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理论思考】当“中国风”遇到多元表达——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为例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理论思考】当“中国风”遇到多元表达——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为例-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周迎新:江苏省无锡市铃兰实验幼儿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幼儿园阶段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人的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每年的9月、10月,我们总会结合国庆节,和幼儿共同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课程。在今年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突破原有课程的研究点,如“四大发明”“少数民族”等,和幼儿就某一中国元素进行深入的探究,不仅研究其本身,更多的是探究其背后的文化,让幼儿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美的表达表现去创新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获得各方面的成长。于是,“铃兰·国风”主题应运而生,那么,当“中国风”遇到幼儿多元表达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自由探讨,生发多元主题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中国元素进行深入探究呢?带着问题,师幼进行了第一次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一些有趣的主题逐渐成形,如水墨画、青花瓷、青铜器、千里江山图、汉服。围绕这些主题,幼儿提出了各种各样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教师们欣喜地看到,国风主题引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与探究热情。梳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研究线索。


有了前期的师幼交流与经验分析,我们开展了初期课程审议。审议中我们发现,这些主题主要来源于两类:一类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如,水墨画、青花瓷、汉服、茶文化。另一类看似离幼儿的生活有些远,如千里江山图、青铜器、故宫。但有的幼儿曾去过故宫,有的幼儿曾看过“只此青绿”的舞蹈;也有教师曾和幼儿聊过遥远的“敦煌”“九色鹿”“青铜器”。


所以,虽然看似与幼儿的现有经验有些远,但从幼儿热烈参与探究、讨论和创作的状态来看,这些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容。幼儿的关注点、兴趣点、喜好、生活经验不同,使主题内容展现出多元的状态。


二、持续审议,多元化推进课程探究进程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发与探究班本化课程对于教师们来说是第一次,随着课程的展开,各种困惑与问题纷至沓来。教师们发现,自身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一些话题和幼儿聊不深,如对于“后母戊鼎”,教师的知识仅仅来源于以往历史书上的一些介绍。教师们担忧幼儿的兴趣与探究热情是否能持续,同时,教师们还在思考如何让幼儿的兴趣、认知与主题切入点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有效链接。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支持与推进。


其一,形成网络学习研究团队,共同通过网络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同时借助区域内有效资源,组织教师参观建在小学里的大华美术馆,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为研究提供支持。


其次,发挥教研力量,通过持续性、多层面的课程审议,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如集体开展的课程前审议,通过教师们互相交流、与幼儿的讨论,确定了各班的主题线索。而课程中审议则通过教师们探讨课程中发现的问题,厘清课程实施的轨迹,明确下一步课程实施的方向。教科室不断进入班级,了解班级课程实施的状态,与教师进行班本化审议,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推动课程向纵深发展。


其三,着眼于适宜性,鼓励各班用不同的方式推进课程实施。如大二班研究的是“后母戊鼎”,根据幼儿对鼎的颜色、纹样和用途等不同兴趣点,班内以小组项目式研究推进课程,最后各研究小组发布研究成果,使多元化的知识得以共享。中二班研究的是“千里江山图”,图中的许多元素引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就采用逐个兴趣点跟进式推进的方式使课程实施逐渐丰富。


三、表达表现的多元

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基于儿童立场、彰显儿童视角、满足儿童需要,从而促进儿童发展。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教师学会倾听儿童的声音和支持儿童的表达才能构建真正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课程。表达是用合适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研究实践,我们将多元表达定义为:用多种方式、多个角度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示出来。幼儿有“一百种语言”,这些“语言”,为幼儿的自由表达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


(一)多元的表达方式


中国风的主题与以往的主题有所不同,一些只属于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吸引着幼儿主动探索、深入学习。同时,国风与时尚美的交融,使幼儿的表达兼具古典和现代的美。我们可以采取四种形式来表达。


一是沥粉贴金,这是一种我国民间非常古老的绘画工艺,我们常会在古代的亭台楼阁和家具上看到。幼儿用这种方法表现着对金碧辉煌的宝箱、雕梁画栋的认识与喜爱。


二是流体水墨,流体画又称为浇注画,是一种现代抽象画,主要将颜料倾倒在画面上,任其自由流淌而形成。在和幼儿玩水墨时,我们运用了墨与白颜料的流淌性进行创作,将古典与现代巧妙结合,形成了好玩的“黑白奶油蛋糕”。


三是装扮与表演,幼儿在自我装扮中认识花钿、认识幞头;在着汉服、玩蹴鞠、玩投壶的过程中,了解古代的运动与游戏;在用儿童相机拍汉服照的过程中感受并表现着汉服饰的美。


四是装置艺术,这在班级、公共环境中随处可见。“诗意江南”活动室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白墙黑瓦的纸盒房子、门厅里用水墨纸盒的堆叠和软管的连接做成的装置,以及小木块、小石头等松散装置的设置,让整个幼儿园,从班级到走廊、门厅等都成为幼儿表达表现的空间。


(二)多元的呈现方式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这里的“展示”“布置”就涉及呈现方式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呈现是集规划设计、空间布局、搭配、摆放等多种表达表现于一体的创作过程,它更多地需要儿童与儿童、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思考、协商、尝试、观察、调整等,多数情况下它体现了合作的状态。在主题活动中,幼儿的呈现方式具有多元的样态。


其一,使用墙面呈现。多数活动室内都会通过墙面呈现。有的是幼儿的汉服照片,有的是幼儿武术动作的展现,也有的是幼儿的水墨、拓印等作品。墙面呈现也不仅仅是平面作品,有平面、有半立体、有立体,通过背景的设置、辅助物的添加、幼儿作品层次性的叠加,使墙面呈现灵动、丰富之感,体现儿童的审美。


其二,采取悬挂形式。有些作品是立体的,比较适合垂挂,师幼就把它们悬挂在区域中,让它能够完整地呈现自己的美,有时又能作为一种隔断,给环境分区。


其三,作为小景展示。作品单个摆放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于是,幼儿添加背景,将作品高低错落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些小景,这也成了幼儿学习布展的前阶段。


其四,自主布置展览。当幼儿有了组合呈现的经验后,布展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事。不管是水墨画、青铜器、软陶醒狮,还是器皿、泥俑、青花瓷,幼儿都会和同伴一起规划、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展,然后在“发现问题—进行调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呈现出他们心中属于“国风展”最美好的样子。


开展主题课程时,每个班都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绘画、音乐、建筑、文学作品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进入幼儿的世界。这场旅程让幼儿感受到什么是水墨画的“淡妆浓抹总相宜”,什么是“万物皆可青花”,什么是“千里江山图”,什么是后母戊大方鼎的厚重典雅、气势恢宏。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幼儿深入地领略了中国的艺术瑰宝,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并萌生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本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3年第23期(8月出版)。 


点击下方图片征订《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杂志

【理论思考】当“中国风”遇到多元表达——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为例-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什么学习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叶平枝:从师幼互动看教师的“为”与“不为”

刘晶波: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

刘焱:融合课程与游戏的实践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沈颖洁:幼儿园语言教学如何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孙蔷蔷:幼儿园该如何自我评估园所保教质量

秦元东:活动区与材料区——游戏空间规划的来龙去脉


【理论思考】当“中国风”遇到多元表达——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为例-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理论思考】当“中国风”遇到多元表达——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为例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