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历》一文中,陶行知认为“古人为政,贵在不违农时,故颁布历书。教人亦然。教当其时,则事半功倍;失其时,则事倍功半,或全失其效。故办学贵在不违人时。”由此可见,生活教育主张有计划的生活,有计划的教育。“教当其时”“不违人时”是生活历的功用,也是开展生活教育的指南。
晓禾研学社的老师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感受“教当其时”“不违人时”的实践价值,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王伟旸
根据传统节日开展艺术活动,是很契合的,就是“教当其时”的一种教学内容安排。例如新年前后开展生肖主题的陶艺制作,应景的同时也更受小朋友喜欢。
屠超
在体育活动中,“教当其时”意味着关注班级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关注园内资源开展相关活动,有助于幼儿经验的连贯性,例如前一阶段设计的《欢乐的池塘》体育游戏,就是在主题《我们的幼儿园》下,结合幼儿园里的池塘设计的。
杨欢
季节的更替、时令的变换、天气的变化……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我们在“教当其时”的引领下,带领孩子关注外界的变化,感受自然规律。如我园“我和树儿做朋友”主题中,共同感受秋季落叶纷飞的意境,直观感知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区别。
王千玺
当下传染病高发,我们意识到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是有效应对的“法宝”。我们小班组教师关注了现阶段的天气情况,只要天气允许,都开展户外锻炼,幼儿积累了很多趣味锻炼经验。这次的户外运动会,我们选择阳光灿烂、温度适宜的天气开展,设置十余项丰富趣味的运动内容,让大家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宝宝们免疫力。
刘倩倩
关注季节,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班本活动《我和枫树做朋友》,就是基于观察,了解幼儿兴趣需求的基础上生成的。当时,幼儿发现火红的枫叶易碎,萌发保护枫叶的愿望,于是,我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和家长共同创设条件支持幼儿的探索和验证。幼儿在实践中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最终有了自己的发现。这个由季节特点生发的课程,让我感受到“教当其时”的魅力。
“教当其时”提醒我们要遵循自然法则,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境,善于把握利用生活中各种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和方式。
教当其时——我们理解为教育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要关注当下的环境,在审议和运用环境资源的前提下,让环境为教育服务、为幼儿的成长服务。
“不违人时”,即关注幼儿普遍特点和个性差异
金茹
“不违人时”提醒我们:幼儿的发展水平虽然有一般的规律,但不同领域发展的轨迹和时机是不相同的。我发现一些幼儿在中班时会点数,但却不能说出总数;还有幼儿实物与数字之间的匹配关系总是不清晰……到了大班,这些问题一下迎刃而解,让我感受到把握关键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
强燕慧
“不违人时”告诉我们既要学习儿童学习发展一般规律,也不能盲从,在教育实践中要“看见”不同个体,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王伟旸
“不违人时”指导我“不设限”“不局限”,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和尝试,不给幼儿过多的束缚和限制。
屠超
体育活动中的“不违人时”意味着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尊重个体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特长,不过分强调竞争和成绩,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由于每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年龄段开展应有不同的要求和锻炼办法。
蔡婷婷
“不违人时”让我们更加倾听和关注儿童,在原创活动中,会让我们改变原先的预设,遵从孩子的认知需求改变线索。比如最近开展的《鸟类》,原先是先认识各种各样的鸟,再聚焦某一种鸟开展研究。现在,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调整调整了线索的顺序,尊重儿童实际需求的调整,让教学效果更好。
成晓文
最近年级组一直在审议游戏活动,“不违人时”让我们充分关注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比如游戏计划性不强、会边做边思,根据材料改变自己的想法,使得游戏发展受材料影响……因此我们改变了材料设置和摆放,以此更好地启发儿童游戏。
顾悦
“不违人时”让我们关注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和支持策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促进他们在原有经验上发展,使儿童在做中得到学习、获得发展。比如在“动物”主题的策展中,教师提供现场访问、照片等形式,逐步让儿童在行动中学会布展、调整。
王千玺
我认为“不违人时”除了要关注儿童的特点,还要重视家长的需求,家长是我们课程的伙伴,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关注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引领家长参与到课程审议中来,也是“不违人时”的体现。
雍定芳
“不违人时”在托班同样适用。托班宝宝年龄小,离开父母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他们非常有挑战,最需要的就是建立安全感、对教师的信任感。托班教师更要关注0-3岁的动作和表情。刚入园时,有宝宝因发脾气尿湿了裤子不愿意给老师更换,教师通过微笑的表情、轻柔的声音和动作,让宝宝充分感受老师的爱,感受老师的友好,帮助宝宝及时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宝宝对环境的适应。
贾青
我们知道,年龄越小,差别越大。托班宝宝由于出生的月份不同,差异很大,更需要教师“不违人时”地关注宝宝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有的宝宝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老师会更多关注他们是否友好交往;有的宝宝生活能力较弱,老师更多关注他们进餐、如厕等情况。我们还发现“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托班宝宝非常有效,正面的语言暗示,宝宝就会愉悦地接纳,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保健医生们也参与到“禾美生活历”资源的梳理补充中,在节气、气候、节日等十余项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保健、膳食、安全等内容。
撰稿|强燕慧
编辑|赵珊珊
审核|汪华 强燕慧
终审|丁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