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开展“故事课” 活动的能力,更好地促进项目活动的实施,2023年4月27日,我园围绕自然资源,进行项目活动中“故事课”展示及研讨的园本研修活动。三位来自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实习老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设计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课”活动,让一起来看看教学展示时的精彩瞬间吧!
中班美术活动《西瓜的奇思妙想》
执教:张徐铭
春去夏至,西瓜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张老师扮演成猪八戒的样子,带小朋友开始一场有趣的西瓜之旅。从具体直观的西瓜形象,再到抽象思维的形状变化,最后落到小朋友们的笔触当中,西瓜变得“千变万化”,奇趣无穷。
小班音乐活动《蔬菜宝宝来做客》
执教:徐分
基于前期对幼儿蔬菜种类经验的了解,小三班的徐老师带来了一堂好玩的音乐律动。在轻快、有趣的音乐节奏下,想必不喜欢吃蔬菜的宝贝,也能在餐桌上尝试一下呢!
大班社会活动《我的牙医朋友》
执教:李锐琪
“哎呀,我的牙!”大班幼儿正处于换牙的关键期,提起牙科的诊所和医生,小朋友不免感到紧张和害怕。基于此,李老师现场连线杭州市口腔医院的牙科医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换牙知识微讲座”。
在教学活动展示后,三位实习老师分别进行了教学阐释。
三位实习生的指导师傅王莹、何方露子、刘敏敏老师肯定了实习教师的教学亮点与闪光点,例如教态自然、幼儿参与积极性高、活动环节的过渡自然等,同时针对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如活动内容难度设计、如何回应幼儿的回答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依据几位指导老师的观察视角,我们探讨了教师不仅要关注能力较强幼儿的表现,也需要关注能力较弱的、容易被忽视的幼儿。
差异化指导
针对这一点,范老师也提醒老师们,在活动中要尽可能照顾到全体幼儿,对于能力弱的小朋友,也要让他们加入到活动中。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智慧地进行差异化指导,助推活动目标更好地达成。
支架搭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林芷伊老师也关注到这一点。她肯定了三位执教者的教学,并提出:要充分考虑幼儿经验,互动的语言及回应要有针对性等。例如在《我的牙齿朋友》后续的分享环节,老师可以先建立好讨论支架,这样更利于幼儿记录表达。
文本规范
卢茜老师则从文本方面提出,教案文本的撰写更加规范和全面,分别包括活动意图、学情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评价、活动反思八个方面。
达成度倒推
罗妹老师聚焦教学目标的达成和环节内容设置方面,并建议实习生老师们可以从目标达成度倒推活动内容,获得活动反思。
范老师指出,在这一次的“故事课”活动展示中,看到了实习老师们从理论到实践、从“无生”到“有生”的稳稳落地,不管是教态、环节还是教学策略,都已初见未来幼师的模样。
范老师还对“故事课”进行了总结。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逐渐从单领域走向多领域整合教学。因此,在项目活动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要尽可能选择有话题可聊、值得探究的问题,对照《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依据年龄特点,设计能促进幼儿多领域发展的活动。通过集体探讨和相互学习,帮助幼儿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促使幼儿走向深度学习,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活动。
在接下来的项目故事开展中老师们将厚积薄发,一同讲好“江潮”故事!
以儿童的视角,
珍视孩子的童真天性。
以儿童的立场,
明晰教育的基本元素。
以儿童的需求,
让教育回到最原始起点,
让活动成为孩子有效成长的载体。
【END】
文字|连老师
编辑|沈老师
初审|曹老师
复审|范老师
终审|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