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2019年第7-8期
作者:北京市朝阳区丽景幼儿园 付海燕
自然之中,万事皆有其独特的味道。只是,有的味道比较浓郁,很轻易就能闻得到,而有的味道则比较寡淡,需要用心去闻才能有所发现。对于孩子而言,体验自然,最常用到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嗅觉很少有机会用到。
如果让孩子们用自己的鼻子去发现身边常见植物的味道,并感受这些气味的异同,那应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如果仅仅只是去发现显然是不够的。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无形的“味道”用有形的方式记录下来,应该会更有挑战,也更有意义。
1. 积极参加自然寻宝活动,感受植物的味道并用语言描述。
2. 能够用书面方式表征、记录自己找到的植物及其气味带来的感受。
3. 发现自然的神奇并对进一步用嗅觉体验、探索自然产生兴趣。
重点:在寻找自然味道的过程中体验自然植物味道的多样性,并用图形及色彩进行表征。
难点:小组协作,按照给定的线索(味道)找到相应的植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征。
物质准备:水彩笔、板夹、白纸人手一份,闻嗅瓶人手一个(深色瓶身,盖上有孔,能嗅到里面物品的味道,但看不出来是什么),4 种味道比较明显的物品(大蒜、花椒、八角、橘子皮)若干,包有 4 种不同气味的植物(桃树叶子、山楂树叶、柿子树叶、石榴树叶)的闻嗅包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会用图形、颜色表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环境准备:在幼儿园提前找好一个区域供开展活动,该区域有明显的界线,且相对安全,同时能满足活动的基本需求(有多样的植物)。
一、唤醒感官,激发热情
1. 谈话引入。
师:在操场上、楼顶平台玩的时候,小朋友总是能猜到我们今天中午会吃什么,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能发出气味吗?
在幼儿表述完成后请幼儿闭上眼睛闻一闻味道,然后说一说自己闻到了什么。
2. 游戏:味道找朋友。
出示闻嗅瓶,给每名幼儿分发一个,请他们先闻一闻自己瓶子里的味道,然后相互闻,相同气味的小朋友坐在一起。完成后幼儿按照气味自动形成分组。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闻嗅瓶,每个里面都装了一样有味道的东西,接下来我会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小瓶子,请你闻一闻自己的瓶子是什么味道的,再闻一闻其他小朋友的瓶子,找到和你的气味相同的小朋友,坐到一起。注意,这里面总共有 4 种东西,每种东西都有 4 瓶,所以每组是 4 个小朋友。找的时候请你们看看自己组的人够不够。够了之后你们就可以打开闻嗅瓶来检查了。但是,在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之前不可以打开哦。
3. 总结:身边的味道。
教师和幼儿一同总结生活中有很多有气味的东西,然后将活动引向身边的植物的味道。
二、自然体验:闻味找植物
教师出示 4 个闻嗅包,每个包里放置一种植物树叶(柿子、石榴、桃树、山楂),按照之前游戏的分组,每组发放一个包,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在园内寻找这种味道的植物,并随身携带水彩笔、白纸和板夹,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师:老师这里有 4 个闻嗅包,每一个包里面包着一种咱们幼儿园里这片区域(向幼儿明确活动的区域)里的一种植物。请小朋友们按照刚才的分组,和你的小伙伴们合作,一起先闻一闻这个闻嗅包里的味道,然后在这个区域里面找到跟你们的闻嗅包里的味道一样的植物。找到之后可以打开闻嗅包来确认一下。确认之后再好好闻一闻你们找到的植物,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纸上做好记录。你可以用颜色表现你喜不喜欢这种气味,用图形表示这种气味给你的感觉。
幼儿在园内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自己组的植物,并进行个人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组寻找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在他们充分地对指定区域内的植物进行闻嗅之后,提示他们打开来根据看到的包中实物进行寻找。
三、展示分享
集合,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展示。每组选择 1~2 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记录和感受。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气味;每个人对气味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同。在总结的基础之上引发幼儿对于更多植物的味道的关注和兴趣。
1. 这个活动围绕身边常见的植物的味道展开,导入活动中先用味觉游戏激发幼儿对于味道的关注,然后在自然体验环节转向身边虽然常见但味道不那么明显的植物,让幼儿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它们。活动的总体设计很有层次感。
2. 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幼儿根据闻嗅包中的味道去寻找对应的植物,如果闻嗅包中的植物的味道不明显,这个过程其实是有难度的。但这恰恰是这个活动设计的关键所在——不能让幼儿轻易就找到。因为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去闻嗅不同的植物,在反复地寻找和比对中重新认识这些植物。如果幼儿轻易就找到了,反倒难以达成活动目标。而且,为了保障幼儿最后寻找的结果,活动有两个特别的设计,一个是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另一个就是在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会视幼儿寻找的情况将“嗅觉”任务转换为相对简单的“视觉”任务。
3. 让幼儿借助绘画的方式将找到的东西以及自己的喜好呈现出来,将“无形”的味道和喜好转换为有形的“符号”,既发展了幼儿自然记录的能力,也丰富了幼儿自然表征的经验,还让活动最后幼儿之间的展示分享变得“有据可依”。
关注我们
微信号:18610206462
《保育与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