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让游戏常伴身边
在幼儿园中,我们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一种活动叫做区角游戏,以旁人的视角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是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部分,主题的设计、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这其中体现了老师对“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这一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本期内容看我们如何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有效的开展区角游戏的。
one
让闲暇成为儿童智慧的源泉
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是把分段的生活连成片,给自己一个大大的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应将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事态度乃至需求和愿望越来越成人化。
你有你的安排,我有我的计划,孩子们和小伙伴一起尽情放松!和小伙伴一起在区角里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
闲暇可以让身心放松,内心宁静,对于孩子们而言,放松的身体、愉悦的心情、灿烂的笑脸,正是闲暇状态下的真实体现和流露。
“闲暇出智慧”,这种观念来自于老师对于教育观念的主动汲取,在这种观念作用的驱动下,孩子们才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空,才能独立地思考,自主地发展,自信而能动地挥洒才智,才能心理坦然,心情轻松,释放个性。
two
让教师思考为儿童成长助力
#观察幼儿的行为和需求#
NO.1 充分参与游戏,不受时间和人数等因素的制约
提供给孩子更加充裕的时间及进行自主游戏,取消人数限制,取消限制人数的标志标识、计划表等,保留促进孩子规则意识养成及习惯提高的区域规则,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选择喜欢的区域,物随人动,区域的空间比例及材料的种类随着孩子的兴趣与需求随时进行调整。
NO.2 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的灵活投放
在材料投放上,可变性小、可塑性差的高结构材料,孩子玩儿几次就不会再去选择了,因为高结构材料的使用过程,是由教师发起,以教师计划为导向蕴含着教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系统性较强,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思路清晰明确,但操作时间偏短,重复使用率也偏低,低结构材料虽然系统性不强,但是可以充满创造性,发散孩子思维,所以在材料投放上会多增加低结构材料。
#打造开放的区角环境#
幼儿所生活的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这意味着区角活动也必然要回归生活,走向开放,开放的区域能使幼儿的主体得到充分的舒展,带给幼儿更有自主感、参与感、成就感的游戏体验,幼儿在探索、交往中体验共同游戏、学习、生活满足多层次幼儿的需要。教师对活动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和梳理,综合考虑幼儿活动内容特点,合理安排游戏区域场地。例如将娃娃家的空间加大,并把娃娃家分出客厅、厨房、卧室三个区域,在建构区的设置上选择了一块开放性的区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小角落,这样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延展性。再例如,我们将区和区之间都留有通道,这样孩子可以进行区域间的联合游戏,开放的积极互动不仅不会打扰到其他正在游戏的幼儿,反而会产生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实现幼儿的自我发展#
NO.1 让幼儿拥有自由的时空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区域,可以在区域之间交流穿行,还可以进行区域间的联合游戏,这种自由带给了孩子更多的发展与创造的机会。
NO.2 让幼儿独立的思考,自主的发展
孩子们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变得更为专注,你不会看到孩子们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你会看到孩子们全情投入,有的孩子甚至连续几天都探索一个玩具的新玩法或在努力完成一件新作品。
NO.3 让幼儿自信能动的挥洒才智
专注中,孩子们才会有更多的想法和创造,不管是本身的玩儿法或是创新的玩儿法亦或是打破材料自身的价值范畴延伸到生活中去,一个个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可见孩子们不是没有想法的,只是缺少了一个支撑他们想法的环境,让他们心理坦然、心情放松、释放个性。
教育活动中,
成人的权威和看似儿童化的设计,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
都不会让我们从内心产生认同感,
但多很多时候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
教育活动已经被我们成人程式化的、
秩序化的、逻辑化的思维所限制。
我们一直在探索儿童是目的而非教育目标的教学模式,
让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对世界及自己的思考紧密结合,
让他们全身心的沉浸在一个事物中,
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