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乌审旗,绿树浓阴夏日长,风暖人间草木香。让我们携一缕夏的芬芳,赴一场盛夏研修之旅,感受夏日乌审旗阿吉奈教师团队的活力与热情。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推进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探索提升教师保教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深化以服务实践、激发幼儿园发展内驱力为导向的教研改革,构建区域保教质量整体提升的管理机制,推动新时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18日-6月21日,常青藤研究组成员在乌审旗开启了为期4天的线下集中研修活动。来自乌审旗12所幼儿园的园长与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修的主题为“变革与跨越”。形式以两个场次的“老师专场研修”加八所幼儿园“线下跟岗入园研修”的模式展开。本次活动聚焦在“以儿童为中心”的一日生活的实践,共同梳理“经验”,共同研究“问题”。针对问题探寻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反思讨论会中,我们“立”理念、“定”信念、“破”困境、“力”实践。
四天的活动,有理念的引领、有实践的探索、也有碰撞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次活动的精彩内容吧。
???
老师专场研修
6月18日,教师专场培训分两个会场,分别在乌审旗第五幼儿园、乌审旗第六幼儿园。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阻挡,科技在进步,人类也在进步。本次的研修思路以机器人视频引发教师的思考,我们的学前教育应该怎样面对当下的教育变革。机器人可以化身人类用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行交流。虽然机器人代表不了人类,但是面对相同的重复性的工作人类的出路又在哪里?问题是严肃的,教改是必要的。
老师们在分享中逐步聚焦问题,在交流互动讨论中回顾梳理再次面对问题,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在层层推进的问题中反思,让老师们在思维的梳理中再次“立理念、定信念、破困局”,共同助力乌审旗阿吉奈共同体项目进行、入新的阶段。
我们知道,教育的发生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意义不断呈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对教育是什么?教育如何进行?幼儿需要这样的教育吗?这样的教育适合幼儿吗?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本质性的追问。
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倡导着要向儿童学习,但应该向儿童学习什么呢?儿童的思维方式,儿童的学习方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展现儿童的天真,保留他们的理论,欣赏他们的思考时,我们才敢说自己是在向儿童学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实践大于理论。用更开阔的视角,突破限制性的信念,生命中就没有“所谓的不可能”。只有行动,才会真正带来改变。
左右滑动查看
???
入园专场研修
第一天
乌审旗第一幼儿园
上午半日观察的计划是以晨会、室内外游戏、反思讨论会等常规活动为主。依据园所之前提出的需求,观察发现梳理游戏故事是难点。同时因为本学期阿吉奈共同体的研修在聚焦环境与材料,所以此次观察聚焦价值点,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思考环境材料的支持。
随机跟踪观察一个中班的半日活动。班级以蒙氏操作材料为主,有积木搭建区域,但因空间、材料有限所以没有单独可供孩子们角色游戏的区域。那么如何有效的整合班级的环境区域划分,是需要断舍离还是优化整合。户外环境的材料支持业务园长李园长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在幼儿户外活动期间,对整体的户外环境进行了解,并针对户外功能的划分、材料的提供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下午的研修,从老师们关注和反馈的一些小问题入手研讨,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聚焦到教师的支持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引导大家思考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时,由此引发大家对课程与环境材料关系的思考上。我们的环境材料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如何做有准备的环境材料?帮助园所滤清思路,发现环境与材料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实现课程的变革。
寻找问题不难,难的是在问题上学会反思。
左右滑动查看
乌审旗第二幼儿园
乌审旗第二幼儿园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同时也是第一次线下入园指导。
在观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老师在慢慢学着放手,一步一步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华爱华说,“随幼儿去”的无所作为也不是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机会的初衷,因为既然教育利用了游戏,那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理解幼儿游戏行为带来的发展信息,为幼儿提供顺应其游戏需要的生成式回应。
户外游戏玩沙嘎(当地特有的一种游戏材料),这种材料每一面代表的种类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有很多种玩法,也是小朋友最喜欢游戏材料之一。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将沙嘎一个一个的排列起来,说是像小火车一样;有的小朋友摆出了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的画面;有的小朋友摆出了两个小爱心。在孩子呈现的游戏画面中,我看了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吗?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下午是根据上午观察到的亮点或遇到的疑惑以及不足进行交流讨论,以视频为抓手,引发老师更多的思考与反思,在问题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在问题中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沉浸式线下教研,让老师们的获得的不仅仅是醍醐灌顶的开悟更多的是落地的真实。
或许老师们在培训中需要的更加是方法的支持,让老师在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解决自己的困惑。这是需要时间的就犹如我们在等待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道理。
春梅园长告诉我们这一次她看到了老师们真正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是阶梯式的。老师们从原来不敢表达或者是不愿意表达,到现在的自主的表达,她发现老师们的内驱力已经激发起来了,作为园长感到非常欣慰。
左右滑动查看
乌审旗河南幼儿园
乌审旗河南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地处乌审旗的西南端,占地面积13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65平方米,绿化面积4882.5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面积6800多平方米。
园内环境优美,庭院绿意盎然,虫鸣鸟叫, 一区一景,错落有致,孩子们的户外自主游戏到处都彰显着,自由、放松、舒畅的感觉。在水区我们看到了材料赋予了孩子游戏中的生命力。从打闹到看到材料以后的轨道游戏,没有任何人教他们应该怎么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和材料产生了链接,合作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
大自然能让孩子们释放天性、幼儿园里的植物角是大自然的缩角,是自然教育内容中不可缺的部分。
在自然角看到一个孩子站在琳琅满目的盆盆罐罐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知所措,来回的游走在植物角面前捏捏这,摸摸那。似乎在种植却又不像是种植。植物角究竟要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体验呢?
在小小的植物角中,隐藏着大大的学问。孩子们在小小的植物角中,既可以亲近自然,又可以和同伴一起探究学习。但是自然角如何带给孩子愿意深度学习的意愿,环境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午集体研修时老师们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从植物摆放的层次上,种子以及辅助工具的支持上都谈到了自己的想法,让学习可见,让环境会说话,让支持更能读懂孩子。
自然教育不是带领孩子走进自然,真正的自然教育,是要教导孩子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自然。无论是对一朵花,一棵草,一粒种子都是报以敬畏的态度,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敬畏。教师原本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层面追求的职业。这个信念和信仰需要用一定的精神层面来建构。
左右滑动查看
第二天
乌审旗图克幼儿园
图克幼儿园的户外场地非常大有两万多平,整个的绿化面积占了全园的百分之七十。记得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中文版序言说到,儿童在现代社会里生活被“去自然化”是很可怕的现象。儿童与大自然之间的断裂问题对儿童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教育应当回到真实世界当中,把孩子从桌椅板凳中分离出来。图克幼儿园的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相信图克幼儿园一定会充分利用环境,让孩子们真正玩起来。
集体研修讨论从大家观察和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实践的困惑入手,再逐步聚焦到教师对材料的支持上,例如孩子们在户外沙水区的游戏都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其他的游戏?室内的科探区材料如何才能满足孩子们不断探索的需求?艺术区应该如何创设,才能满足孩子们欣赏、表达、创作的需求?
从这些问题出发,帮助老师们反思班级的环境材料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调整。由此再进一步思考,我们是否理解和关注到了孩子们的需求?我们是否真正的尊重了孩子的想法?范例提供的背后呈现出我们怎样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型教师,一定要有“空杯”心态。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随着阅历、见识的增多,教师要学会归零,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时刻保持谦虚作风。只有这样,才能装进更多自己需要的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
乌审旗无定河幼儿园
六月中旬乌审旗的幼儿园接受了国家级的普及普惠的检查,所以班级的环创和区域材料都丰富了许多。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该立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支持儿童的游戏和学习,要把研究儿童、理解儿童作为环境创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上午的区域游戏中感受到了老师观察观念与习惯的转变:不是“我要孩子玩什么?而是“孩子玩了什么?”“我是否真的发现和读懂了孩子?”“我是否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下午是根据上午观察到的亮点或遇到的疑惑以及不足进行交流讨论,以视频为抓手,引发老师更多的思考与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仅仅是材料摆到柜子里就可以了吗?小班幼儿的艺术区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呢?视觉思维是观察、思考、理解和操作之间的互动。儿童运用五种器官进行学习,其中视觉非常重要,但在活动室中经常会被低估。
教师们更应关注在投放材料之后幼儿与材料之间互动的情况,及时调整材料,使材料更能满足孩子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之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水区中的大卖场。孩子们把水区里彩色的塑料鱼全部捞到岸边进行售卖。老师说这些彩色的鱼是让孩子们钓的(磁铁材质),可是孩子们却打破了老师预设的游戏场景。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试想这样的材料投入老师们有没有玩过,玩过之后的感受如何?如果老师们都没有玩过,怎么能知道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为什么要在水区倒这么多的彩色鱼呢?如果仅仅是为了钓鱼那么如果能用桶捞为什么还要钓呢?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反映幼儿的发展、巩固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游戏活动必然伴随着幼儿动作、认知、语言和社会性乃至审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就是陪同观察并于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材料的支持更多的是教师需要用专业的知识给予幼儿深度游戏的支持。
左右滑动查看
第三天
乌审旗第六幼儿园
乌审旗六幼是民转公的一所幼儿园。在晨间谈话中,老师与孩子关于植物角“小蜗牛”饲养的讨论让我看到了自主下的教师与儿童是那样的自在。
晨谈是一个对幼儿因材施教的好机会,丰富多彩的晨间谈话能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一份亮彩。晨谈话题的选择为幼儿智慧地搭建起学习和发展的鹰架。
在光影区游戏中,我看到了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专注力比较强、有耐心、动手操作能力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光影连接着万物,提供了不同寻常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在光影游戏中会获得更多的探索与发现。
——瑞吉欧
户外活动开始了,老师和孩子们就先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是如何去解决的;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孩子们就今天活动搭建的内容进行了讨论、设计并开始建构。当然在整个建构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但是新的教育契机也就悄然出现了。
游戏的本质在其自主性。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幼儿主体观,将幼儿看作自主幼儿的主体,要在游戏主题确定、环境创设、教师观察、介入指导、游戏讲评等各环节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愿,做游戏的支持者、观察者、指导者、提升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幼儿潜能,促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左右滑动查看
乌审旗第五幼儿园
五幼是一所以是一所以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幼儿园。园所园所总占地面积22501.52㎡,建筑面积为10087.84㎡,绿化面积为9184.93㎡,塑胶场地为3455.35㎡。
上午依照领导的建议看了中班生成课程《树叶虫》,在和老师的沟通中得知“树叶虫”这个话题来自于孩子之间的讨论中。
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第29条写到要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树叶虫”这个话题引发的课程故事,是孩子关注到这个话题?还是老师认为这个话题是很新奇,可以引发孩子的思考。长期以来,预设课程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有明确的目标、内容和过程。教育过程就是实施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或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让教师拘泥于预定的目标,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对幼儿进行指导,很容易出现课程与幼儿学习需求之间不一致的现象,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得不到应有的、有效的重视,导致幼儿缺乏参与活动的内部动机,幼儿主体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树叶虫”是一位孩子随口说到了,但是是否引发了其他小朋友兴趣,这样的话题有没有教育价值,答案还是要来自于孩子们。
生成课程被定义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它要求教师近距离地去仔细观察儿童,倾听儿童的想法;与他人一起反思并讨论所发生的事情;这会让教师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以支持儿童想法、疑问和思考的方式再做出周到的回应。这也使得在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特点,对于幼儿成长发展具备积极的价值。
左右滑动查看
乌审旗沙尔利格幼儿园
再一次来到沙尔利格幼儿园,整个的户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沙水相连的户外区域让孩子们的户外游戏更加丰富。相比较其他乡镇幼儿园,沙尔利格幼儿园狭小的班级环境还是略差一些。但是一点都不影响老师们积极钻研游戏的热情。
通过与园所沟通参加培训的老师,同时进到一个班级进行观察记录。培养教师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们在大班和中班观摩了班级的晨讨、走线、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各个环节。
不同于其他园所沙尔利格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配有一整套的单元积木,所以这次我们看到的建构区的游戏呈现着丰富且多元化的建构内容,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反映在自己建构的物体中,酒店、儿童游乐场、赛车比赛,一个大型的及吃、住、玩一体的娱乐城建好了。但是以大班孩子的建构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建构有想法但缺乏创新。沙尔利格幼儿园地处乡镇孩子们能接触到有丰富造型的建筑物非常少,所以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图片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幼儿的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隐性的教育过程,对教师的潜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教师能观察到孩子的建构兴趣,发现孩子的一些困惑,也意识到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导,但是由于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知识储备的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从而使得教师的介入不能起到支持儿童建构主题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的入园让我们看到了园所进步,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儿童为中心”我们真的做到了吗?知道与做到的距离在思维的一念之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只有足够的反思才能够让自己的教育观更加完善,但必须立足于经验,致力于行动。如果不注重经验积累,我们即使知道走哪条路,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左右滑动查看
总结:
很庆幸,我们身处变革时代,高位、飞速发展需求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但同时也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2022年《评估指南》的颁布,再次说明我们的教育必须坚守“儿童本位”。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实践道路上,乌审旗已经率先迈开了一大步。
这一次的入园让老师们深深的意识到,教师教育行为中的问题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儿童的认识,是否相信儿童决定着我们的教育行为,那就让我们从这里出发,重塑儿童观和儿童一起去生活,在生活中用放大镜去寻找儿童有能力的言行。
这个工作需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去做,让我们慢下来,再慢下来,静静的陪伴孩子,用专业的视角观察儿童,发现不一般的儿童。看见儿童照见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之路。大脑储存再多的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实践是影响我们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静下心来观察、理解、解读、支持,陪伴那么属于儿童的一个有意义的学习就开始了。
以博尔诺夫的一段话结尾:“只有人才会有这种耐心,只有人能够克服各种干扰和失望情绪并相信自己的事业定能成功,因为归根到底他感到自己对世界和生活具有坚不可摧的信任感,并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到这种信任感之中去。对存在的信任是一切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教育就是空的,就毫无希望可言。”跳出传统理念踏出一条教改之路,是现阶段给予我们的机会 也是给予我们的使命。
阿吉奈共同体研修组集体反思:
“反思型教师”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园所的课程改革,也是随着老师们的成长与发展,随着对教育认知的提升,不断迭代的过程。这件事情应该由园长来统筹抓,然后一起来推动,这不仅仅是一个课程而是新时代促进 儿童真正需要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最新的教育。
对园长说:在未来的教育中, 教师一定是要具有极大的自由、极大的自律、极大的自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幼教领域中自由地发挥、创造、并附着上自己生命的意义。成长有两种,一种是向外求,一种是向内求。 向外求解,皆不得,向内求,生生不息。
《评估指南》关注“人”。这里的“人”,有园长、有教师、有家长、有幼儿,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发展与成长。在双《指南》的指引下,让我们与乌审旗学前教育的园长,老师们,坚定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一起行走在教育的河流里。
版权声明
感谢
乌审旗第一幼儿园、乌审旗第二幼儿园
乌审旗河南幼儿园、乌审旗图克幼儿园
乌审旗无定河幼儿园、乌审旗第六幼儿园
乌审旗第五幼儿园、乌审旗沙尔利格幼儿园
提供照片
??
左右滑动查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幼常青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