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在幼儿园教师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常见误区,这些误区的出现会影响教师对科学课程的理解,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1
误区一:追求实验的成功性(一致性)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
比如美丽的色彩,孩子们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要解决没有绿色的问题。这是涉及三原色混合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的实验。
我们会发现课堂上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
全班幼儿调出来的颜色都是一样的,而且都能调出绿色。
这是因为老师为了实验的“成功”,对幼儿实验的一些步骤、物品的用量、等做严格的规定和较强的预设,导致实验的结果是一样的。
另外一种是:
有些幼儿调出来的是一样的,也有些幼儿调出的颜色不一样,有些孩子还调不出绿色。
这个就是我们IEEP倡导科学的学习应当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只作为环节的把控者,把实际操作的权利交给幼儿,所以我们会看到幼儿操作的步骤(混合的顺序),色素的用量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结果不一样才有了深入思考、探究的余地。
孩子可以不断探索、互相对比和试误的过程才是就是幼儿科学经验积累的过程。
误区二:急于对实验原理的解析
“教研老师,你们能不能做些视频动画讲解科学原理啊”
“教研老师,我觉得最难的是不会讲科学原理。”
“教研老师,有没有简单的话术解析科学原理呢?”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IEEP认为与其介绍科学的原理,不如关注幼儿的表达,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在科学实验中通过操作实验材料、改变某些因素或者条件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的发现所描述,这才体现了幼儿的真正达到的认识水平。
比如:
√ 《测风仪》观察并引导幼儿发现风的大小会影响测风仪转动的速度。
√ 《好玩的过滤》观察并引导幼儿发现能够溶解到水里的东西不能过滤,不能溶解到水里的东西可以被过滤出来。
√ 《回旋动力车》启发幼儿发现螺旋桨转动的方向与车前进的方向的关系。
√《斜面上的小球》引导幼儿发现改变小球里面的物品会影响滚动的速度和距离。
误区三:忽视猜想与验证的环节
“猜想”与“验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常见环节,合理的科学猜想能够激起幼儿探究的兴趣,是对原有经验的激发和延伸,而验证猜想是幼儿对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想的思考,对幼儿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在组织幼儿猜想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
× 重视对猜想结果的“对不对”而非结果与猜想是否一致及原因;
× 忽视对猜想的反问“为什么你是这样觉得的……”;
× 没有把记录表用起来;
× 忽视引导幼儿猜想与验证结果之间的总结;
IEEP一直强调猜想验证环节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或者需要这样的环节,需要有这一环节的活动我们都会在教案上标明,教师可根据教案的环节进行组织。另外建议教师:
①首先在幼儿猜想之前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探究材料的特性,如大小、材质、轻重、形状等,激发他们思考物品的特性与要做的实验之间的关系。
②其次,猜想环节对于幼儿的猜想需要多问“为什么”,如为什么你认为木珠子放到水里会浮起来,为什么你认为海绵球会先掉落到地上等等,从幼儿的反馈中观察幼儿的已有经验、思维的方式,这都为教师后续开展延伸活动提供基础。
③再次验证环节结束后要引导幼儿思考对比验证结果与猜想之间的差异。
IEEP科学课程希望给幼儿“一双会观察的眼界”“一颗会思考的大脑”“一双解决问题的小手”。
陈小红
IEEP探究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
科学课程研发员
延伸阅读
如需了解更多……
请添加客服老师为您解答
欢迎转发,关注
“IEEP园长工作坊”视频号火热上线
关注并了解更多园长关心的干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IEEP儿童探究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