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我国教育部颁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学前教育要更加关注保育教育过程的质量,并且随着全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强,“如何能够建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成为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发展任务。
在此背景下,优师教研18610206462集团旗下各园5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思考”为主题的集团项目部入园培训。
培训初始,钱园长简要讲解了此次培训的主题背景,分享了学前教育质量的三重价值取向,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等内容,从政府的方向质量,机构的专业质量,家庭的关切质量问题,邀请参会教师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特色课程?围绕这一核心,分享了特色课程活动的内涵及实践中常见的四大误区:形式文本化、结构碎片化、主体精英化、对象特殊化。
课程最根本的价值就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所以在课程建构当中,教师应理解儿童的天性,珍视无限的潜能,并基于儿童的视角,遵循发展的规律。
对此,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一,基于儿童,尊重生命;第二,基于经验、贴近生活;第三,基于活动,自主探究;第四,基于发展,快乐成长。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能够建构高质量的课程建构体系?此刻答案已清晰明了:儿童才是幼儿园课程建构的起点,幼儿园课程建构的目的也在儿童,我们要有儿童的意识,儿童的本位,儿童的立场,并基于儿童发展的取向,最终支持和促进儿童发展。
这也是优师教研18610206462始终坚持的教育本质,各园也围绕着“以儿童为本”的核心,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实施方案,形成自己的园本课程。
石羊一幼(爱智园)以一级园和“双普”创建活动为契机,邀请专家入园指导,重新梳理课程资源,不断修订完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了“阅爱”园本课程实施框架。
园所通过课程审议共构课程实施路径,一方面以各年级组为单位,各班级依据“班级特色+幼儿兴趣”营造出“渗透式”环境,充分展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儿童海报”的形式记录和表达思考过程和学习痕迹,调整方向。
另一方面老师们逐渐学会基于儿童视角开展活动。通过前审议、中审议、后审议,慢慢学会做到思在前行在后,也让思路更加清晰,并尝试进行班本课程的研发和审议,初步形成了班本课程审议的流程和班本课程实施与推进的策略。
石羊三幼(爱智梧桐园)发挥保教并重作用,以儿童发展为根本推进课程实施路径。其一,以一级园评定为契机,提升保教工作品质,贯穿“玩学融合,智趣生长”的课程理念,寓教于乐,鼓励和支持孩子“快乐玩,有效学”。
另一方面深化课程实施,优化课程方案,动态化补充调整基础课程,让其与“阳光运动”拓展课程相互协调、补充、延展,共同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同时让师幼共构富有“童心桐趣”的课程环境,如“萌宠之家”“运动历程墙”“金属试验站”“探险小路”等突显课程文化的环境,以此创设“三有策略”,让幼儿成为主题环境创设真正的主人。
此外,着眼于儿童发展进行自主游戏探究,将班级材料超市的有效经验拓展到公区和户外,支持幼儿深入开展自主游戏,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游戏教研梳理出了“五四三”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最后,落实“五育并举”实施劳动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定期开展专题劳动课程,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并享受与同伴一起创造生活的幸福感。
石羊六幼(爱智银杏园)学期内通过四次对话,反复打磨、深改课程方案,构建了“基础课程+智美课程”的园本化课程,形成了操作性强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凝练了“所到之处 皆见童心”的课程理念。
通过三审三研,落实课程实施。学期内开展了园级审议和课程审议活动,并通过“三研”方式进行前审议,积累了30篇课程故事,15个主题探索资源包。教师的观念从关注幼儿的学到关注幼儿的主动学习,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关注预设课程到关注生成课程。
强调环境育人,浸润园所文化。将“所到之处 皆见童心”的课程理念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与校园环境中,形成了“一馆一场一中心一乐园”1+1+1+1>4的“银杏里童乐园”。在游戏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关注幼儿的问题,用问题推进墙的方式记录幼儿探究的过程,用孩子的视野,为环境赋予更深的教育价值。
霍森斯园以优化环境教育为切入点,逐步提升课程建设。持续研讨和优化“一心八坊”的创建工作,以保教主任搭配年级组的形式进行特色游戏空间打造,真正体现“儿童友好、幸福共生”。教师将各中心命名、材料丰富、环境优化等事项开发为相应活动,整理为课程,为课程的丰富性提供线索。
进一步探索主题墙面中儿童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通过环境实施前的三步骤,即“前思”“画”“说”,根据课程的发展进行课程的实体墙面呈现,使主题墙面环境创设得到较大进步,提升主题课程质量。
以个性化活动为契机,开展第二届的“中丹文化月”项目;以两两结对的形式开展主题式探究活动,呈现课程多样性;重点将“童话艺术季”、“hygge day”、“中丹文化月”梳理成活动手册,形成有利于课程活动的电子资源,为课程资源提供了保障。
石羊十幼(爱智蓝花楹园)聚焦保教评估指南,提升一日活动保教质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幼儿每天充分的自主游戏时间,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分享游戏经验。其中,《东安湖之神鸟迎宾塔》探索记获得2022年度省级游戏案例一等奖。同时将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教育方方面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立足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红色教育走进课堂,让红色精神浸润童心。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完善课程方案,注重课程建设。结合园区课程实施内容,持续优化课程实施方案,依托《完整儿童》,以“课程审议五步法”挖掘课程资源,梳理各年龄段的课程实施主题,奠定各年级组基础课程的基调。形成了12本优秀课程故事案例集和多个游戏案例集。在2022年,以案例为载体申报的小专题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重点进行环境打造与创设。结合“自然本真·慧玩乐探”的课程理念,秉持“处处可玩,处处能玩,时时可探,时时能探”的环境营造原则,师幼共构出“三坊馆·四乐园”的游戏探乐中心,创设了学习性区域及创造性游戏区域,并投放了适宜的游戏材料,班级也完善了主题墙、游戏推进墙、课程故事墙等,实现“让环境与儿童对话,儿童与游戏对话”育人环境。
中和七幼(爱智康和园)开展课程审议研讨会,推动课程园本化进程。通过开展三级课程审议,让课程在实施中逐渐形成课程园本化,并在审议中结合园所拓展活动,让生活融入幼儿的课程活动中,推动课程园本化进程。
践行课程理念及文化,打造儿童视角的园所环境。在“以爱育爱,慧乐生活”的园所文化背景下,不断丰富、优化1+2+3+4的园所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以儿童为视角的园所室内环境,创设符合各年龄段的互动墙面,让幼儿真正与环境互动,与环境融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根据幼儿发展和兴趣点,充分挖掘课程社会资源,开展节庆仪式主题活动。如与幼儿、教师、家长开展一系列共庆国庆活动,根据课程需要,开展保健医生、厨房叔叔、阿姨进课堂,共同完成康和小厨房等活动。幼儿动手参与,体验活动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幼儿教育不是高度结构化的存在,而是生命与生命的联结,让幼儿园形成一个亲密的整体,每一个孩子都在这样的环境里被滋养着,收获着有爱且愈加美好的自己。
未来,爱智教师们将继续立足于儿童的兴趣,儿童的需要,去着眼于儿童内在认知和发展的过程,去理解和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奏和速度,以儿童的视角来建构和实施课程。
石羊三幼(爱智梧桐园)
石羊六幼(爱智银杏园)
霍森斯园
石羊十幼(爱智蓝花楹园)
中和七幼(爱智康和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1861020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