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植”此青绿
放假前,幼儿将班级自然角中的植物带回家照料,居家时光增进了幼儿与植物之间的互动。在孩子们细心照料下,植物慢慢发生着变化。孩子们在云端共享经验,开始自发分享各自的发现。
看我的绿萝长得多好呀!
我带回来的长寿花和多肉长得很好。
妈妈的水仙花不知道怎么回事死掉了。
我上次带回家的植物有一半叶子黄了,现在居然又满血复活啦。
我们家都没有植物,我也想养植物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4-5岁幼儿要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为什么要种?
我看见花就开心。
种的植物可以长出果实,然后就可以吃了。
我妈妈喜欢种植物,但是我不喜欢。
幼儿种植的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种植的兴趣也不一样。如何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种植活动中,需要教师的深入思考。
《寻找身边的美景》主题活动
教师的话:通过“云赏幼儿园”“一起去踏青”等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寻找身边的美景,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过程中,激发种植的愿望,提高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积极性,体验种植带来的快乐。
如何照料植物?
肥料能给植物更多的营养。
肥料就像食物,会让植物长高高。
植物长高需要水。
还要给植物晒太阳。
你们说得真棒,水、阳光、肥料都是植物生长的条件。
在幼儿的精心照顾下,植物慢慢长大,幼儿对植物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关注植物,在这个过程中新问题又出现了。
问题一:植物长得慢怎么办?
我的芋艿要14天才发芽,我等了好久呀!
为什么会长得慢呢?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这个我知道,是阳光、空气和水。我每天都给它浇水,照顾得很好,不知道为什么它长得这么慢。
除了浇水,芋艿还需要什么呀?
阳光,是不是北走廊的阳光不多,它晒不到太阳。
问题二:没有肥料怎么办?
桐桐:我和妈妈买了西瓜种子,但妈妈说没有肥料,不知道它能不能发芽。
教师借此契机,引导桐桐和妈妈查找资料,了解关于肥料的知识,同时,将此问题发送到QQ群,引发孩子们的讨论。
我种植的一些黄豆烂掉了,我看过《神奇的校车之腐烂小分队》,书里说烂黄豆可以用来当肥料,我把它们放在了我的芋艿上。
我还问了我外婆,外婆告诉我豆荚也可以当肥料,而且还能防晒呢!
我们用鸡蛋壳当肥料种草莓,感觉草莓长得更快了!
我在一个视频里看过,淘米水很有营养,也可以当作肥料。
我和妈妈查到,水果皮也可以做肥料!
教师的话:《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每个幼儿种植的植物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教师针对幼儿遇到的问题,引导大家一起讨论、调查,拓展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经验;同时将上学期的种植经验迁移到新的种植活动中,活用经验,解决问题,让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植物是怎么长大的?
居家生活期间,幼儿虽然看到了植物生长的过程,但是,未能在大脑中串联起这些片段。于是,开学后教师引导幼儿梳理并讲述了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照片和视频。此过程不仅帮助幼儿了解了植物生长的顺序和植物不同阶段的特点,也让个别幼儿的种植经验转化成全体幼儿的经验,助力幼儿共研种植问题,共享成功经验。
草莓的生长过程
番茄的生长过程
铁树的生长过程
音频
芋艿生长过程
1
2
3
4
5
西瓜生长过程
1
2
3
4
5
橘子生长过程
1
2
3
4
5
6
活动回顾
写在最后
整个活动过程包含着多渠道的探究路径、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多领域的学习经验。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引导幼儿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参与种植的全过程;支持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幼儿积极交流的同时,链接各领域关键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植物仍然随着季节在不停生长
我们的种植故事还在继续……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孙佳铭
供稿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铁新城实验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