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一)教育活动中经验的连续性原则
所谓经验的连续性是指在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时,既要了解儿童已有的语言经验,又要考虑在此基础上为儿童提供新的语言经验,使其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
主体(儿童)客体(即多种语言教育内容和适合的教育方式)
(三)教育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
(一)确定活动目标
(二)选择活动内容
(三)策划活动流程
(四)拟定活动方案
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文学教育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
三、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及其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类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欣赏和文学创造两种类型。
1.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文学作品的传递
(2)多通道参与,相互作用
(3)通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
(4)采用适宜的提问方式
2.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复述和朗诵
(2)表演
(3)创编
创编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扩编和续编;②仿编;③转换编构;④独立完整编构。
(二)文学活动的特点
-
文学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多层次系列活动
-
文学活动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
文学活动整合相关的学科活动
(三)文学活动的组织结构与指导
文学活动是多层次的系列活动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习。
-
感知学习作品
-
理解体验作品
-
迁移仿编作品
(四)幼儿园文学作品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
以早期阅读代替故事教育
-
将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等同于让幼儿吟诵、复述、背诵等
-
缺乏对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幼儿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挖掘得不够充分
四、学前儿童谈话活动
谈话是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活动。
(一)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
-
谈话活动应拥有一个具体的、幼儿感兴趣的中心话题
-
拥有较丰富的谈话素材
-
注重谈话的多方交流
-
谈话活动应拥有宽松自由的交流语境与交流气氛
-
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
(二)谈话活动的目标
(三)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
-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日常个别谈话和日常集体交谈)
-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四)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及指导
-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
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扩展交谈内容
-
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
(五)学前儿童谈话活动设计和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
话题必须有趣、新鲜,并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
-
谈话活动一定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
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起间接引导作用
五、学前儿童讲述活动
讲述活动是以培养学前儿童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为基本目的,给儿童提供积极参与命题性质的实践活动。
(一)讲述活动的基本特征
-
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
-
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
讲述活动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
-
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
(二)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
1,从讲述的内容来分,可分为叙事性讲述、描述性讲述、说明性讲述和议论性讲述。
(1)叙事性讲述
叙事性讲述即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2)描述性讲述
描述性讲述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描述出来。
(3)说明性讲述
说明性讲述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的讲述形式。
(4)议论性讲述
议论性讲述通过摆观点、讲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
2.从讲述对象的特点来分,可分为看图讲述、实物讲述和情景表演讲述
(1)看图讲述
看图讲述包括描述性的看图讲述、创造性的看图讲述、排图讲述、拼图讲述和绘图讲述。
①描述性的看图讲述要求儿童不仅能观察到图上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要特征,而且能观察到细节部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能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细致的描述,讲清楚图片上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还要求儿童儿童根据画面描述对象的心理状态。
②创造性的看图讲述要求儿童不仅要讲出图片的主要和次要内容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而且,要根据图片上提供的线索,编成简单的有情节的故事。
③排图讲述是训练儿童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的一种看图讲述形式。
④拼图讲述是看图讲述的一种,是看图讲述的拓展。拼图讲述的特点是教师不直接提供讲述的凭借物,而是向儿童提供各种构图材料。
⑤绘图讲述,从广义上讲是将绘画、泥工、折纸等手工活动与讲述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
(2)实物讲述
实物讲述是以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儿童讲述的一种活动,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
(3)情景表演讲述
情景表演讲述是要求儿童凭借对情景表演的观察与理解来进行讲述的一种活动。
(三)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及指导
-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
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
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六、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地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去,并使儿童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
(一)听说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
-
在游戏中蕴含着语言教育目标
-
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
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二)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
语音练习的游戏
-
词汇练习的游戏
-
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
-
描述练习的游戏
(三)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及指导
-
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
阐述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
-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
幼儿自主游戏
七、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还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一)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
-
需要丰富的环境
-
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连
-
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
-
需要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
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二)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
-
阅读区活动
-
有计划地早期阅读活动
(三)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
-
前图书阅读经验
-
前识字经验
-
前书写经验
(四)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
阅读前准备性活动
-
儿童自由阅读
-
师生共同阅读
步骤(1)师生一起阅读;(2)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3)归纳图书内容;①一句话归纳法;②一段话归纳法;③图书命名法。
4.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第八节 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一、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
客观公正性原则
-
连续全面性原则
-
诊断有针对性原则
-
参照性原则
二、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作用
(一)反馈作用
(二)诊断作用
(三)增效作用
三、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活动的目标
(二)活动的内容
(三)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活动形式)
(四)活动的过程(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物的互动)
(五)活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