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师德积极赋义
是责任更是权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近日,我园邀请孙艳萍专家为老师们进行培训,主题为“我为师德积极赋义,是责任更是权力。”
专家介绍
孙艳萍: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组专家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
01 培训环节
首先孙老师分享了一个生动的绘本故事《淘气小子乖乖女》,并与老师们讨论:如何看待绘本故事中人物所具有的“两面性?”通过讨论老师们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乖和淘气的时候,这很正常,应该理解并正确面对。
孙老师通过分享寓言故事《狼来了》、生动案例《哈哈和哇哇》,引导老师们发现每一个难以理解的教育背后,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老师提出:“寓言故事中放羊娃在哪些行为有相似性?同样是在撒谎,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使得教师理解成人和幼儿背后的正向动机,知道消极行为背后也有正向需求。
教师通过观看社会热议,反面师德视频,引发教师反思。教师更加清楚教育是一项充满责任和使命感的工作。面对“此类问题,”教师应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孙老师提出“责任,就是改变一件事的权力。”建构出多大的责任,也就等同于有多大的权力让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不发生。一件事,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想要多大的权力,就去承担多大的责任。
最后,郭媛园长做总结讲话。郭园长对全体教职工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师德培训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全体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与殷切希望。
作为教师: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学做教育反思型教师,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解成人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选择适宜的方法;学会放下情绪、放下焦虑、放下语速、放下音量,创造一个慢环境。
作为管理者:努力为教师创造主动想做事情的想法和行为的机会;学会从自我身上,同伴身上获取能量,让身边的人开心,快乐,幸福;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创造一个有选择权,互动权的管理氛围。
责任就是改变一件事的权力,也是调整关系的过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学会爱自己、爱对方、爱身边的人、爱我们眼前的小朋友。
02 教师分享
隗雪娜
通过今天的师德培训,使我更加坚定教育初心,并认识到师德对幼儿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培育幼儿。工作中与时俱进,钻研业务,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方法全面教育幼儿,从而使幼儿全面发展。
曾煜
通过师德培训,我知道我们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孩子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公正地对待做错事的学生,给子他们改过的机会。要学会欣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及时鼓励他们。
耿安欣
我对孙老师说的一句话尤为走心,就是消极行为的背后也有正向的需要,作为老师我们要了解幼儿行为背后所需,做出有效指导,不要仅关注所谓“正常”的行为,也要有针对的对消极行为的表现了解幼儿所需,这也就更考验教师的自身的素质水平和对幼儿教学的知识经验
王美乔
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不以大人的主观意识去评判和主导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透过问题看本质,培养孩子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能力,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以及所谓不足背后的原因,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赖金鑫
每一位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重视对每个孩子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每一个幼儿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呵护、尊重每一个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做幼儿的引导者。
贺宽
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我将以新的教育观念和道德操守,良好习惯和行为规则为指导,努力关爱和尊重孩子,加强同事间的合作与沟通,不断自我反省与成长,传递正能量,为外来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分组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在不断深入探讨中,更深入理解“教师是一种责任,责任是改变一件事的权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此次师德专题培训,每位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文稿:崔迪
图片:赵李加伦
编辑:崔迪
初审:栗盼楠
终审:国超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大兴区联港嘉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