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本文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2022年第12期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魏 丹 江苏省南京市于家巷幼儿园 曹蓓蓓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统整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幼儿的艺术经验以及艺术表达和表现的冲动,是基于生活的、整体的且综合的。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幼儿园的课程也应该是整个的、连贯的,故而提出“整个教学法”,主张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根据,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来开展活动。
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开展也应秉承教育的整合性、综合性原则,满足幼儿的综合表达需求,促进其在艺术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能力发展。
优秀的绘本作品可以为幼儿的戏剧活动提供好的蓝本和创意,我们以绘本为媒介,从导入、表达、创作、表演环节入手,尝试以“整个教学法”整体式推进戏剧主题活动的开展,实现幼儿整体性地学习与发展。
绘本导入,
弹性编制“戏剧主题”的预案
(一)解读绘本,审视绘本剧的适宜性
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且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对于自己喜欢的、好奇的、熟悉的事物,他们更有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戏剧主题活动一般持续一个月甚至更久,更需要幼儿持续投入兴趣和热情。
因此在选择表演的故事时,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活经验及教育价值,还需考虑其中的角色是否生动鲜明、情节是否引人入胜,能否给幼儿留出创作和拓展的空间。
受新闻事件影响,我班幼儿知道了有三位航天员去“天宫”出差,由此对神奇浩瀚的宇宙星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阅读了许多关于太空的绘本,《七兄弟星》便是其中之一。
这本绘本改编自中国民间故事,讲述了七兄弟为了帮助藏族人民盖房子,先后战胜风妖、沙妖、冰雹怪,最终成为天上的北斗七星,继续为人们指明方向的故事。
七兄弟勇敢、智慧、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藏区的风土人情和防风固沙的环保知识,这些都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
同时,精彩的神话故事为幼儿提供了很大的想象与创作空间,丰富的人物角色及戏剧冲突也成为幼儿进行戏剧创作与戏剧表演的有益支撑。
《七兄弟星》
冯云 / 文
马小得 / 图
东方娃娃出品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
(二)依托“生长话题”,逐步构建戏剧经验
生长戏剧范式提倡“教育即生长”的教育观念,主张在儿童戏剧经验建构规律的基础上,在真实与虚构情境不断交替转换的过程中,实现儿童作品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幼儿的生活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戏剧经验处于“未成熟”状态,所以戏剧主题活动需要依托“生长话题”来推进,即通过对话引发师幼间、幼儿同伴间关于戏剧的交流,从而实现幼儿戏剧经验的建构。
生长话题为幼儿、戏剧和教育三者的和谐对话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空间。
生长话题可以由教师引发,如欣赏绘本后,教师询问“你对故事中的什么情节感兴趣”“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等;也可以由幼儿自发提出,如“绘本中的藏族人衣服很奇怪,为什么跟我们穿的不同”“风妖、沙妖、冰雹怪长什么样,会带来哪些危害”等。
依托“生长话题”,幼儿在对话中逐步加深了对故事背景、情节、人物特征的理解,丰富了戏剧经验,并完成了由绘本到剧本的改编。
(三)整合领域活动,编制戏剧主题的操作路径
幼儿是以“融合”的方式认识事物,因此相关的学习活动也应当是融合式的。但融合不是简单地拼凑,戏剧主题活动也不是多领域活动的“大拼盘”。
依托绘本生成的戏剧主题活动,也应以“整个教学法”的思路弹性编制活动预案,明确主题目标和操作路径,以确保实现戏剧主题。
《七兄弟星》戏剧主题活动实施路径图
从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我们将本戏剧主题活动的目标细化为:
1. 了解《七兄弟星》故事,理解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如北斗七星、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防风固沙的知识等。
2. 通过阅读绘本和戏剧表演,提升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能用语言、舞蹈、手工、绘画等形式表现对《七兄弟星》的认识和感受,大胆想象并创编剧本。
3. 对故事的特征和角色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萌发喜爱戏剧的情感,体验戏剧探究和表演的乐趣。
基于前期观察和“生长话题”讨论,我们从感知体验、表达创作和表演展示三方面制定了该主题下主要集体活动的内容(见下表),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背景与情节,体验角色、塑造角色,尝试创编戏剧动作、语言和剧本。
实施过程中,我们追随幼儿的个体兴趣和学习需求生成各区域相关游戏,借助环境支持和家庭资源,从幼儿的生活逻辑入手,自然、有机地将各大领域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推进戏剧主题的开展。
多元链接,
灵活推进戏剧活动的表达与创作
(一)戏剧游戏互动,探索“角色—情节—对话”
在戏剧表达与创作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生长戏剧”范式,鼓励幼儿进入故事情境,发挥自主性,借助戏剧游戏对角色进行充分感受、体验和塑造,在游戏互动中建构戏剧经验。
“生长戏剧则遵循学前儿童戏剧经验建构的规律,反对‘剧本先行’,倡导‘角色先行’,探索‘角色—情节—对话’的戏剧经验生长的过程。”
我们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让幼儿以最放松的状态用语言和身体表达对绘本故事的理解,通过“角色—情节—对话”,幼儿能在自然而然中完成剧情创编,进而完成戏剧创作与表演。
例如:剧本中有七个兄弟,幼儿由此联想到葫芦娃七兄弟,于是也赋予了七兄弟大力王、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等特征。
又如在风妖、沙妖和冰雹怪带来沙尘暴这一情节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我们以“击鼓传花”游戏导入,引导幼儿做妖怪凶恶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牧民害怕的神情,然后播放妖怪出场的恐怖音乐,营造紧张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想象三个妖怪的语言,并大胆想象和表演牧民在面对三个妖怪时的心情和动作。
在音乐游戏《小妖怪》中,我们鼓励幼儿分角色扮演,创编舞蹈动作进行戏剧游戏。通过多个戏剧游戏,幼儿体验了不同角色的情绪和行为选择,沉浸式互动中产生的对话、表演动作和舞蹈成为最终戏剧表演活动的鲜活素材。
(二)适当“留白”置疑,激发戏剧情节即兴创编
“整个教学法”的实施除了整合性、自然性的特点,还具有灵活性特点。戏剧创作活动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我们要灵活调整活动进程,有意识地“留白”,保护幼儿的创作热情,让幼儿有更多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即兴创作空间的出现,让幼儿的表演游戏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其带来的结果的不确定让表演更有刺激感,孩子的参与欲也被充分激发出来。”
一天晨谈中,有幼儿问:“七兄弟星是怎么返回天界的?”我们就此生成话题:如何帮助七兄弟返回天界?
幼儿发挥想象,有了各种奇思妙想,如:送给七兄弟弹簧鞋,送给他们超级无敌蹦蹦床,制造一个很高很高的天梯,让七兄弟乘坐火箭上天……
我们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向同伴介绍并分组表演,然后全体投票。
最终,“七兄弟乘坐火箭上天”这一设想被一致认为最精彩,并被获准加入集体演出的剧本中。
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时,不完全拘泥于作品本身的内容,而是融入自己的兴趣对剧本进行创编,并通过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的肢体和语言表达,将认知、情感和行为融为一体,更好地与绘本中的角色产生共情。
(三)多区域联动,丰富戏剧主题活动内涵
戏剧课程以主题的形式推进,通过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一日生活活动等展开,其中区域活动最能满足幼儿的个性需求,支持幼儿的个别学习,丰富戏剧主题活动的内涵。
《七兄弟星》戏剧主题也在区域活动中得以实践呈现,如幼儿在了解七兄弟为藏族牧民建造的房屋的特点后,在建构区尝试绘制设计图并搭建房屋;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后,在美工区绘画和制作了有趣的藏族娃娃和布达拉宫,还在生活区品尝藏族的特色美食,在扮演区扮演藏族牧民热情接待客人;在了解戏剧人物特征后,幼儿尝试在美工区制作绘本中的角色皮影偶,进行皮影戏表演;在创编戏剧舞蹈后,幼儿在表演区自主表演藏族舞蹈《马兰谣》、律动《盖房子》《小妖怪》等;有的幼儿对浩瀚的星空感兴趣,就在科学区探索光影的奥秘、制作星光灯。此外,我们还将幼儿喜爱的“大风吹”“冰冻人”等游戏改编成“风妖吹”“冰雹弹”游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戏剧主题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每一环节都强调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幼儿在亲身“做”的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在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动手动脑,玩中学、做中学,实现做中求进步。
赋权幼儿,
机动落实戏剧表演的生动呈现
(一)演员表设置,自主选择角色
戏剧表演是戏剧主题活动的重要部分,在前期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感知戏剧中的人物特征、情节发展,共同创作剧本,期望在“戏剧节”中呈现一场生动精彩的演出。
在戏剧表达和创作环节,我们倡导“角色先行”,幼儿体验和创造出了多个角色,有七兄弟、藏族牧民、风妖、沙妖、冰雹怪、格萨尔王、能人异士、航天员等。
我们根据每一幕的角色制成了一张“演员表”,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想扮演的角色,并将自己的姓名贴贴在演员表上。我们既支持幼儿竞选角色,也充分尊重幼儿意愿,机动调整戏剧角色。
如出现两个幼儿都想演“格萨尔王”的情况,我们鼓励两个幼儿为自己拉票,以同伴投票的方式抉择,并鼓励同伴根据落选幼儿的特征为他推荐适合的角色。
幼儿扮演了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出兴致高涨,“演员表”让幼儿自然地按每一幕演出组成小团队,也让他们清楚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演出的情节、应在哪一幕上场和下场,让演出更有序。
(二)表演游戏化,激活戏剧表演
我们以绘本《七兄弟星》为蓝本,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创作想法,将剧本改编成四幕,分别为:七兄弟诞生,妖怪来了,七兄弟盖房子,七兄弟返回天界。
为避免戏剧表演陷入机械排练、幼儿被动表现等现象,我们把剧本故事、动作和音乐等元素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将每一幕编成小故事,联结幼儿前期的戏剧游戏经验,通过故事→动作→音乐→创造性表演等基本流程,以团体律动的方式,将枯燥的排练过程变成轻松愉悦的音乐游戏活动,强调韵律活动的游戏化呈现。
如第三幕中,我们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了七兄弟在游山玩水中向牧民打听造房子的材料、造房子战胜三妖怪的情节,并启发幼儿在律动游戏中创编造房子的舞蹈动作,最后创造性表演“与三妖怪斗法获得胜利”的情节。排练中,幼儿是演出者,也是游戏者,表演的过程中,他们是主动愉悦的、充满创造性的。
(三)多重角色体验,提升能力发展
幼儿园戏剧活动既能满足幼儿模仿和表演的艺术冲动,让他们获得游戏的乐趣,又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幼儿是戏剧主题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是表演者,还是剧本的创编者、环境的创设者、舞台的布置者。幼儿参与班级戏剧主题环境的创设,班级主题墙上呈现了幼儿创作、改编的剧本、幼儿讨论的“生长话题”、过程性图片资料等,橱窗展示了与主题相关的幼儿的各种绘画和手工作品。
幼儿还参与舞台空间设计,承担布置藏族特色的表演舞台、装饰表演服装等的工作。在多重角色中,幼儿充分发挥主体性,艺术素养、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科学认知、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均获得了发展。
关注我们
微信号:baoyu_jioayu
《保育与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