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老师”就是幼儿园利用男性家长的性格特质、职业特殊性、个人特长、爱好等,请他们到幼儿园担任某种角色的“老师”。爸爸们从事的职业不同。蕴藏着极大的教育资源,这些都是开阔孩子视野、激发孩子思维最好的教育原材料。我园为了促进爸爸参教,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明确“爸爸老师”参教的目标
1.通过家长��形式动员。首先让“爸爸老师”了解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从而加强“爸爸老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明确自身的社��责任:其次让“爸爸老师”了解自身职业的丰富性及男性良好个性品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再次向“爸爸老师”介绍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法、实施步骤等,让“爸爸老师”对活动的开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思想准备。
2.以班为单位建立家长信息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进行列表收集:幼儿姓名、家长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爱好特长、愿为幼儿园提供的服务等,以便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开展活动,选择合适的家长参与。
3.建立活动时间表。以自愿为原则,每月开展一次,三年中大约开展30次活动。家长三年中挤出一次半天的时间来幼儿园和孩子们活动,这对于家长来说是完全能够接受的,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4.建立孩子成长档案。幼儿园为每次活动留下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还定期评奖、公开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赠送装帧精美的照片,布置展示“爸爸老师”风采专栏。把“爸爸老师”参教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保留在孩子的成长档案里,成为孩子成长的骄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发挥“爸爸老师”的主体作用
1.为“爸爸老师”参与教育教学提供平台。“爸爸老师”参教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应与“爸爸老师”一起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职业优势选择课题、研究教学思路,进行可行性探究、收集资料等,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参教的“爸爸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
2.为“爸爸老师”创设与幼儿的互动环境。幼儿教师可通过对话、提供学习书本等多种途径帮助“爸爸老师”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关于组织教学活动的专业知识及流程等:关注“爸爸老师”选择的内容、方法,并帮助他们备课,注意引导其选择能弥补幼儿园老师不足的、与自身职业及特长相关的内容。幼儿教师可与“爸爸老师”共同营造幼儿和“爸爸老师”相互尊重、理解、和谐合作的互动环境,使“爸爸老师”成为幼儿的玩伴,与幼儿一起享受活动的过程。
三、实行“爸爸老师”参教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评价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每位“爸爸老师”的参教热情。“爸爸老师”参教应以激励为主,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给每个积极参与的爸爸提供适宜的展示平台,增强其参教的自我效能感。
1.加强在班级范围内的现场评价。活动中,可能��出现与设想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效果超出预想,评价就应关注成效,反之评价则应以关注活动过程为主。如老师的口头评价与肯定,并把活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专题报道展示在班级与幼儿园网页上,都是对“爸爸老师”参教的有效肯定。
2.扩大活动成果的认定与展示的范围。结合“爸爸老师”中涌现的优秀代表,在幼儿园范围内进行经验介绍,并根据各自的特色为他们颁发相应的奖项;把“爸爸老师”参教的方案、计划、、体��及幼儿园撰写的经验总结、等作为一个完整的专题,进行公开展示或发表在当地教育网、教育杂志上。以激发“爸爸老师”参教热情,让他们体验参教的快乐,从而有效地促使“爸爸老师”参教成为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的一部分。
【幼儿园促进爸爸参教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