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教学环境下,目前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相互衔接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为能有效解决课程衔接问题,老师首先应必须重视幼小两个阶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积极优化课程教学思想及内容,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或者是教学方法系统化,另外还要注重课程目标优化并注重课程教学实践实施力度。通过针对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语文;课程衔接;方法研究
幼小相邻两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随着课程标准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已逐渐就此教育界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同时取得了一些良好成就。比如说通过一些教育机构的合作进而对幼小衔接展开的实验探究,又或者我国教委明确施行的有关幼儿园教育规程,其内容就要求幼小两个阶段教学工作不仅要注重联系配合,还要做到密切衔接。在现如今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发展推进下,学校及老师必须要重视起幼小两个阶段的衔接教学问题,并注重加强幼小两个课程教学阶段的相互配合。
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填补衔接漏隙
幼儿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阶段,通常情况下课程教学大都以游戏为活动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态度为课程目标。而相对于下一个教育时期的小学课程来说,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主张侧重的是如何高质量进行系统知识的教授。由此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大致看出,幼小两个教育阶段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老师必须要注重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根据“幼儿教育纲要”及“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要求内容,老师可以将幼小衔接的教学目标大致?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例如,课程目标应培养学生的课堂活动交流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读写技能,再通过学习积累文学作品来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激发其潜在创造能力。有效衔接的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可预设为如下几方面。首先,在学习态度方面,幼儿园语文课程目标可培养学生的交流互动意识,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对于一年级的语文课程目标来说,老师要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并激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见闻。其次,在过程或方法等方面,对于幼儿学生来说,老师要尽量建构普通话班级教学环境,因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学生以后的铺垫,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知识的基础,所以老师一方面在促使幼儿学生熟悉并学习普通话的同时,还要培养幼儿学习书写或是绘画等简单性操作技能。对于一年级学生,老师就要进一步通过简单的语文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文辞理解能力,或是通过组织一些情景剧表演活动及童谣朗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学情感体验。
由此可得结论,幼小衔接的课程目标应注重定位于,通过课堂趣味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再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能够对语文语言知识有一个发展性感受和了解。
二、幼小衔接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化发展方向
首先,老师要注重生活经验与语文课程知识的关联融合,实践教学表明,幼儿语言的发展基础是依赖于对其认知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只有学会如何理解和掌握语文语词或语句,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所以,幼小衔接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不可只是一味地教授课程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与能力,老师还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效关联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地球爷爷的手》时,老师可以就文章中的一些生活化内容与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融合起来。将地球的强大创造力介绍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浅显易懂,也更容易被小学生消化接受。
其次,在语文课程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要以幼儿学生的水平认知作为起点,再进行从口头向书面语言的转换,幼小衔接教学也正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老师要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读写的掌握。正式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也开始正式面临拼音或阅读或写字等学习任务,所以在幼儿园时期的教学,老师就要通过简单的图形或语文符号,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可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或绘画手工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态度与方法铺垫准备,尽量体现方法过渡化,真正实现幼小课程内容的教学衔接。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活动化。在幼小课程衔接的实践中,老师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或者是活动化课程教学方式,这样老师既能够正常开展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其他活动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下,让学生在大量接触书籍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逐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觉阅读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幼小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着实离不开老师的孜孜努力,也更离不开多种途径与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因此,学校及老师在满足基本教学诉求的情况之余,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加以关注与重视,运用科学合理地方法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于唯.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编辑 贺轶群
【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