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个平台进行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要把这些小家伙都管好,让他们听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我自己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点经验和自己的方法。
一、以“情”建立班级的常规
班级活动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康、活泼的成长。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对幼儿要做到:关爱、友爱、慈爱。
1、做幼儿的好朋友。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我认为在当今教育中,这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其次,教师要和幼儿平等待人,与幼儿谈心聊天,成为幼儿最忠实的听众。
2、给幼儿慈母般的爱。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把幼儿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温暖送到每个幼儿心头,从点滴的小事中逐渐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受到老师也有一颗慈母心,时刻在关心、帮助着他们,让爱充满整个班级,充满幼儿的心房,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二、在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要做到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应从幼儿一日生活基本要求入手,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班级常规培养工作。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午睡等。这些活动虽然很平常,天天如此,但是从这些琐事中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规定幼儿来园时间,并请家长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从而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作息制度习惯;上课时,要求幼儿认真听、举手发言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三、班级常规建立的方法
1、让幼儿在中建立常规。 大家都知道在区角活动或者是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就开始使用的方法,并且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是这样实施的。我们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播放幼儿熟悉的,幼儿听到这段后就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而且幼儿听到后,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教师“喊”了,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也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根据幼儿昨天的进餐情况或者是当日的食谱,自编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当然还少不了必要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促进幼儿的进餐质量。
3、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小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四、从安全教育入手,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确保幼儿康成长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幼儿园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的能力、身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以及识别危险物品和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较差。这就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和保护,既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又要逐步地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和能力培养。如:在孩子盥洗、午睡、进餐等一些细小环节上,让幼儿能从教师简单易懂的要求中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如提醒幼儿在盥洗、入厕时不要拥挤,以免发生摔伤事件;平时还进行安全自查工作,发现情况立即处理。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积极进行正面引导,用榜样的力量教育、感染幼儿,使安全变成幼儿的自觉意识。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协作,孩子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在家园合作中,我们认识到: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平等的合作与互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愿望会更高,态度会更积极,参与活动也会更主动。所以,虚心听取、尊重家长的建议和意见,接受合理、科学可取的教育方法,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才能激发家长的主人翁精神。例如,在班级组织活动时,让家长参与活动的策划和准备。只有家长体会到自己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要求,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班级工作质量也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切实为教师、为幼儿,为家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我们也是在班级工作中,一边工作一边摸索,不断地进行调整,只有适合自己班级、适合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就是有效的。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