理不可能康。

  (二) 幼儿教师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康心理的看法

  (该部分应该从对教师的访谈话语中来分析)

  首先,家园合作对培养幼儿康心理十分重要。通过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双方沟通,可以综合考量幼儿的一些行为是长期的还是偶尔出现的,通过评定过后才能对幼儿进行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并计划出具体的干预方法。“在老师和家长中间能够搭起一座沟通的桥,关于孩子的一点一滴都能够及时让双方都知道,这样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家园合作需要家长有积极的合作态度。老师们反映大部分的家长是十分配合的,但是有些家长没能落实一些方法,也不去具体地实施。另外,一些家长的素质有待于提高,“家长的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素质,一些家长是在大学工作的,学历甚至在硕士以上,但个人素质真是不如学历高”。

  (三) 幼儿园心理康教育状况

  该园教师平时十分关注幼儿的心理康状况。在谈到幼儿平时的表现时,她们都能立刻想到班上的一些特殊的孩子的情况,以及她们对这些特殊孩子的较多关注等情况,若以具体的例子来概括,每位老师都能对例子进行系统的概括,并有自己积累的经验来支撑。但是不足的地方是,幼儿教师的心理康观具有模糊性、经验性、主观性等特点,幼儿教师较容易捕捉到显而易见的行为问题和外显的情绪问题,但对于外显行为折射出的心理问题则无法解?,并没有认识到智力问题也归属于心理康问题,这说明教师对心理康概念缺乏明确而全面的认识。

  总之,幼儿园应做到做好心理康观念及知识宣传,不仅使每一位家长都重视心理康教育,有正确的态度与观点,将心理康教育成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于幼儿老师而言,应该将心理康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与培训,让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对心理康这一概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能关注各个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易出现的心理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颜巧英.幼儿园心理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2]邓明.论幼儿心理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3]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康量表的编制[J].心里与行为研究,2005,5.

  [5]黄英,刘云艳.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康观访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7-8.

  作者简介:毛晓清,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学院。

【幼儿园心理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