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需要依托教育的力量。幼儿园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启蒙阵地,是孕育幼儿文化认同感的摇篮。我园专注于早期阅读研究30余载,自2017年起,将“通过多种阅读途径,让幼儿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怀”明确列入园所课程目标。这不仅为我园早期阅读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读了著名画家于大武先生创作的绘本《一条大河》,立刻被其丰富深刻的内涵、恢宏大气的画面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所震撼。这是一本为孩子们创作的关于黄河的绘本,黄河作为主角,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自己从高原到大海一路奔流而去的所见所思。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于大武先生年逾古稀,对黄河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创作这一绘本,他多次去黄河流域采风,收集了丰富的资料,将自己的亲眼所见与脑海中的场景融为一体,形成了这一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黄河“肖像画”。绘本不仅展现了黄河的壮美,也刻画了黄河沿岸的人文历史和现代社会风貌,将黄河流域的文明浓缩于其中。
我们认为,这一绘本有着深厚的底蕴,是不可多得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幼儿了解中国文化,走近华夏文明,因此值得幼儿精读。于是,我们用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与5个园区的所有幼儿一起走进《一条大河》的世界,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探究之旅。
▌与“黄河”的初次相遇
《一条大河》的画面和语言优美生动、艺术性强,内涵也非常丰富,阅读后让人不禁感叹祖国河山之美、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这与我们想要传递给幼儿的价值观是非常契合的。然而,这一绘本蕴含很多人文和科学知识,幼儿要理解这些内容是有难度的。况且,幼儿生活在上海,对黄河是不熟悉的。因此,阅读这一绘本对幼儿来说挑战非常大。
我们前期通过课程审议将该绘本阅读活动的目标主要定位在走近中国文化、萌发爱国情感上,并强调在活动中要淡化知识的学习,不可给幼儿增加太多认知上的负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些担心,绘本中那些令幼儿感到陌生的事物会不会影响幼儿阅读的兴趣?幼儿能理解绘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吗?我们非常好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阅读《一条大河》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于是,各班教师将《一条大河》投放到班级阅读角,鼓励幼儿先自由翻阅,希望能从中观察幼儿在阅读时的反应,为接下来的活动设计指引方向。
幼儿的反应令教师们感到欣喜。自从该绘本进入班级,幼儿经常去阅读角翻阅,有时独自阅读,有时与同伴共读。该绘本中描绘了黄河沿岸的很多风景名胜,如内蒙古大草原、沙坡头、龙门石窟、壶口瀑布、嵩山少林寺、鹳雀楼、华山、泰山……不少幼儿曾经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这些地方旅行。翻阅着绘本,那些关于旅行的记忆点点滴滴地浮现在幼儿的脑海中,他们指着书上的画面互相介绍着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瞧,这里是少林寺,在嵩山上,我去的时候那里没有下雪。”“我去过草原,那里和书上画的不太一样,草是黄色的。”“沙坡头可好玩了,可以骑骆驼、滑沙,从沙坡上滑下来就到了黄河边。这种船叫羊皮筏子,我坐过。”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自己所知道的黄河开启了对该绘本内容的讨论。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多幼儿对该绘本产生了兴趣,大家谈论的话题也越来越多。
幼儿在翻阅绘本时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大河有多大?”“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小班幼儿提出的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可以看出他们能感知黄河最鲜明的特征。此外,小班幼儿问得最多的还是“这是什么”,比如,问草原上的蒙古包,问鹳雀楼等古建筑,问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等。
中大班幼儿则关注到了画面中更多的细节,他们有许多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黄河是弯弯曲曲的?它的名字叫黄河,为什么有的地方河水不是黄色的?为什么黄河的水在前几页还是蓝色的,但到了炳灵寺那页就变成了黄色?黄河流入大海,大海为什么没有变成黄色?贺兰山为什么是紫色的?沙漠里为什么有那么多方格?黄河上为什么要有这个东西(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什么每一页都有一只鹰在天上飞……《一条大河》就像有磁力一般吸引着幼儿的注意。
观察到那么多幼儿都对阅读该绘本感兴趣,教师就在班级活动室投放了更多数量的绘本,让幼儿可以随时翻阅。在幼儿自主翻阅的同时,教师也会在阅读角与幼儿共读。另外,教师会就多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组织集体活动进行讨论。
比如,有个班的幼儿对草原上的蒙古包非常好奇:这些像帐篷一样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草原上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蒙古包?于是,教师在集体活动中通过相关的视频、图片及模型等,让幼儿了解蒙古包的特点和功能,并由此切入帮助幼儿走近草原人民的生活。
又如,很多幼儿在阅读黄河流经腾格尔沙漠的页面时都关注到了沙漠上的一个个方格。为什么沙漠上会有方格?这些方格是做什么用的?当时恰好植树节即将到来,教师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于是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一查资料,然后回到班级进行集体分享和交流。通过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等,幼儿了解到,原来这些方格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做成的“草方格沙障”,它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沙漠魔方”。它们可以有效地固定沙土,减小风力,积蓄水分,是中国人防治“沙漠化”的一项重要技术。
教师还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读。家长们也非常喜欢这一绘本,亲子共读的热情被带动起来。亲子共读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家长们所拥有的不同阅历与经验也成为班级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感知和体验中走近“黄河”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黄河离幼儿的生活有点远,怎样才能更多地为幼儿创造感知和体验的机会,以促进幼儿对绘本中内容的理解呢?教师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利用身边的资源,联合家庭的力量,做了积极的尝试。
◆创设丰富的环境,给予浸润式体验
教师们努力营造环境,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知黄河的风貌及黄河流域的文化。
●利用大型喷绘作品,再现绘本中的恢宏场景
多个园区均在门厅处布置了大型喷绘作品,以引导幼儿体会“大河”之“大”。雄浑壮观的壶口瀑布,雄伟巍峨的泰山,广袤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教师们将绘本中这些有名的场景展现在高达两米的喷绘作品上,带给幼儿视觉上的冲击,令他们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幼儿抬头仰望,张开双臂“丈量”,在“哇,怎么会那么高、那么宽”的感慨中刷新了对黄河的认知。
●利用地图和沙盘,展示黄河全貌
如果说利用喷绘作品是为了放大细节,那么利用地图和沙盘则是为了微缩景观,帮助幼儿感知长达5464千米的黄河的整体面貌。教师或是在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上用鲜明的色彩将黄河勾勒出来,或是将“几”字形的黄河呈现在主题墙上,或是利用超轻黏土等材料制作表现整个黄河流域地形地貌的沙盘。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将黄河的蜿蜒曲折尽收眼底。
教师发现,幼儿常常在地图前驻足,用手指沿着“黄河”,从“青藏高原”一直画到渤海之滨,感知黄河的形状,数数黄河转了几个弯。教师还将绘本中提到的黄河流域的兰州、银川、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等重要城市,以及青海湖、炳灵寺、贺兰山、鄂尔多斯草原、壶口瀑布、龙门石窟、少林寺、泰山、孔庙等名胜与古迹,做成图文并茂的、可反复粘贴的卡片,让幼儿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城市和景点在哪个位置,找到后再把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并和同伴聊一聊自己去过的那些地方。
●创建黄河博物馆,汇聚特色文化
经历了一段时间围绕黄河的探究,每个班的幼儿都收集了不少关于黄河的资料、物品,有关于黄河的图片、画册、民间故事、诗词等,有自己或亲朋好友去黄河沿岸旅行时拍的照片、带回的有特色的旅行纪念品,还有蒙古族的服装、蒙古包、陕北的腰鼓、西安的兵马俑、山西的剪纸等能反映黄河流域文化的有典型意义的物品。此时,大班、中班的幼儿提出要在班级里创办“黄河博物馆”。各班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班级里的资源确定一个主题,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黄河博物馆”。
有个班有不少幼儿到过陕西旅行,于是他们创办了“陕西民间艺术博物馆”;有个班的幼儿对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各种有趣的事物情有独钟,于是他们创办了“草原文化博物馆”;有个班的幼儿对龙门石窟与嵩山少林寺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创办了“河南文化博物馆”;有个班的幼儿特别喜欢鹳雀楼,于是他们创办了“鹳雀楼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中不仅展示了很多有特色的展品、幼儿的相关作品,也设计了一些可以动手操作的活动。比如,在“草原文化博物馆”,教师将绘本中鄂尔多斯草原的画面制成喷绘作品,作为该博物馆的背景墙,以打造草原的场景;该博物馆分多个板块展示草原文化,如蒙古包、蒙古族服饰、蒙古族美食、蒙古舞、蒙古博克(蒙古族特有的一种类似于摔跤的特色运动项目)、草原上常见的动物等,这些内容都是幼儿在调查中收集到的;该博物馆还设有多个体验项目,幼儿可以在此做一做蒙古包,画一画蒙古族服饰,学一学蒙古舞的经典动作。
教师在班级里组织开展了博物馆宣讲活动,鼓励幼儿轮流做小主播,介绍博物馆中展示的内容。这些博物馆大多设在走廊等公共区域,其他班级的幼儿也可以来欣赏、学习,共享资源。比如,小班幼儿没有在班里创办自己的博物馆,但在每天中午的自主活动时间里,他们可以结伴去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创办的博物馆参观,听哥哥姐姐们为他们做介绍。
博物馆的创办将幼儿的探究引向深入,随着活动的推进,博物馆的规模越来越大,展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许多家长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加入到建设博物馆的行列中。
◆开展多彩的活动,增进认识和理解
《一条大河》内涵丰富,承载着厚重的华夏文明。对于幼儿来说,阅读这样的绘本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而需要通过多种感官通道来学习,以增进对绘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各班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中班教师将该绘本投放到班级的艺术创造区,以激发幼儿在感知黄河特点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黄河。幼儿大胆地用丙烯颜料、画笔画了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色彩丰富的大河,用超轻黏土等材料塑造黄河沿岸的山林、沙坡、牛羊等。幼儿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一边感受着黄河沿岸风景的壮美多姿。
在大班建构区,教师与幼儿一同利用乐高积木、雪花片等材料搭建黄河沿岸的古建筑,幼儿发现,这些建筑的风格与之前搭建的现代建筑很不一样。建构活动的开展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古建筑的色彩、结构、造型等特点,并努力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
有的班级的幼儿关注到了黄河流域的民间故事,如“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教师便鼓励他们来讲述、表演。比如,有个班级有很多幼儿喜欢“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组成了一个15人的探究小组,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负责道具制作,有的负责舞台表演设计,他们的父母也一起参与进来,协助他们做表演的准备。最终,他们排演了一出舞台剧。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熟悉了这个民间故事,也对黄河流域的文化、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
有的幼儿阅读时非常仔细,他们甚至能关注到一些成人未必会关注的细节。比如,有个班的一名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发现黄河上有很多桥。他把自己的这个发现与班里的同伴分享之后,这个班的幼儿都去留意观察《一条大河》中的桥了,结果发现该绘本几乎每一页上都有一座桥,在有的页面上甚至还不止一座。这些桥大小、形态各异,有铁桥,有拱桥,有悬索桥,有斜拉桥,还有铁路和公路两用桥……幼儿非常好奇:为什么黄河上要造那么多桥?问题引发他们去探究黄河及黄河上的桥与黄河沿岸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黄河为什么是黄色的?为什么在黄河的下游会出现“地上悬河”的景观?黄河为什么会转那么多弯?小浪底工程到底有什么用?这些问题背后有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向幼儿解释清楚。我园的幼儿家长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于是,我们召集爸爸们组成“爸爸科学团”,鼓励他们通过一些小实验帮助孩子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有个幼儿的爸爸是中学物理老师,他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探究小浪底工程到底有什么用。他发现其中的工程原理其实很简单,于是巧妙地和孩子一起借助一个塑料瓶开启了泥沙沉淀实验。在班级的集体交流活动中,该幼儿绘声绘色地与大家分享了家中做过的实验,教师便和全体幼儿一起做了这个实验,并将实验装置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时自主操作。此外,教师、家长还带着幼儿一起利用沙池里的沙子等做了水土流失实验,从而帮助幼儿了解泥沙是怎么到黄河里的以及黄河的水是如何变成黄色的。
▌在阅读节的交流、分享中亲近“黄河”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与探究,幼儿大大增进了对黄河的了解,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此时,我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为期一个月的阅读节,我们考虑通过阅读节的系列活动促进幼儿跨班、跨年龄段的交流与分享,帮助幼儿拓展和梳理经验,深化幼儿对黄河的情感、对华夏文明的热爱。我们根据对幼儿在之前两个月关注的问题和探究兴趣的观察,梳理出了三条探究线索——唱黄河经典、赏黄河瑰宝、探黄河奥秘。
◆围绕三条线索展开的探究活动
●唱黄河经典
从古到今,很多人通过诗词赞美黄河。在前期的探索中,个别班级的幼儿已自发地搜寻并欣赏了一些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我们的阅读节选择了“唱黄河经典”这一主线,就是想引导更多幼儿通过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丰富对黄河的认知和情感。
很多幼儿都读过关于黄河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有的幼儿甚至一提诗名就能背诵出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但其实之前他们之中并没有多少人理解这些诗句写的是什么。
然而,在读了《一条大河》之后,我们观察到幼儿自发地开始思考这些诗句了,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读到这些诗句时产生了很多之前不曾有过的疑问:“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起源究竟是哪里,真的是天上吗?“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里真的有那么多沙吗?“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不是会流向大海吗,怎么会到云里去呢?这些问题充满童真,也体现了幼儿的好奇心。
面对幼儿提出的这些疑问,教师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解释诗句,而是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对于“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幼儿认为:“因为青藏高原很高很高,所以黄河的水就像是从天上流下来的。”也有幼儿认为:“黄河的水是天上的雨滴落下来聚集起来的,所以说它是天上来的。”……幼儿的解释各有千秋,教师并不评判谁对谁错,这也激发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们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发幼儿探索和思考。
在幼儿理解这些诗句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有感情地吟诵这些诗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诗人对黄河真挚的赞美。
●赏黄河瑰宝
黄河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还体现在艺术创作者的笔触和指尖跳动的音符中。因此,我们也引导幼儿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黄河、欣赏黄河。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黄河大合唱》《黄河钢琴协奏曲》,感受其中的激情澎湃。在音乐声中,中班、大班幼儿打起腰鼓,扭起秧歌,小班幼儿也随着音乐的节奏挥舞起黄色丝带,以表现黄河的奔腾激越。
鹳雀楼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楼之首,其楼体外形壮观而不失奇巧。幼儿因会背诵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作《登鹳雀楼》而对它倍加青睐。在收集并欣赏了有关鹳雀楼的各种摄影和绘画作品后,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来画一画鹳雀楼。有的幼儿喜欢用鲜明的色彩表现落日余晖中的鹳雀楼,有的幼儿则更爱用淡雅的水墨画来表现。有个幼儿这样说:“用水墨画来画,让它看起来非常宁静。”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幼儿的作品正体现出他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对事物的理解。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幼儿尝试用泥塑的方式来模仿石刻作品,向这门古老的艺术致敬。
我们还策划组织了幼儿绘黄河长卷的活动,全年级100余名幼儿一起行动,在一幅长达50米的白布上共同作画。活动一开始,教师先在长卷的各处挤上黄色、棕色、褐色的颜料,拿一把平板拖把当画笔,贯通长卷以表现黄河。然后,幼儿每个人负责一块区域的创作,他们用海绵甚至手掌蘸颜料,在画布上拍拍、擦擦,草原、沙漠、黄土高原便有了模样;再用画笔添画上田野、山丘、建筑、景点、人物……幼儿把自己对黄河的认识融入了创作中。这种自由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并且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参与。
●探黄河奥秘
前期探索活动中的一些小实验激发了幼儿对黄河奥秘的探索,我们选择了几个有趣的实验帮助幼儿巩固经验。比如,尝试在沙池中用稻草做“草方格”,通过实验观察其怎样起到固沙的作用,以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研究黄河里的船,通过沉浮实验寻找合适的制船材料;制作泥沙过滤装置,寻找有助于沉淀泥沙的方法,为让黄河水变得清澈而积极地出谋划策。
黄河一直如母亲般温柔吗?从书本上,幼儿知道了黄河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探究古人是如何治理黄河的。幼儿和家长一起做了调查,了解了筑坝防洪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在沙盘上做实验。幼儿在沙盘上挖沟以模拟黄河,而后用乐高积木等材料在沟的两侧搭建防洪大坝,最后引入水流来检验大坝能否阻隔洪水,并比较怎样的大坝阻隔洪水的效果更好。科学实验中有了情感的投入,幼儿更加积极专注了。
◆与绘本作家于大武先生的“云”会面
这次阅读节期间还有一项特别令人惊喜的活动。依托网络平台,我们邀请《一条大河》的作者于大武先生与我园教师、幼儿、家长进行了一次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云”会面。得以聆听作家亲自为我们讲述《一条大河》创作背后的故事,我们感到无比幸运。
谈及《一条大河》的创作灵感,于大武先生表示,希望用绘画来表现心中的黄河,与读者分享自己对黄河的理解。为了创作《一条大河》,于大武先生历时三年用心描绘每一个细节,展现出这条壮美、厚重、富有民族情感的母亲河——黄河,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份文化大礼。
通过“云”会面,幼儿感受到了于大武先生对黄河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他创作《一条大河》背后的用心与艰辛。面对幼儿提出的一些阅读中产生的疑问,于大武先生一一做了解答。他睿智的语言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参与者。最后,他还祝愿大家常以书为伴,享受阅读之乐。
▌余音不绝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持续探究,幼儿积累了大量关于黄河的经验,对《一条大河》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从情感上来说,他们非常向往一睹黄河的风采。于是,在学期结束之时,许多家庭开始筹划暑期的黄河之旅,希望孩子带着这一绘本去看看真正的黄河。
比如,有个班的孩子深深地喜欢上了沙坡头这个地方,纸面上的学习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因此他们提出了去沙坡头旅行的愿望。从幼儿的言行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他们对黄河的喜爱。亮亮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暑假计划就是在沙坡头插上一面班旗,留下自己的足迹。可以看出,热爱祖国文化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
“在我心中也有一条大河——苏州河。”一个孩子这样说道。没错,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有一条河流滋养着我们成长,在上海人的心中,苏州河也是如此。可以看到,孩子已经迁移从绘本阅读中获得的经验,这也是《一条大河》魅力的体现。
《一条大河》的阅读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是这一绘本及由此开展的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们将继续寻找更多有价值的读物,让阅读真正成为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题图/视觉中国
图文编辑/胡诗悦(实习生)
⊙作者:田辰;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原文题目为《流入孩子心中的一条大河》;文章原载于《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10期;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