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动手能力,助推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制科学小制作在幼儿园教学、游戏中的重要作用。3月20日凤凰幼儿园第二分园开展了教师自制科学小制作展评活动。本次展评活动,教师遵循着”教育、安全、创新、艺术、趣味、环保、一物多玩”的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废旧、安全的环保材料,制作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科学小制作。
老师们结合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巧妙构思、造型新颖、匠心制作、寓教于乐,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变废为宝,精心制作出一件件新颖独特、玩法多样、美观实用的科学小制作。
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对于自己作品从外形和结构、功能和特点、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等方面予以详尽的解析说明,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示才能。
小班的老师结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摩擦起电、小海绵运水、纸巾彩虹桥、有趣的镜子、会跳舞的乒乓球等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中班的老师们根据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兴趣需要,沉与浮、纸桥的秘密、从生活中取材,纸杯制作的投影仪等等,老师们结合不同幼儿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不同形式操作记录单,不仅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天性,更是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探究能力。
再来看看独具匠心的大班年级组!与小中班相比大班的科学制作增加了很多自主操作的实验,硬币存水、龙卷风、摩天轮、有趣的光与影,孩子们可以自主创作,在纸杯上画出喜欢的图案,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认真倾听了每一位老师的介绍,并学习了老师们的创意与想法,老师们还像孩子一样看到自制的玩具忍不住动手玩了起来。最后梁副园长肯定了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老师们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点,小制作具有实用性与趣味性,科学小制作在老师的巧手中变得有了“温度”。
“教欲行,师先行”。通过本次科学小制作展评活动,激发了教师们互助研究、提高专业素养的热情,锻炼了教师动手动脑以及实践创新的能力,也激发了教师们进一步去探索玩教具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兴趣,发挥自制科学玩教具在幼儿园教育与游戏活动中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撰稿:席婉君
一审:韩燕秋
二审:梁俊娴
三审:邵 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浦口区凤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