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手指真香”的成长阶段,就像爷爷奶奶们常说的那样:孩子手上三两蜜。吃手,或许是全世界孩子最默契的同款爱好。
但基于对“病从口入”的担忧,看着孩子一脸陶醉地吮着手指,家长们难免感到一阵焦虑。更有甚者,还会通过涂抹辣椒、黄连等“酷刑”让孩子强行戒掉这一习惯,但收效却往往微乎其微……针对“吃手指”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长期为金苹果幼儿园提供专业指导的华西儿保专家是怎样支招的吧!
吃手指,也要“区别对待”
在看待孩子吃手指的问题上,家长们要避免“一刀切”。事实上,2岁前的婴幼儿吃手指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们无需焦虑,“佛系”看待即可,这主要是因为:
● 探索世界: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口欲敏感期,会通过嘴巴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吃手指行为就是突出表现;
● 认识身体部位:对于婴幼儿来说,吃手是「跨通道认知」身体各部位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脑部发育;
● 自我安慰:这一时期的孩子吃手指也是一种心理需求,通过吃手指来进行自我安抚与情绪释放,还能缓解出牙期的不适感。
-图文无关-
吃手指的习惯一般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但如果孩子2岁后依然还有频繁吃手的习惯,家长们就要引起关注与重视了。这一时期孩子频繁吃手指轻则病从口入,重则会引起牙齿排列异常,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等情况,连手指也会因过度吮吸而成茧、破损、甚至变形。
追根溯源,方可对症下药
如果说两岁前孩子吃手尚且可以“无为而治”,那两岁后孩子如果仍然改不掉,就需要家长们“有所作为”了。在帮助孩子戒掉吃手指这件事上,华西专家为我们提供了几点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建议。
了解成因,善意引导
如果孩子长期吃手,或者出现原本已戒除如今又卷土重来的倒退性自我安抚行为,我们就需要找到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对家长而言,首先应该从心理学角度认真考虑,而不是进行简单粗暴的“惩罚”,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情绪压力。家长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异常,找到吃手高发的场景,了解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基于儿童立场进行了解与沟通,才能有效应对吃手现象。
-图文无关-
●与内心的焦虑有关
对新环境的适应感到困难、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情况都可能让孩子感到紧张焦虑,也会产生不自觉吸吮手指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因此,给予孩子爱与温馨的环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在家人的爱与包容中,能让孩子的焦虑感慢慢化解,吃手指的行为自然也会逐渐消退。
●与缺乏安全感有关
很多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孩子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关怀与理解,内心需求也会得不到满足,这时,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吃手指等行为。想要提升孩子的安全感,最好的方法就是陪伴。家长们可以用温柔的语言、笑容、眼神等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暖意与支持,减少内心的不安。
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睡前吃手,不吃就难以入睡,这时家人就可以陪伴在他旁边,温柔地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爸爸握着你的手,和你一块儿入睡好吗?”通过诸如此类“隐于无形”的管理,孩子就能慢慢戒除掉吃手行为。
-图文无关-
表面无视,正向引导
许多父母一旦看见孩子吃手,就会立刻告诫他:“不行!这样做不对!”但这种看似“有效”“及时”的提醒实则是隐性的心理暗示,它所造成的禁果效应很可能会不断加深“吃手”这件事在孩子脑海里的印象。因此我们建议,发现孩子吃手时,家长们先别急着去阻止与呵斥。
发现孩子不自觉在吃手时,家长们可以选择不声不响地走过去,抱抱ta,亲亲ta,或者拉起ta的小手去玩游戏、做手工、拼拼图,让孩子的手里有活、眼里有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慢慢地弱化孩子对吃手的印象与依赖。别忘了,负性现象的消退,一定需要全家人一致的努力与配合。
-图文无关-
寓教于乐,建立行为奖励体系
对于4岁左右的孩子而言,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语言教育、奖励或提醒的方法来鼓励他们戒除不良习惯。例如,语言教育可以通过绘本阅读等方式,提高儿童不吸吮手指的自觉意识。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告知孩子吃手指不卫生、容易生病、会让牙齿不好看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吃手指的负面影响。
至于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给孩子的手指涂上苦甲水”等负性措施只适用于儿童在主观上已有克服吮指的愿望,只是做不到的情况下,切勿将之作为吃手指的常规戒除手段,家长在此过程中也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这些措施只是提醒而非惩罚。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关注和了解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时,家长们不应该随便给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加判断地贴上不良习惯的标签。必要情况下,家长们也可以考虑求助心理医师。
-图文无关-
多年以后,当孩子们回看儿时爱吃手的“小毛病”时,或许会觉得这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对待“孩子吃手”这件事上,家长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基于客观规律与科学方法,用爱和陪伴去帮助孩子逐渐改变。
在意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一味地控制与苛求,永远是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的前提。
内容来源丨金苹果学前教育
撰稿人丨杨梅华 (名城园) 杨雄梅(河畔园)
图文均为金苹果学前教育原创作品
转载须授权,若有侵权,必将追责
01 丨天凉“秋冻”知多少,孩子穿衣有讲究!
02 丨“健康就是,我们的医生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