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幼儿期,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健康、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心理学家武志红这样提醒爸爸妈妈们,换句话说,家长早期的陪伴和爱,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底色是暖是暗。
很多家长总以“忙”为借口而缺失陪伴孩子的成长,要明白:等你忙完了,孩子也长大了。
龙应台也曾说过: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难有效。对于这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经历,父母应该珍惜。
或许有的父母会疑惑:我的孩子从小就在身边带大,可为什么他依然十分叛逆、冷漠、阴暗呢?
那是因为就陪伴来说,质量的重要性要远超于数量。
凡是给予了孩子陪伴时光,结果孩子性格仍有很大的不良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给予了低质量的陪伴。比如边带孩子边玩手机,或者陪在孩子身边却做着自己的事情。那么,要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
哈佛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 (Catherine SteinerAdair) 建议:在以下这些关键时间,父母要放下私事,与孩子好好相处,这些时光,并不需要每一个都占。但至少,要保证有2-3个关键时刻全身心地与孩子相处。
那么,在这些关键时刻里,家长具体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全身心陪伴呢?
在去学校的路上,要帮助孩子放松情绪
凯瑟琳?斯坦纳?阿黛尔指出,在去学校的路上,大部分孩子都会伴有焦虑的表现,比如他会设想:
“今天老师会突击抽查我的课业情况吗?”
“在学校能和同学相处融洽吗?”
如果此时你总是拿起手机忙个不停,孩子就没有机会向你表达,而且他们会觉得你对他漠不关心,从而更加焦虑和失望。
因此,在去学校路上的这段小小时光,父母们应该停下自己的私事,关注孩子的变化,和孩子闲聊一番,帮助他放松情绪。
接孩子放学的时候,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接孩子放学与送孩子上学同理。更关键的是,一天的学校生活,多少发生了一些让他或悲伤或高兴的事情。
当他第一眼看到爸爸妈妈时,他是非常希望将所遇到的事情告诉你,并得到你的理解或安慰。所以,接孩子放学后,请将所有的私事按下暂停键,把放学回家的这段小时光留给他。耐心倾听需要做到三点:
1,全神贯注地听
意味着放下手中的报纸或书,放下随便翻阅的杂志;意味着关上电视或者停止玩电脑游戏;意味着克制贬低、批评、分析或解决当前问题的冲动;意味着不要事先就想好自己要做何反应,而仅仅是去聆听。
2,蹲下来倾听
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少儿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3,关注孩子倾诉时的情绪
需要意识到它们,并要感同身受——也就是让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象他们的感受。
孩子从学校回到家,要让他出去玩
哈佛心理学家斯坦纳?阿黛尔认为,孩子回到家后先吃点零食,然后家长陪着孩子去外面玩,是非常高质量的陪伴。
所以,家长们如果时间允许,要珍惜这个段时光。可以选择一起打羽毛球、骑自行车、散步等。切忌不要一起玩电子产品哦!
给孩子一个拥抱,孩子会变得更坚强
心灵需要通过拥抱来滋养,来抚慰。在亲子教育中,父母的拥抱是对孩子一种最直接的关怀方式,能表达你对孩子的理解、慰藉、爱护和体贴。
父母和孩子的爱需要表达才能相互感知,当你的爱表达得不够时,对方是接收不到的.而拥抱是身体与身体之间爱的最直接的表达,拥抱你的孩子,让爱来伴他成长。
晚饭时间,听孩子的趣事,也可分享自己的趣事
斯坦福大学哲学博士Vincent James Strickler,和David A. Dayton博士的家庭教育之道曾提到,和孩子一起共进晚餐是最高效、最有意义的陪伴。家庭成员围着桌子吃着热气腾腾的美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谈天说地,一定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而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也会在彼此关心和相互夹菜中一点点地增进。
睡觉时间,陪孩子阅读,或聊天
睡前半小时,建议家长们可以陪孩子阅读绘本故事,或者彼此聊天。
我们都知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联络感情最基本的方式,亲子聊天,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互动。一些研究也表明,人在睡觉前的一段时间,都会有特定的倾诉需求和欲望。家长可能白天上班或者忙其他的事没时间陪伴孩子,那么睡觉前的这一个小时就是最好的亲子沟通时间,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培养和孩子的亲近感,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着思考和总结。
其实不管你有多忙,把握住6个关键时刻,请至少保证有2-3个时刻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等孩子长大,回想起这些美好而温馨的画面会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