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艺术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及教学过程,让幼儿在可视、可听的艺术情境中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艺术的美,从而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身体各种因素的平衡、协调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整体素质,实现了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艺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33-02
1.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
1.1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情境。如:大班欣赏《都睡着了》是一首十分恬静、优美的乐曲。为让幼儿理解的情境,老师设计了: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一位仙女手持魔杖对忙碌了一天的动物们施了魔法,使它们个个都悠闲自得的睡着了。根据歌词内容将每个动物睡的姿态放大,让孩子们清楚的看到动物们甜美熟睡的意境。孩子们在理解作品的意境后,会把自己想象成被施了魔法的动物,随着做轻睡姿动态,充分的感知。
1.2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多媒体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储的声音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主动调控。在活动《木瓜恰恰恰》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幼儿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启发他们创编各种表现木瓜节奏的动作,在每句的句末”恰恰恰”处,三个木瓜由小变大闪现出来,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并提示幼儿拍出节奏。
2.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了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艺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艺术的感受力、情感体验,形象思维能力和想向、创造能力,是教师无法直接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为幼儿提供了优良的艺术环境,给幼儿以充分自由想象的艺术空间,从而感悟、理解艺术作品。
2.1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激发了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征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将艺术作品展示给幼儿,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艺术课程的有机整合,促进了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以其极丰富的表现力使人脑得到延伸。它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以图象的形式,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极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恰当准确地运用多媒体这一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整合,为幼儿创设美的情感,激发幼儿美的联想,提高幼儿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 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3] 朱名燕《教学实施指南》
[4] 赵寄,石唐淑:《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
[5] 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艺术课程整合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艺术课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