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观摩互访
寻找亮点故事
梅林一村幼儿园 “新课程”示范项目
进入第二阶段
文/沈聪聪、林建宏、王丽艳
梅林一村幼儿园“新课程”项目进入第二阶段,各班级进行了区域环境的丰富和改进,将“儿童在先,教师在后”的教育思想内化并落实到实践中。
为夯实保教质量,促进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2020年11月20日,我园开展教师观摩互访活动。教师们走进教育现场,用集体的智慧找寻亮点、相互借鉴、反思迁移、共同成长!
第一部分
走进现场 互访互学共成长
———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在路上———
向左滑动图片,更多精彩现场!
本次开放的班级分别是小一班、中四班和大二班。每个年级分成三个小组,老师们根据各自的观摩要点,有针对性地走进教育现场,在互访互学中找寻亮点,共同成长。
第二部分
年级讨论 用集体智慧书写亮点故事
———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在路上———
本次教研由年级长主持,全体教师参与。教师共同讨论、梳理汇总观摩班级亮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PPT,并推选代表发言。
Part1 小班篇
当观察成为老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儿童的学习行为看得见
在自由的探索与活动中
儿童建立着自身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陈蕾老师分享:教师对晨谈时间完美掌握,环节无缝衔接,责任到位。晨谈的转换环节是语言与音乐节奏的完美结合。计划时间,教师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观察,并从常规建立、介绍区域新材料、个别幼儿活动情况三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学习活动计划。充分体现了良好的班级常规。
梁常青老师分享:小一班的区域设计及教师指导非常值得借鉴。首先,区域材料精致美感,富有生活化,突出主题目标。比如,角色区与生活区相结合,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在亲身操作材料中培养生活基本技能。其次,在操作材料选择和设计上,活动材料具有开放性,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计划、创作,超出了材料本身的作用范畴。
魏梦姣老师分享:如家人般自然亲切的师幼互动是我们观察到的亮点。首先,教师眼中有孩子,关注到每个孩子到操作过程,分享之时几乎提及了每个孩子,让孩子感觉被关注,感受着安全感,自在满足。其次,教师的语言简洁明了,指令清楚。再次,总结具有趣味性,用小轿车大火车的手指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学习活动的总结,教师帮助儿童反思自身活动并吸取与环境材料、与人互动的经验。
小班年级长肖凤艳老师总结:本次的观摩互访活动,小一班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大家要继续思考如何将“儿童在先,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落实在一日活动中,如何结合班级主题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开放性材料,班级教师如何形成教育合力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和实践。
Part2 中班篇
当班级的人、事、物
都回归本来的自然样态
就会形成一个和谐柔缓的场域
儿童建立着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林雪珍老师分享:班级教师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晨谈过程条理清晰,氛围轻松自然,体现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如:走线环节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心仪的昆虫进行走线。教室内开放性操作材料非常丰富,孩子带着问题深入探究。美工区的孩子表现尤为自主、合作,真正呈现出活而不乱的祥和景象。教师能有效支架孩子的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观察、支持以及适时介入。
王丽艳老师分享:通过“快乐、平等、尊重、和谐、自然”的师幼互动,班级形成了和谐柔缓的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具有开放性,既满足每个孩子的个体需要,也满足合作需要。教师为儿童真实的表达与体验创建机会,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郭娜老师分享:班级的区域活动是一个生成课程的场域,一个可以融合领域课程的活动源。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幼儿主动探索。活动后,共同讨论,幼儿分享经验。教师引导语精准,师生共同探讨整合提升经验。幼儿在不断地与材料互动,幼幼互动及师幼互动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思考和学习。
中班年级长王丽老师总结:新课程项目,让我们不断地反思和优化园本课程,走出舒适区。从支架教师的深度思考到合作;从物质准备到精神支持、观念的转变;从材料的丰富到区域的融合,我们一直在行动:思考—实践—反思—再思考—再实践。班级在细化,年级在共融,支架幼儿的深度学习,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支架教师,成就儿童,让我们做孩子身后最可爱的人。
最后,盛老师对中班年级的观摩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计划、小结环节以及学习材料层次性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现场的讨论、分析与建议。
Part3 大班篇
当文化的气息浸润儿童的一日生活
师幼温馨的互动
积极正向的引导
儿童建立着自身与文化的关系
焦靓靓老师分享:晨谈流程顺畅、条理清晰,彰显儿童文化。比如古诗诵读环节的诗集都是孩子们自己推选成册的。诗集摆放巧妙,能够让孩子自取书籍,自主诵读。集体诵读和个人领读结合,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参与。教师与幼儿共同建构了今日活动的框架与愿景,整个过程中,充满教育智慧和温情。
洪子玲老师分享:第一个亮点是教师通过表征的形式,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比如生活区的销售记录表有文字有空缺,孩子可以进行文字补充或者绘画的形式记录销售表。第二个亮点是区域活动中,整个教室是一个游戏场景,利用货币的形式进行区域联动,整合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比如,餐厅工作人员除了制作餐饮,还要推销,吸引其他区域的幼儿进行购买。
陈忱老师分享: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并给予适宜的支持。首先,整个美工区用主题“故事”将活动串联,为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创作提供了机会。其次,教师为美食区提供的“巧手食材”步骤图,孩子可以根据图片指示进行自主的操作。
大班年级长萧仕媚老师总结:大二班半日活动给我们教师很多启发与收获。首先,班级的教育环节清晰有序,这是教师与幼儿思维秩序的体现。幼儿园的一日流程,幼儿要比教师更熟悉,教师要帮助幼儿熟悉、思考一日生活,让课程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生活。其次,经验、动作与思维的统一,最好的途径是丰富的材料和全环境支持。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是孩子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后的总结和外显。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可以告诉幼儿关于材料的最基本使用方法,适时介入指导,有意识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促进儿童的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在本次观摩互访活动中,教师相互借鉴,找寻亮点,有很多收获与启发。写好亮点故事是教师善于发现、反思迁移的专业成长过程,是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
———最美的风景,不只是在路上———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编辑 :周 锐
初审:盛虹瑾
沈聪聪
终审:姚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