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国际儿童节!
前日,找到我在2012年6月发表在《大河健康报》的一篇文章,是解读《指南》科学领域部分的文稿,题目是“贴近生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而“贴近”说法,再读我会改成“走进”的,因为,儿童不真的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我们的幼教就会陷入“教学”和“小学化”。
以下是原稿:
解读一: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与生俱来,若不保护,长大后就自然减弱
一直以来,我很重视幼儿的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一点都不逊于其他四个方面。幼儿的科学教育,如同语言学习一样,都具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特点。
比如,语言学习在0~6岁属于敏感期,错过时机就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同样,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非常珍贵,需要呵护,包括早期构建优秀的思维品质,以及专注力训练等,都属于科学领域的教育内涵。
幼儿的科学素养有很多方面,其中好奇心、求知欲是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若不及早保护,等到长大后就会自然减弱,特别是进入当下很繁重的课本教学模式下,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现在,许多家长不惜重金,给孩子报各种外语班、语言班,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但却不知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是个遗憾。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在这里,最后一句话是问题的关键,一语点破了科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即“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可以这样说,如果儿童阶段的语言构建不到位,那么,在将来就会出现“肚子里有东西倒不出来”的现象。同样,如果在儿童阶段没有很好地发展科学思维品质,结果就会出现,“肚子里根本就没东西”的问题,这是因为不会思考、不会学习所造成的问题,这更为可怕。所以,《指南》明确了科学是“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指南》告诉我们,儿童如果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科学思维品质,就能把这些能力“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教他们学习具体的科学知识吗?是让他们机械地记住各种定律、定理吗?不是。
在《指南》中也很清楚表述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但我认为只有“激发”还不准确,首先是“保护”。因为儿童的好奇心、探究欲是其生命的本能,是从出生开始,在成长过程中处处都显现的生命态。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出发点是“保护”。
在幼儿科学学习领域中被划分为两大部分,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特别是数学认知,在生活中可以随手拈来,时时处处都有数学。所以,我们要清楚的问题是,不要一谈学数学就在黑板上学加减法,而是要从教师和家长的意识出发,从与儿童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捕捉才是数学认知的最佳渠道。包括科学探究的取材,也必须领着儿童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把活生生的世界送给儿童,带着兴趣,培养方法。
解读五:通过学习学会学习,因为好奇激发好奇,因为问题再生问题
这一点《指南》中阐述得很清楚,“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我的理解和观点是,幼儿学科学不应当过分地强调系统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追求完善的知识体系。甚至可以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是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儿童的科学品质。具体说,是通过学习学会学习,因为好奇激发好奇,因为问题再生问题。
我曾听过一节幼儿园科学课,幼儿问老师:“磁铁为什么不能吸引木头?”结果老师在知识权威的角色下当堂陷入了窘境。其实,这是一个应该为发问的儿童鼓掌的事,老师要敢于示弱,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不懂,留给儿童继续探究的空间,或者说埋下一颗探究的种子,这样多好啊!科学教育,如果把孩子的“问号”变成“惊叹号”或变成更多的“问号”,这堂课就成功了,如果变成“句号”,这堂课就失败了。
这就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唤起问题,绝不仅是解决问题。
相比以前的教材而言,《指南》很细致地列举了如何学习数学的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改变是,一切从具象出发。包括站队的排序,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图形,在游戏中学会数物对应和加减法等。
我认为,在儿童早期认知过程就应当从简单开始,从具体物象开始,离开了物就是抽象,抽象思维属于高级思维,在3~6岁的儿童时期,这纯属于自己找麻烦,也给儿童学习制造障碍。
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指南》中的教学建议强调了“观察、记录、发现”三大环节。这很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至于后期的比较、分类、猜想、归纳、总结,包括简单的推理等,都是在科学学习中由简入深的过程,也是教师要在其引领和帮助下逐步深化的问题。
这些方法在传统的幼儿课堂中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因为我们以往所关注的教育点不在于此,而是过多的从知识的积累上做文章,把儿童获得的知识看做教学的基本目标,这是与现代幼儿教育不符的问题。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国平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