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最近有小伙伴找不到优师教研了,为了不错过更多精彩的内容,请大家一定要按照以下步骤点亮【星标】哦!??【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苏霍姆林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家校共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今幼教领域信任危机较严重,家长对老师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非常关注,总是存在很多焦虑与担心。获得家长的信任、解除家长的焦虑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

作为幼儿老师的你,是否时刻忙忙碌碌:白天要全心照顾好孩子,下班还要掏出手机发图片视频给家长,很想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们在园区的进步点。尽管做了这么多工作,但在与家长沟通时,仍然心里忐忑不安,沟通的内容泛泛而谈,最终沦为无效的沟通,老师在家长心目中的专业形象感没有建立,工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认可,甚至可能导致与家长的关系疏离,后续家园配合的工作难以开展。

与此同时,良好的家园沟通也能够大大提升幼儿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好的家园关系让老师的工作得到理解和认可,不会因为频繁接受到家长的压力、责备而怀疑自己,能够感受到幼儿老师是一份有尊严、被看见和理解的职业。

更为重要的是,当家长真正理解、认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时,他们不再是礼貌地配合老师“执行任务”,而会成为幼儿园的“同行者”,与老师一起实践更好的教育方式,真正地支持到孩子。

那么,如何提升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让幼儿园的老师懂得跟家长沟通呢?打造理想中的家校共育合力呢?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一、四个沟通“雷区”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1.交流过于短暂

“贝贝”刚入园不久,还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贝贝”的妈妈想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聊聊。但是每天早上,老师怕影响“贝贝”的情绪而婉拒;放学也是匆匆道了别。

整个接送过程家长和老师只有几分钟接触:家长来园,老师把孩子交给家长就离开了;再者因为分工的不明确,接送时只有一两位老师负责,场面混乱,没有机会单独交流。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实行相关制度,计划好一个月内第一周与哪些家长沟通,第二周与哪些家长沟通……尽量做到一个月内与每位家长都能沟通一至两次;也可在接送高峰到来之前,一位老师负责组织孩子活动,另一位老师负责接待家长,就可以充分利用接送时间与家长沟通了。

2.交流缺乏主动

“贝贝”的妈妈想和老师沟通一下,家长问一句老师才会答一句,没有老师主动反馈幼儿园在园情况。有时问到孩子在园的表现,老师也是一知半解。

总结原因,因为老师疏于对幼儿的观察,所以才会聊的空泛;缺乏沟通技巧以及专业知识的欠缺,害怕在家长面前暴露出不足;在一些高学历家长面前暴露出不自信,也会影响双方沟通。

为提高接送交谈的有效性,老师在工作中应做有心人,对每个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细心观察记录孩子一天的表现,如吃饭、睡觉等,及时跟家长交流。

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尽快学会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

3.交流机会不均等

“贝贝”是个内向的孩子,而“贝贝”的妈妈希望能与老师多沟通,在园能更多关注自己孩子,多给孩子交流的机会。每当“贝贝”的妈妈问到老师孩子的表现时,老师总是回答:“宝贝在幼儿园挺好的”。孩子不被关注,家长往往也会被忽略,这就造成了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不均等。

当老师在与家长交谈时应做到机会均等,乐意与任何家长沟通。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就会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老师沟通和配合。当老师与家长之间如果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会为家园沟通和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交流角色错位

“贝贝”的爸爸来接孩子,老师反馈幼儿情况,说:““贝贝”在园里吃饭喜欢挑食”。爸爸刚想说在家不挑食,就被老师打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


“贝贝”的爸爸只好默默地听着老师的反馈。


这就表现出,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老师占据“权威”的角色,家长好像只能“接受”,这样很容易产生误解。家长与老师应当理清自我角色,善于倾听,全力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老师与家长之间应当确立平等意识,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将孩子的真实情况反馈给家长即可,对于存在的问题,双方及时沟通,共同解决。

老师还要善于倾听,及时捕捉家长发出的信息,并能转换角色,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同时还要唤起家长的主体意识,成为解决孩子问题的主导力量。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二、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1.在家长面前,多一点对幼儿肯定的评价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不会穿鞋,请老师帮助一下;我的孩子吃饭慢,老师多给喂喂”之类的话。他们从来不提及让孩子学习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的让老师代劳。

在每一个家长面前,我们需要做到对幼儿的肯定和赞扬多于否定的批评和一些问题的指出。每个幼儿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幼儿在老师鼓励的目光、激励的话语中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而我们的老师往往跟家长交流更多的是幼儿的表现不如以前了,把谁惹哭了,上课不专心了、讲话了,或者是和谁比起来,还不够出色等等。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幼儿有了问题一定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家园合作,帮助幼儿改正。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将幼儿积极进步与改善的一面好好地向家长们赞美一番。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老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孩子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老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

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2.和家长谈“问题”,更要谈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和家长就出现的问题多联系、交流、沟通。而在沟通中除了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外,更主要的是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努力研究怎样来解决问题。

家长们不但关心幼儿在园表现如何,而且更想了解怎样让自己的幼儿更好更快地改正缺点,更健康、快乐地成长。相比大多数家长,我们老师对如何教育幼儿懂得的更多一点。那么,不妨心平气和地多和家长交流一下,也可以听听家长们的经验与心得,让家庭和学校的对话变得更富成效,也更有意义。

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老师就需要在平时仔细认真地观察每位幼儿,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优缺点等等。

并且在与家长沟通解决方法时,要告知家长我们老师采取了怎样的教育措施,需要家长怎样的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老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3.注重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并不是随声附合,也不是添油加醋,而是从爱护幼儿,关心幼儿出发,“多报喜,巧报忧”,把批评融入在希望之中。

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应该是“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幼儿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引导家长认识到幼儿的一些不足,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在引导中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

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

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便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所以此时,我们不要急着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要等待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做进一步的交流,这样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在沟通中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在外行人看来,老师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职业。其实除了教书育人以外,幼师更是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从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行为举止等,一方面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

在来园、离园时与家长们热情地打招呼,用微笑和热情拉近我们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幼儿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度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除了以上的普遍问题外,幼师还会经常碰到一些教育方式不同的家长,针对这些家长,又有什么应对策略呢?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三、不同类型家长应对策略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1.包办代替型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不会穿鞋,请老师帮助一下;我的孩子吃饭慢,老师多给喂喂”之类的话。他们从来不提及让孩子学习生活方面的技能,而是一味的让老师代劳。

此类家长多半是宠溺孩子,乐于包办替代,什么都要帮孩子做好,完全忽视孩子能力培养。

应对措施

1.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差距。

2.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有哪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教给幼儿生活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幼儿园提供给幼儿更多锻炼的机会,帮幼儿树立自信心,让幼儿愿意为自我服务,并把幼儿的成功及时反馈给家长。

2.望子成龙型

有些家长一来接送孩子,就和老师长谈,还经常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孩子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上课回答问题了吗?学的东西都掌握了吗?在家需要家长怎样辅导?”等等。

此类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很重,希望孩子样样都出类拔萃,越是如此,孩子往往做事胆怯,缺乏创造力。

应对措施

1.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讨论过分管制孩子会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时主动与他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

3.舒缓幼儿情绪,鼓励其认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3.漠视教育型

有的家长从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家中的情况。如果老师与他反馈幼儿在园情况时,好的方面他只是表示同意,不好的方面嘴里说“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却没有看到他真正行动。这类家长其实是在漠视教育。

应对措施

1.先了解家长不交流的真正原因:是工作忙?还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老师?

2.与家长个别沟通,教给家长配合的方法,向其说明配合后会产生的效果。对工作忙的家长,老师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之交流,帮助家长解决教育问题。

3.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取得好成绩后及时向家长汇报。

总之,一切的沟通,都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报名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版权说明
优师教研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编辑:冯卿雯
美术:吴建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优师教研(微信同号)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园沟通】想提高幼儿园家长满意度,教师应该这样沟通孩子的日常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