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设计意图
“打沙包”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如何让幼儿园的孩子也学会玩这个游戏呢?我们遵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原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和反复大胆尝试,在亲身体验中逐步清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获得相关的游戏经验,在快乐的游戏中不断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体验传统游戏的无限魅力!
(文末附视频下载方式)
活动目标
1.玩传统游戏“打沙包”,自主提炼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练习投掷动作,锻炼躲闪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灵敏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分享经验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沙包,音乐,宽敞、平坦的塑胶场地上画相距5米和6米的三条直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做热身操,活动身体。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
师:今天我们来玩沙包,你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看看谁的玩法多。
(二)集体练习投掷、躲闪动作
1.幼儿交流沙包的多种玩法。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
2.练习投远动作。
师:××小朋友用沙包投远,我们来跟他比一比吧!
3.进行打、躲沙包练习。
师:小朋友看看他俩是怎样玩沙包的,我们也和小伙伴一起来玩玩吧。(全体小朋友两两组合,自由练习)
(三)幼儿自主学习“打沙包”游戏
1.教师示范玩游戏“打沙包”,幼儿观察。
师:我也会玩一种沙包游戏,可是今天我不教你们,请你们自己看仔细!
2.幼儿自主尝试打沙包,提炼游戏玩法。
师:你们也去找小伙伴一起玩玩吧!
3.请会玩的一组幼儿示范打沙包,同伴观察。
师:你们看看这一组小朋友是怎样玩的。
4.帮助幼儿清晰游戏规则和玩法。
师:这个游戏怎么玩?谁来说说?(鼓励幼儿相互补充)
玩法:幼儿分为两组,一组站在线两端打沙包,一组站在线中间躲沙包。如被打中则停止游戏下场休息;如果躲沙包的人接住沙包,则多一条命,接包者可多玩一次或者让本组一名已下场幼儿“复活”,重新获得一次游戏机会。直到躲沙包的人全部被打下场,两组互换重新游戏。
规则:(1)打沙包的幼儿站在线两端,躲沙包的站在线中间。(2)被打中则下场休息,接住沙包则多一次玩的机会。(3)全被打中,两组交换重新游戏。
5.幼儿再次尝试玩打沙包,鼓励部分能力强的幼儿拓展多人游戏。
师: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游戏规则再来试试吧!
6.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
师:刚才玩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怎么办?怎么打容易打中?你又是怎么躲的呢? 这个游戏应该叫什么名字呢?我们以后可以多玩,越玩水平就会越高!
三、结束部分
敲打身体放松,整理场地。
1.小结。
师:这个游戏也是老师从小玩到大的,还可以和更多的人一起玩,下次我们再来玩吧!
2.放松身体。
师:我们玩打沙包感觉身体哪里最累啊?一起来敲敲吧!
3.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沙包整理场地。
活动反思
如何在游戏、生活中充分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如何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尝试的学习品质?“打沙包”活动中,我们重点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1.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呈现幼儿主动学习过程
《指南》强调幼儿学习应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活动中,教师改变“教师教幼儿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教授不讲解打沙包的玩法和规则,而是先让幼儿观察教师示范,自主感知游戏玩法;接着,鼓励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大胆尝试;然后,在与同伴分享交流中自主提炼游戏规则和玩法;最后,在不断亲身体验中获取和提升游戏经验及水平。整个活动中核心动作的产生,游戏玩法的习得,经验的提升及问题的解决,都呈现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积极观察的学习品质。
2.适时正效介入游戏,引发幼儿主动思考
《指南》中强调应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不能随意介入,而是以观察者身份适时适宜介入。活动中,幼儿自由探索打沙包玩法时,教师以在旁观察为主。当发现有幼儿在游戏中站在一起好一会没打,教师不急于干涉,而是在旁观察,发现孩子是在讨论与游戏相关的事,就一直耐心等待,一会儿孩子解决了问题就开始愉快游戏了。另一组打与躲的幼儿站的距离过近,有一名幼儿发现了这个问题,让组内幼儿离远些,可是没人听从。教师观察发现后适时提出:“他想让你们离得远些,你们感觉应该离多远,站在哪儿合适?”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孩子们发现确实离得太近影响到游戏,就自动调整再重新游戏。教师尽量少介入,尊重了幼儿游戏意愿,给幼儿留下了宽松游戏空间,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和主动建构游戏经验的能力。
3.巧妙分解动作,搭建合适台阶
传统游戏打沙包中的核心动作是投掷和躲闪,在活动中教师把游戏进行了分解,先组织幼儿玩两人一组打和躲的游戏,将核心动作提前练习,这样在后面学习打沙包的游戏时,幼儿重点学习、掌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就可以了,为幼儿主动建构游戏经验做好了铺垫。
策划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马辉
(视频下载方式)
看完视频后,欢迎在微信后台留下您的专业意见哦!
文章都看完了不点个 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