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前儿童在幼儿园里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以及生理、心理方面的未来发展,都取决于保教人员的综合素养。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色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实施教育,老师的引导水平、保育人员的细致护理,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幼儿在学前教育中的关键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思考
一、挖掘常规教育资源,更新观念
好园长意味好学校,好老师意味好的班集体。老师既要对集体的日常琐事进行管理,也要对不同的个性幼儿生活进行管理、教学进行管理、安全进行管理、家庭教育进行管理。孩子就是白纸,老师必须重视自身的修养,才能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幼儿在幼儿时期就要知道、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生存环境,必须要用常规去约束自己,管束自己,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教育体制,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只有良好的常规,才能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经常出现极端的常规管理过程。
1.把常规教育看成是控制幼儿的重要手段,强调常规对幼儿的约束作用,强调幼儿行为要统一整齐划的服从。例如,做什么事都要整齐划,要排好队、上课前小手要背到身后去上课、站队要男女各站一边排队走,看似规范化,实际是让孩子失去了管理自己的机会。
2.第二个极端是幼儿的自我管理过程,幼儿的独立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教师的管理过程较少,经常会导致幼儿在学校中喝水、睡眠都有不足,也会出现忍尿、把衣服弄湿等现象,在管理过程中,这种极端现象都不可取,也都不符合《纲要》中的要求。
3.我们要重新审视常规,把合理的教育模式融入我们的教育中去,转变观念,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给幼儿以平等、公平、合理的教育。如,喝水时老师要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如厕后要注意什么,要让幼儿在约束中有自由,在有序中有快乐,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在常规教育中要求幼儿的行为和意识的内在
1.幼儿多项发展都是环环相扣的,要重视过程、重视差异,开发创新,在良性的教育活动中,第一要教育幼儿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和其他幼儿相处,第二要为幼儿设置发泄角,把情绪有效地发泄出去,让幼儿的情绪得以疏导,也要正确地引导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对于新生,他们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要自己学习对他们来说幼儿园的一切都很新奇。比如,刚入园要学习认识自己的物品,并要学习使用;他们在做事的时候,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去提醒幼儿,特别是洗手的时候,幼儿喜欢玩水,弄湿衣服,老师就要做好榜样示范,或让幼儿手拉手去做事,他们会感到很兴奋,为新生入园的稳定奠定基础。
2.在传统的常规教育中要引入新理念、讲解示范、榜样作用,随机教育是幼儿在常规教育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怎么使用这些方法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过程,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把幼儿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榜样是否是幼儿认同许可的榜样。老师要学会合理的去制订出各项常规,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教育幼儿去安排合理的常规,要有耐心地教育幼儿去遵守它。要采取家园共同合作,激发幼儿兴趣,主动学习榜样教育力,正面强化,严格要求,毫不怠懈;也应学会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在欣赏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准确的、及时地进行教育指导。
3.人与人的交往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在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下得到形成与发展的。本身幼儿在这个时期是一个容易接受外界的年龄段,他在这个学前期接受好的熏陶,对形成良好品德、好的习惯、好的个性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资料也表明,环境对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形成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德。反之,不去重视教育环境,会让幼儿养成不好的习惯与不良的品德。习惯养成之后再去消除是难上加难的事。例如,在教室里的噪音对人身体康是不利的,避免噪音是人人有责的,长期生活在噪音中,容易疲劳,心情烦躁,严重影响身心康。所以在唱歌时要求幼儿控制音量,在交谈时控制音量,自由活动时不狂奔乱喊,轻轻走路,轻轻做事,不去摇动椅子等。平时要大量地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再见、对不起,有礼貌地听别人说话,不要打闹,要学会倾听,不乱插嘴;游戏时动作要轻柔等。常规教育保证了幼儿生活更有规律、有节奏,对良好的素质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也真实地体会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合理的行为对幼儿个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在常规教育中突出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1.培养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各种训练,在这些有效训练中,评价是行为训练中有效的方法,老师对孩子的肯定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幼儿高兴愉快的时候,也强化了幼儿对行为意识的理解。重复的强化使幼儿的这种行为养成了习惯,也把习惯转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发展。如,吃饭时要保持桌面、地面、衣服的清洁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喝水后杯子放回原位,不玩杯子;自己去做一些能做的事情,帮助老师整理卧室等。时间一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一些知识,好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2.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实施幼儿的主体发展,老师要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活动,设计一些不同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关注事物,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重视支持性语言以及环境的创设等。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在分享中去领悟内容,老师给幼儿提供好的机会,让幼儿自行规划、思考、表现,怎么才能更完美地激发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如,让幼儿学会穿衣服,那么我们就在班级里开展一次穿衣服比赛,用兴趣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老师在这次活动中要进行评价,进行胜利的分享。老师在策划、实施活动时,一定要脉络清晰,让幼儿易懂,也可以通过表演、劳动等方法,引发幼儿对事物的兴趣,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等方法将活动深化,将幼儿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真切的体现到自我、体现到自主,这种经验就是幼儿的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动力。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良性发展,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的他们就是生活的主人。
作者简介:张静(1973.8.20-),女,安徽省淮北市人,小教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市矿业集团工程建设公司幼儿园)
??编辑 鲁翠红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