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传授知识,真正的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在幼儿园各个空间里发生的学习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在规定的“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高温天气可酌情减少。”要求下如何实现?森林教育可以使孩子的学习不再是单调的、机械的、灌输的,而是主动的、多姿多彩、用自己的身体和感知来获得学习经验的。
森林教育是一种户外教育,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户外教育,它被定义为“一个鼓舞人心的过程,为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提供经常性的机会,通过在林地环境里通过给儿童或青少年亲身实践学习的机会,实现和发展信心和自尊。学会尊重与关注自然环境的一种户外学习过程与实践。刚开始主要是为了减少幼儿看电视和电脑的时间,而增加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从教育活动的实施空间来看,狭义的森林教育是指依托林地环境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活动;广义的森林教育则指在可供儿童自由探索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森林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欧丹麦,现今流行于欧美、日本、韩国等地。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受国外森林教育的影响,森林公园等林地环境的生态教育功能逐步受到重视,但总体看来森林教育在我国尚未广泛开展。
一、增强身体感知能力
森林教育中,无论刮风下雨,幼儿们都会去“户外教室”里学习。在森林里上蹿下跳的时候,他们会尝试攀爬、跳跃、向上运动、奔跑、翻滚等动作,不仅可以练习如何运用肌肉,而且还会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平衡能力,通过直接行为感受各种真实的感官刺激。
二、培养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探求未知世界的本能欲望驱使下,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得以解放,好奇心与探究欲得以激发,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弄清这些 “新鲜”事物的来龙去脉,会饶有兴趣地观察、思考那些他们未知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想象、思维、操作等实践能力得到练习和发展,意志力、质疑、批判、反思等创新能力也得以彰显和提升。对于季节、时间概念也得到发展。

三、学会权衡危险和自我保护
幼儿们在每天参与户外的环境和主题活动中,学会界定和权衡各种危险,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挫折中汲取经验,克服困难,自我感知力、行动协调性和自信心都会正向发展。同时,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会增强,渐渐能独立处理事情和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韧性”和抗挫能力得到锻炼。

“活教育”提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让幼儿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自己去动手动脑获得知识。森林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儿童自尊、自信以及独立的能力,与此同时,让儿童学会尊重与关注自然环境,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1.教育开展的原则
(1)是一个长期按例在林地或者自然环境中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一次参观。计划学习,调整课程安排,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周围环境,回顾复习所学,这些都是森林教育的构成要素。
(2)把学习场所设到森林或者自然环境中就是为了人与自然关系将来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旨在促进所有学习者整体全面发展,培养出自信,独立,有创造力,有张力的人。
(4)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合理的管控环境与自身的风险。
(5)森林学校是由不断保持和发展专业性和实践性的有一定资质的森林学校实践者经营的。
(6)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群体。
2.森林教育的内容
森林教育以幼儿为中心,鼓励幼儿在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在这样的理念下,实施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
主要包括:游戏(如捉迷藏);可实现的任务(如建造庇护所、收集树枝生火、做饭、发现植物群和动物群等);作为考验和增强自信、提高自尊方法的基本林地生活技能,适当的工具和天然材料的学习使用,实践与智力技能的发展;在自然环境中探索、游戏、爬树、踩泥水坑,收集不同长度的树枝搭建一个巨型的鸟巢或鸡窝;分享和表演故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当老师发现孩子们已经懂得基本的安全规则之后,会引入一些成人正常使用的大小的工具,如锯子以及修剪树枝用的剪刀等。举行亲子露营,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仰望璀璨星空,侧耳倾听不曾多见的虫鸣蛙语,感受青草的芬芳,通过自然环境,营造家庭和谐氛围,促进家园共育。

艺术教育:如森林里的大树、枝叶、花瓣等让幼儿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各种造型及颜色,编织花圈或各式各样的玩具,或者使用树枝拼搭成一个可容他们躲避的“屋子”。教师也随时备有少许颜料及纸张,提供给想用颜料创作的幼儿。因为森林里找到的素材是最原始的,所以幼儿的想象空间也就能无限伸展,创造力也因此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感官教育:森林里到处都是实物,幼儿通过直接触摸、闻嗅、品尝等方式认识这些实物的形状、味道及颜色,这和一般幼儿园幼儿从书本上或从影片中认识物品所留下的印象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幼儿在活动中有许多机会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例如他们必须以民主的方式表决当天要往哪个方向前进、讨论发现到的“宝物”,他们或许会争论,可能会寻求教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及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安全注意:安全因素也会被考虑进来,一般只有在很高的师幼比(一般是1:4)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活动。如道路也不像一般的道路那么平坦,所以幼儿能够从活动中学习更精准的运动控制。森林里道路分叉很多,在幼儿还未完全认识整个场地前,教师要常提醒幼儿不可脱离队伍太远以及如何在迷失时求助;幼儿在吃东西前绝对要洗手,不可在老师不在场时吃下森林中的任何浆果,以实际危险教导幼儿注意健康及清洁,要比以抽象图片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来得容易。
森林教育的理念在于对户外探索的重视,而不仅限于“森林”这个形式概念。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采用仿真的森林,或者园区附近一些大面积的草地、小公园或者空地等。
真正的世界不在书中或地图中,而是在门外,在大自然。幼儿在森林教育中回归大自然,认识“真实的世界”,给传统教育带来丰富的补充。
三月:寻找春天
一起寻找春天的气息,小草发芽了,小动物苏醒啦……
四月:小茶农,品茶香
采茶青、活动筋骨,体验小茶农活动
五月:来一场美味盛宴
六月:我是小小农场主
农场里孩子们动手操作实验,与大自然连结,感受纯真的快乐
七月:亲子夏令营
和爸爸妈妈一起仰望璀璨星空,侧耳倾听不曾多见的虫鸣蛙语
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整天跳上爬下,在风霜雨露中练就了强健的身体,而不是娇气惯养;孩子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体验和感悟、释放、挑战后养成动静皆宜的性格;在与花鸟鱼虫的互动和解决自己问题的实践中,浸润出独立的人格和能力,按照自己的内在意志去决策和行动,而不是说教、驯化。

游戏,就是小孩的工作。总之,对认同森林教育的教师及家长而言,森林是一个理想的幼儿教育场所,把自然融入教育,让教育自然发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栋红教学活动设计工作室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