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2015年,通过科学教育现场观察,发现了五个不利于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的问题:
(1)淡化儿童科学概念的深层建构;
(2)科学教学与儿童的真实概念发展水平间落差较大;
(3)教师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教师存在知识性错误、忽视儿童的错误前概念;
(4)教师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欠缺;
(5)教学内容之间缺乏逻辑渐进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阻碍了他们科学素养的提升。
时至今日再回到儿童科学教育现场,问题依旧严重。
教师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欠缺
儿童科学活动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要提供大量具有一定层次性、结构性的、适宜儿童特点的材料,所以教师的教学准备时间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控的因素比较多,这就给每个开展科学活动的教师提出了很多挑战。加上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如何开展比较陌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会出现各种情况,突出的两种情况是教师讲解比较多、儿童动手操作机会少,教学材料准备不充分。
1.教师讲解多,儿童动手操作机会少。
这种情况在幼儿园居多。很多幼儿教师很难把握自己讲和幼儿动手操作的关系,往往是把幼儿操作的内容讲解得很细致,或者在动手操作前,教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猜想的部分比较冗长,挤占了幼儿探索的实践。如中班科学活动《番茄浮起来》,教师因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猜想部分。
活动一开始,教师手里拿了一个小番茄。
教师:这是什么?
幼儿:番茄。
教师:把番茄放在水里会怎样?
幼儿1:水会变红。
幼儿2:水会变颜色。
教师:你们游过泳吗?把番茄放在游泳池里会浮起来吗?
幼儿1:我会浮起来。
幼儿2:番茄会沉下去。
幼儿3:太重了,会沉下去。
幼儿4:太小了,没力气,浮不起来。
幼儿5:(番茄)没有手,没办法漂浮起来。
幼儿6:会浮起来,重力大。
幼儿7:我做过这个实验。
教师:有的朋友说会沉下去,有的朋友说会浮起来,那么我们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很多教师在预设问题的时候,很希望幼儿能够很快地回答出教师想要的内容,也就是让幼儿的回答落入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但是这需要建立在“问题”本身的质量和对幼儿的了解。从教师“把番茄放在水里会怎样?”的提问来看,这个问题本身可能过于宽泛,没有指向性,使幼儿把关注点放在“颜色变化”上。同时,这位教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基础不是很熟悉,这个问题的抛出没有实现她的预期问题。因此,教师调整了提问“你们游过泳吗?把番茄放在游泳池里会浮起来吗?”,这个问题试图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会不会浮起来”的主要问题目的,这时幼儿就按照教师的预设做出了或“沉”或“浮”的猜测,进而使教学进入正轨,进入了实验操作环节。
因教师设计此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做实验——怎样用盐使沉下去的番茄漂浮起来,教师在短短的20分钟内用了5-6分钟在导入部分,挤压了实验部分,使幼儿实验操作部分过于紧张,不能充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教师也因时间过于紧张,没有强调“一勺盐”的标准,也没有交代要把盐在水中充分搅拌到看不到颗粒再放,导致儿童后期实验的误差非常大,有的幼儿用了12勺,有的幼儿用了8勺盐,有的仅仅用了4勺。实验结果会有误差但是如果不控制变量,误差将非常大。有的幼儿舀了一点盐就是一勺,有的幼儿舀了满满一大勺,有的幼儿舀了勺子的一半。教师留了5-6分钟的交流分享时间,这样幼儿能够充分进行实验观察的时间仅仅有7-8分钟,加上教师缺少一些实验规范的要求,幼儿基本上在吵吵闹闹中动手操作,缺少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实验探究的价值大打折扣。
在小学,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很多教师把科学课往往按照语文课的形式来上。
如在《光下的影子》教学中,教师先把窗帘拉上,让一个同学站到墙边,用手电筒照射,出现影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出了影子,教师马上给出一个主题是《光下的影子》。接下来,教师按照提问:你们什么时候见过影子?学生回答的内容较为丰富,“白天的时候见过”“有太阳的时候,在太阳下就会有影子”“在晚上能看到”“影子是黑黑的”“房子、树(的影子)”“我们出去玩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树的影子、小草的影子”“早晨做早操时,看到大树、小草的影子”,“有光”“太阳热”“火”“开灯”“晚上用灯”“手电筒”下(都有影子)。
可见,一年级小学生对影子与我们前期的调查是相符的。但是教师的处理欠机智,教师问完学生后,走到黑板前,把光、阳光写在黑板的左边,又把小草、树等物体名称写下来,重复学生的话,然后写出总结的“许多物体在光下都有影子。”这一环节的处理很拖沓,用了大约10分钟左右。
从前期的调研来看,一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有光物体就会出现影子,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很多物体的影子。这一环节过于重复儿童的经验,没有把握住有效教学时间的分配。给出结论后,教师先读,接着让学生齐读了一下,接着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但是教师采用语文的分解方式,学生说出了一些想法,“太阳光的反射才有黑影子”“下午太阳照在桌子上”“灯光下都有影子”“下午阳光照在手上”,教师一直强调影子产生的条件,教师一直想让学生明白一定要有光、物体,但是一直引不出孩子这方面的认识,也就造成时间非常浪费。后来,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的想法,但学生讨论的内容还是第一环节中见过的物体的影子,没有围绕“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似乎不理解这个问题的指向。从前期对一年级学生的访谈来看,关于影子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难点,学生无法根据日常经验给出正确的解释。教师没有采用实验、直观形象给学生一定的支撑,试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得出结论,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这种尝试是不成功的。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慢慢失去了兴趣,开始出现游离情况,有的学生开始互相打闹,教学秩序很混乱。教师使学生安静下来后,下课铃响了,一堂35分钟的课结束了。从整体来看,教师充分让一年学生表达,但是由于过度重复儿童的已有经验、缺少实验操作部分,无法让儿童自己得出相关的结论。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教师持有的科学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直接相关。
2.教学材料准备不充分
在非常形象的、直观的感觉材料体验下,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概念学习。准备充分的教学材料,是教师准备科学活动时最为头痛的。教师要考虑材料适宜儿童情况、材料本身的特性、材料之间的差异、材料对儿童认知的贡献等。如大班科学活动《浮上来沉下去》,教师准备的材料有:每人一个双肩背包,和幼儿一起收集的石子、泡沫板、皮球、橡皮泥、大塑料雪花片、矿泉水瓶等,记录表及实物图片、塑料箩筐若干。每一个材料都至少准备4-5份。小班科学活动《水果宝宝的沉和浮》,教师准备的材料是:每张桌上要放的苹果、香蕉、葡萄、圣女果,若干盆水,记录卡(卡上画有大水杯,水杯上面有水位线)和各种水果小图片。在小学也是一样,比较重视儿童实验操作的教师,也为每一个或两个同学准备一套实验材料。因当前很多科学课程的配套教材资源建设不到位,需要发挥教师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幼儿科学活动中存在教学材料准备不充分。加上教师本身对于儿童的实验操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实验操作说明不清,严重影响到儿童科学概念的学习。
在大班科学活动《潜水艇》中,教师在第一环节以视频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但是在播放过程中发现,由于视频展示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潜水艇,而且视频并没有展示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画面,所以并没有起到预期帮助幼儿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的效果。第二环节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试着做一做潜水艇。在这一部分中,教师采取的方式是自己口头讲一讲整个实验的规则。但是在活动中发现,虽然用了大量的语言阐述了整个规则的设置,但幼儿并不能理解整个活动的规则,使得整个实验过程略显混乱。第三环节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些幼儿可以完整地展示实验过程,由于教师过于强调让幼儿正确、规范地说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忽视儿童所使用的口语和肢体语言,导致幼儿非常迷惑,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只好替代幼儿表述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教师在课后反思中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如交代的要求过于复杂,幼儿难以接受,无法理解;教师“大包大揽”,幼儿说话少,教师说话多;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真正体现自主性,自主探索的空间较小。
与幼儿教师访谈后了解到:幼儿园课程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没有统一的教材,如上海的幼儿教师只有一本学习参考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多的实践智慧,但也会出现一些教学困难和困惑。一般情况是幼儿教师选择什么科学内容、用什么材料,大部分是个人经验和素养的一个体现,他们很难把握自己所设计的内容。从更深入的角度来讲,很少有幼儿教师的学识可以达到比较贴切地处理选用的教学材料,加上科学活动需要选用更多的材料,包括教师的教学用的PPT制作、教具,也包括幼儿实验操作材料,很多教师都非常害怕上科学活动展示课,甚至不知道如何去上科学课。
最近一段时间柠檬君在观课过程中,又发现一个非常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组织的探究活动限制了幼儿探究的多种可能性。有空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